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28日訊)過去三年的疫情為不少學生的精神健康帶來挑戰。由香港基督教服務

克服「第五波疫情」 創意建立關愛文化
2022年,香港社會經歷第五波疫情。史無前例的「特別假期」打亂學校的節奏,教育界在網課和實體課、上學日和假期之間,竭盡所能維持正常的校園生活及關懷學生身心靈:有幼兒學校為關顧幼兒健康,推行提倡素食及環保的「Green Monday」及水果日,更編寫健康主題曲,讓幼兒輕鬆記下健康秘訣;有小學因應學生貪玩好動的性格,推行「Smiling Eye」活動,鼓勵學生在戴着口罩的情況下以不同方式展現微笑;有中學成立「全人教育組」,推動全校關顧身心靈計劃,以可持續的方式推動校園關愛文化;有特殊學校無懼學生自身複雜及困難的狀況,由校長帶領團隊以「擁抱學生」為方向,接納及包容學生的過去,共建關愛校園。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校長劉鐵梅女士回憶該校已參加關愛校園獎勵計劃10多年,參與過程可讓老師整理及優化每年的關愛工作,而獲獎亦肯定老師的努力。她認為學校每一個人主動作出關愛行動對形成整體關愛氛圍很重要,並相信「人影響人」,由老師帶頭關心學生,學生也會受感染,懂得關心他人。
精神健康備受關注 「全民皆將」關顧學生
香港學生的精神健康近年受到社會關注。隨社會走出疫情陰霾,學校恢復全日面授課程,為學生帶來新的考驗。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副總幹事(青少年及社會復康)謝可儀女士表示:「關愛校園獎勵計劃每年得獎學校數目均創新高,令我們十分鼓舞。服務處向來關心學生成長,聽到得獎學校大大小小的關愛行動,更肯定我們要保持初心,關愛學生成長。」
老師是學生最多接觸的人之一,因此服務處視學校為重要合作夥伴,在過去10多年來攜手共建關愛校園。謝可儀女士續指老師在疫情下的工作實在不簡單,並分享今年令評審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小片段:「有一間獲獎學校的校長鼓勵老師要『全民皆兵』照顧學生,老師當時回覆校長說『校長,不是全民皆兵, 乃全民皆將!』這份老師對學生的承擔,實在令人動容。」
代表乐善堂梁銶琚学校(分校)领取小学组的主题大奖。颁奖嘉宾为教育局首席督学(训育及辅导)杨凯欣女士(左三)。.jpg)
代表卫理中学领取中学组的主题大奖。颁奖嘉宾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总主任(儿童及青少年)姚洁玲女士(左二)。.jpg)
代表新界妇孺福利会博康幼儿学校领取学前单位组的主题大奖。颁奖嘉宾为香港辅导教师协会主席何玉芬博士(左三)。.jpg)
代表明爱培立学校领取特殊学校组的主题大奖。颁奖嘉宾为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副总干事(青少年及社会复康)谢可仪女士(左三)。.jpg)
關愛校園獎勵計劃已踏入第18年。經過評審團嚴格評審後,今屆「關愛身心靈 盡顯校園情」主題大獎獲獎名單如下:
學前單位組 | 小學組 | 中學組 | 特殊學校組 | |
主題大獎獎項:「關愛身心靈
盡顯校園情」 |
新界婦孺福利會博康幼兒學校 |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分校) | 衞理中學 | 明愛培立學校 |
*另有11間學校榮獲優異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