1920年10月16日,他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瞿秋白一起,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出发,前往苏俄。因俄国的白军与红军在远东交战,铁路中断,他们滞留哈尔滨50多天后,进入苏俄境内,抵达远东共和国首都赤塔,成为我国头一次走出国门的记者,成为我国最早全面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各方面情况的记者;1930年代,他创办《申报月刊》,曾任《申报》总主笔即总编辑,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报和大刊;他被黄炎培誉为“新闻界的释迦摩尼”;他就是一生献给新闻事业,尽瘁报业三十多年的著名报人——俞颂华。
01、发起“社会主义”征文活动
俞颂华,1893年出生于太仓城厢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在中学时代,他就关心时事,喜爱读报,立志做一名利国利民的记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俞颂华参加战地救护队,到革命军的作战前线南京攻城战役,冒着炮火,冲在前线,抢救伤员,受到起义军师长表彰。
1915年俞颂华赴日本留学,被各种现代学说所吸引,并立志以各种能推动国人走出传统的新思想来昭示和启迪国人。俞颂华从日本学成回国后,于1919年4月出任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主编。
就职后的第三天,俞颂华就在刊物上发起“社会主义”征文活动,并陆续发表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之进化》《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等著作的译稿,刊载了李大钊、陈望道等人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全文转载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
02、赴苏俄采访,让国人知晓了“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社会
1920年,俞颂华在梁启超等人的支持下以上海《时事新报》和北京《晨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
他当时正任《解放与改造》编辑,收到瞿秋白投稿,他力主发表后与瞿秋白时通音讯,交往日深。而瞿秋白当时正在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甚佳。俞颂华就与年轻的瞿秋白等3人同行访苏。
1920年10月他们踏上远途,到莫斯科与列宁格勒考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他们在俄国考察了五个月,采访了列宁、莫洛托夫等革命领袖,详细考察了当时苏俄的工农业发展状况、市场分配政策以及现行体制与社会环境等,也见识到了在苏俄国内弥漫的昂扬革命精神与普遍劳动的事实,写下许多见闻游记、通讯等报送回国,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和纷涌来信,风行一时。
因他们是苏俄十月革命后中国最早前往苏俄实地报道的记者,他们第一手的讯息与报道使国内的民众与知识界了解到当时苏俄的真实情况。
03、赴陕北采访,宣传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2年5月,经黄炎培介绍,俞颂华进《申报》社创办并主编《申报月刊》,俞颂华特邀鲁迅、蔡元培、茅盾、巴金等进步人士撰文;还请十九路军第一五六旅旅长翁照恒撰写其亲历的讴歌正义《淞沪血战回忆录》,在《申报月刊》上连载,还发表了不少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文章。
《申报月刊》1932年7月15日创刊号
1937年5月16日-申报周刊19期封底-豫陕风光-记者俞颂华、孙恩霖考察
1937年5月23日-申报周刊20期-俞颂华-从上海到西安到陕北
