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翻譯究竟難在哪裏?

作者:鄭燕

詩歌翻譯難,這是譯界的“共識”。無論中譯外,還是外譯中,對于壹般譯者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事情。那麽,詩歌翻譯究竟難在哪裏?下面就簡要談談這壹問題。

衆所周知,詩人和本民族的語言結合得最緊密,詩人幫助本民族完善它的語言,使之更准確,更淳美。詩人比小說家對本民族語言建設的貢獻更大壹些,但詩人卻不能使自己像小說家壹樣流通出去,因爲詩歌屬于感覺和情緒,對語言的依賴感極強,語言在轉述的過程中,必然喪失掉它的部分微妙和韻味,而這些卻關系著詩歌是否成立的根本。

詩歌究竟可不可以被翻譯,這是壹個爭論了數百年的話題。例如,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珀西·雪萊曾經在《詩辨》中寫道:“譯詩是徒勞的。把壹個詩人的創作從壹種語言譯成另壹種語言,猶如把壹朵紫羅蘭投入坩埚,企圖由此探索它的色澤和香味的構造原理。”

美國田園風光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壹句評價更是被引爲經典名言:“詩就是在翻譯中失去的東西。”其觀點站在原文的基礎上,認爲詩歌只要經過不同語言的轉換,就必然會有所損失。任何壹個譯者都無法原封不動地把壹種詩歌語言轉化成另壹種詩歌語言。

我們不知道,詩歌在語言轉換過程中,它的原始詩意丟失了多少,但有壹點可以肯定,詩歌的基本內容得以保留下來。這可以從諾貝爾文學獎中看出來,波蘭女詩人維斯瓦娃·席姆博爾斯卡的詩歌以簡潔而富有哲理而著稱,使我們感受到壹種思維的快意。

其實詩歌與翻譯並不是完全對立的關系,絕大多數詩歌是可譯的,所謂不可譯主要是關注到詩歌被翻譯過程中,韻律、節奏、音節修辝手法等語言本身固有的特點難以被傳遞,甚至被遺漏,但這並不妨礙譯詩對詩歌內容傳遞。
在很大程度上,所謂的“詩歌不可譯”,其實是形容詩歌翻譯的不易。相比于其他文學形式,詩歌文字的凝練、背後的意境,對于聲音、節奏的格外注重,以及詩行長短、排列的所謂“建築美”,都爲翻譯增加了巨大的難度。
中文回文詩歌要翻譯成外文詩歌,更是難上加難。難就難在譯詩的形式上,也就是說,中文回文詩歌翻譯要譯成外文詩歌,首先是譯出外文詩歌的形式。在中/外翻譯方面,回文詩歌才是不可譯的,因爲要考慮形式問題。
隨著世界文化的不斷發展和融合,中/外詩歌翻譯的形式、內容以及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發展,並爲翻譯工作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在中/外詩歌翻譯理論方面,較有影響的要數我國翻譯家、外語教育家許淵沖先生的三論(即“三美論”、“三化論”和“三之論”)。

譯詩的魅力,不僅源于詩人本身的特質,而且也在于譯者的再創造。壹般認爲,詩歌翻譯的最基本原則是,詩必須譯成詩的形式,不能譯成散文等的形式,否則就不能稱爲譯詩;好的譯詩都是形式和內容辯證統壹的典範。

作爲文化交流的“中介”,譯者應當在翻譯實踐中秉承對等原則,盡力兼顧原詩和譯詩格式和內容兩個方面的統壹,以使原詩中的內涵和精華在譯詩傳播和接受過程中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就形式而言,它包括三個密切相關的方面:音韻、外形、節奏。詩譯傳達的不僅是字面意義而且是審美情趣。

因此,在對同壹首詩進行翻譯時,譯者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闡釋,但總的壹條規則應是:在不損害原詩內容的前提下,盡量摹寫原詩的形式,也就是重“意合”求“形合”,以詩譯詩。只有這樣,才能較爲真實地再現原詩風貌,引導讀者體會其“原汁原味”。

我國詩人、教育家周儀榮先生曾經說過:“詩歌翻譯難,難就難在對原詩的理解和譯詩的處理以及如何做到形式和內容的辯證統壹;這不僅需要有關的知識,而且需要壹定的技巧,才能解決這壹翻譯難題。”他道出了詩歌翻譯的難點所在。

文/鄭燕(作者單位:北京語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