1937年4月,当时陕北还是个“禁区”,俞颂华和孙恩霖以《申报》和《申报周刊》记者的身份结伴陕北采访。他们在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并和毛泽东主席在窑洞里畅谈了一个晚上。俞颂华所写的《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的通讯,向读者介绍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真实情况,引起广泛关注。他在陕北还拍摄了不少照片,分期在《申报周刊》上刊登。
1937年上海“八·一三”全面抗战后,直到抗战胜利,俞颂华辗转湘西、重庆、香港、新加坡、桂林、衡阳等地继续新闻和报业生涯,期间他担任了多份报纸的总编辑或主笔,宗旨都是宣传抗日和进步思想,但健康却因此遭到损害。
04、1947年10月11日,一代报人俞颂华与世长辞,年仅54岁。
俞颂华逝世后,上海各大报刊均刊载悼念俞颂华的文章或消息。上海《人物杂志》刊出“悼念俞颂华先生逝世纪念特辑”。1947年12月7日,各界人士在上海静安寺举行追悼大会,黄炎培致悼词:“俞颂华以新闻事业为终身事业,奋斗不倦,实是‘新闻界的释迦牟尼’”,《大公报》上海版总编辑王芸生送挽联:“有德有言不朽,无党无派以终”。
俞梅荪忆祖父:
——我的祖父俞颂华是中国新闻界的老报人。
俞家世代居于江苏太仓城厢武陵街。我的曾祖父也就是祖父俞颂华之父名叫俞书祥(1856-1918),字棣云。1872年到上海老城厢,在广方言馆学习外语和理工科,毕业后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工作;1877年以苏州郡试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1881年初,他应盛宣怀之召,参与创办天津国家电报总局,参与我国第一条民用电报电路——天津至上海至福州的架设工程,担任部门指挥。1887年,应台湾巡抚刘铭传之召,主持海峡两岸第一条海底通讯电缆的铺设工程,创办台湾电话局。在上海电报局,他从业务骨干升任总办,先后在上海和太仓两地分别设立电报学堂,为国育才,积极致力教育事业和社会救济慈善事业。曾祖父协助盛宣怀处理相关事务,投身洋务运动,上海图书馆的《盛宣怀档案》中有两百来封与俞棣云的通信。
曾祖父从事电话电报、慈善、教育都是属于公共事业,又极重视子女教育,其经历、气质、秉性也深刻地影响了我祖父一辈的成长与志向,由此诞生了近代俞家三杰:俞颂华办报,从事公共新闻事业;俞凤宾学医,主治公共卫生领域;俞庆棠任教,主持工农教育、成人教育领域。
祖父俞颂华在上海出生长大,中英文俱佳,1905年进入上海健行中学就读,老师有蔡元培,柳亚子等;后又转入澄衷中学,胡适是大他两届的学长。当时校内风气开明,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维新派的文章让他萌生了投身报业的志向。后留学日本法政大学,被各种现代学说所吸引。他在知识界探求中国出路的氛围中成长起来,所以十月革命对他触动很大。他联系好友《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与文化名人梁启超,又联合《晨报》主编陈博生,积极促成前往新生苏维埃政权报道考察一事。
1932年,祖父俞颂华受命主编《申报月刊》,这份刊物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化界影响很大。当时祖父加入申报,便是因黄炎培的推荐,由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亲自邀请加入,让他创办并主编《申报月刊》。史量才先生尤其欣赏他无党无私、不偏不倚的立场,看重的是纯正一心为新闻的报人,他们合作融洽,志趣相投,一起让申报的事业蒸蒸日上,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大报。
《申报月刊》于1932年7月15日创刊,祖父俞颂华极为看重这个符合志趣、发挥才智的机会。他广邀约请各界文化名流撰文,不到两个月就创办出刊物。《申报月刊》创刊号是十六开的开本,足有330页之多,约稿作者有茅盾、巴金、戴望舒、林语堂、胡愈之、潘光旦、舒新成等,杂志刚一出版就引起轰动。《申报月刊》办成了一个融新闻、时事、文艺为一体的综合性杂志,内容涵盖时政通讯、政治评论、文艺创作、民俗随笔等等。茅盾名作《林家铺子》、巴金早期作品《沙丁》都是应俞颂华之邀发表在《申报月刊》上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申报月刊》与鲁迅先生的交集。从1933年6月起,鲁迅先生应邀供稿,持续达一年之久,发表十四篇杂文。在当时文化封锁的氛围下,《申报月刊》提供进步文化空间的功绩是值得肯定与追溯的。
在《鲁迅全集 · 日記》及其《手稿本》(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记载:
1933年12月8日(晚)……次至,新雅酒楼应俞颂华、黄幼雄之邀,同席共九人。夜风。
据《鲁迅日记》的人物注释:
1933年时,俞颂华正与黄幼雄等編辑《申報月刊》。
史料记载:当时鲁迅被打压,俞颂华继续大力支持,不断在《申报月刊》发表鲁迅杂文,达14篇;之后,设宴感谢鲁迅的投稿并继续约稿。
同席九人,其余六人应是本刊作者茅盾、巴金(比俞年轻11岁),他俩的小说在《申报月刊》创刊号发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该刊热烈讨论。为此,俞颂华一并宴请感谢并继续约稿。1932年11月,茅盾发表《春蚕》;1933年4至7月发表《秋收》、《残冬》,成为“农村·三部曲”。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俞颂华夫妇和长女前往鲁迅家中吊唁和送别。
我回忆中祖父俞颂华和夏衍先生、柯灵先生都有来往与交集,夏衍先生和柯灵先生都曾是俞颂华编辑刊物的供稿人。1979年10月,我在一次会议见到夏衍,他热情地拥抱我,说与俞颂华是好友。
1938年,俞颂华在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担任新闻系主任。教务长陈果夫多次宴请俞颂华,待如上宾,热情邀请参加国民党,许以高官厚禄,被俞颂华谢绝并于1940年辞职离校(见《俞颂华传》莽萍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91-93页)。
我奶奶曾对我和弟弟说:“蒋介石的秘书陈布雷早年与俞颂华为报业同仁,也曾邀请你爷爷入党,被谢绝。中央政治学校是国民党的党校,你爷爷作为新闻人,不参加任何党派,要坚持大公至正的立场,只好辞职,放弃优厚待遇,前往新加坡办报,不久被打压,又回国,颠沛流离,耐得清贫。”
奶奶还说:“1937年4月,俞颂华作为《申报周刊》总编辑到延安采访,与毛泽东彻夜长谈。临别时,毛泽东热情邀请俞颂华加入共产党,还请他留在延安,被谢绝。俞颂华回上海撰写报道,冲破新闻限制,在《申报周刊》1937年5月号连载三期,还把延安城楼及其抗日的大标语,刊载在杂志封面,在国统区影响很大;如今看来,留下了珍贵的历史独家见证。早在1919年,俞颂华任《学灯》主编,曾为青年毛泽东刊载《民众的大联合》文,两人很熟识。”
1945年,抗战胜利的次年,贫病交加的俞颂华一家回到上海,租住江苏路480弄76号假3层的单间。俞颂华的留德同学朱家骅(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上门邀请其到南京办报,许以高官厚禄,被谢绝。
他说:“三十年前,我不妥协,三十年后,我虽然贫病潦倒,还是不妥协。就是这几根老骨头,是要硬到底的!”而终身保持无党派。
同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由四川璧山迁到苏州,他应邀去苏州任该院新闻系主任。1947年5月,中共发起全国“反内战”学潮,不少学生被开除,重病中的俞颂华找校长据理力争,抗议开除学生,悲愤交加,当场吐血,旧病发作而去世,学生因此都未被开除。
2019年初,我拜访俞颂华的学生93岁的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和94岁的张英霖(苏州博物馆原馆长),他们对俞颂华的深情回忆,使我深为感动。
祖父俞颂华以新闻事业为唯一终身职志,他曾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既认定便须忠于其事,专于其事,将一生精力贡献其中。他是一个关注现实政治生活和民族命运的爱国新闻家,颠沛困顿的生活和高官厚禄的诱惑都不能使他放弃矢志办报的志趣。
他办报三十余年,一生尽瘁报业,主编多种重要刊物,是五四以来新文化事业发展的园地。他的好友黄炎培先生赞他是“新闻界之释迦摩尼”,《大公报》主编王芸生称他为:“有德有言不朽,无党无派以终”。
以他的生平经历看,他的确是实践了真实的人生,坚守了自己选定的事业。他矢志不渝的报国信仰、持身正直的品格操守、择业立志的奋斗雄心、大公无私的爱民情怀,都是值得我们后辈和今天的年轻人所学习和铭记的。
——来源《记者论坛》公众号,刊登时略有删减,承蒙《记者论坛》发起人熊先生整理本文前半部分和俞梅荪先生所写忆他祖父的《尽瘁报业三十年,纯正一心为新闻》一文,《中华时报》一并予以感谢!
又到一年记者节,媒体环境风云变幻,重温前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