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陝軍的“東征”與“西遊” ——評論家史飛翔訪談錄

文學陝軍的“東征”與“西遊”
——評論家史飛翔訪談錄
史飛翔 杜 琛

1993年的“陝軍東征”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文學和文化現象

引言

陝西文學的曆史演化及陝西作家的精神譜系是什麽?陝西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地位、困境和願景有哪些?文學翻譯家應該如何去甄別作品?陝西文學翻譯及海外出版發表有哪些優勢與局限性?在深冬的這個夜晚,當我去拜訪研究陝西文學及陝西作家約二十年的著名評論家史飛翔老師時,沒有想到會獲得上述問題以及很多其他重要問題的答案。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他如數家珍,將陝西文學的曆史演變、發展脈絡及當下現狀舉重若輕地梳理了壹番,撥雲見日,新見叠出,令人醍醐灌頂。以下是本次談話的部分內容。

問:作爲壹位資深文學評論家,您怎樣看待陝西文學的時間跨度及曆史地位?
史飛翔:文學是時代的發聲器、“晴雨表”和“雷達”,每個時代都有屬于該時代的文學。陝西是當代有影響力的作家最多的省份(如: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陳彥等),被譽爲中國當代文學的“重鎮”,陝西作家被稱爲“文學陝軍”(引自:1993年的“文學陝軍東征”)。陝西文學所走過的七十年道路,是中國當代文學七十年發展的壹個縮影。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曆史進程中,每壹個階段,陝西作家都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呈現出鮮明的創作風格,彰顯出獨立的見解和品性。
陝西被譽爲中國當代文學的“重鎮”,是許多有影響力的作家的故鄉。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和陳彥等作家都是此地出生並成長起來的著名作家。他們獨特的創作風格和獨立見解都深深地烙印在其作品當中,彰顯出陝西作家的鮮明個性和特質。路遙、陳忠實、賈平凹、陳彥這四位陝西作家都獲得過茅盾文學獎,他們之間深厚的友情也爲人津津樂道。柳青也是陝西省的重要作家,早年從事革命活動,後來成爲了著名小說家。路遙盛贊柳青是自己的“文學教父”。事實上,不僅是路遙,幾乎所有陝西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過柳青的影響。柳青在陝西當代文學的地位與影響既持久,又深廣,無人可以替代。陝西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的曆史進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每壹個階段,陝西作家都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爲中國當代文學貢獻了豐富的作品和深邃的思考。

問:陝西文學有哪些地域特征?如何將陝西作家按照地域特征進行分類?
史飛翔:按照地域文化這壹概念,可以將陝西作家劃分爲三個群體:陝北黃土高原派、關中平原派和陝南山地派。這些不同的地域背景爲作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也塑造了他們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觀念。
1. 陝北黃土高原派:以路遙、高建群等作家爲代表,他們的作品深受陝北黃土高原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情的影響。這裏的人們樸實善良,生活艱辛,但是堅韌不拔,勇敢面對生活的困境。這些作家通過描繪陝北人民的生活,展現了他們對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關中平原派:以陳忠實、鄒志安等作家爲代表,他們的作品主要反映了關中平原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曆史變遷。關中平原是陝西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裏的人們熱愛家鄉,珍視傳統文化。這些作家通過講述關中平原的故事,傳遞了對家鄉的眷戀之情和對曆史的深刻思考。
3. 陝南山地派:以賈平凹、陳彥、陳倉、京夫、王蓬等作家爲代表,他們的作品主要描繪了陝南山區的自然風光和民間風俗。陝南地區山清水秀,風景如畫,這裏的人們熱情好客,崇尚自然。這些作家通過展現陝南的美麗景色和淳樸民風,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
總之,陝西文學的地域特征豐富多樣,各個地區的作家都爲陝西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示了陝西獨特的地域文化,也爲中國文學寶庫增添了寶貴的財富。
杜琛:史飛翔老師對陝西作家的劃分非常科學,陝西豐富的地質地貌培養了迥然不同卻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文,既形成了作家的不同特質,也提供了迥異的創作素材與靈感。

問:陝西文學可以劃分爲幾個重要曆史時期?
史飛翔:陝西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發展曆程可以劃分爲三個時期。
1、“十七年文學”:早在“十七年文學”時期,陝西已經成爲中國文學的重鎮,産生了杜鵬程與《保衛延安》、柳青與《創業史》、王汶石與《風雪之夜》等壹大批優秀作家和作品。這些作品代表了當時中國文學發展的水平和高度,其中柳青的《創業史》被稱爲“文學教父”,而王汶石則因《風雪之夜》等代表作被贊譽爲“短篇小說之王”。這壹時期的作家主要屬于“生活型”和“經驗型”,所創作的作品爲現實主義文學。
2、“新時期文學”:進入新時期文學後,陝西再次成爲全國文學的高地和焦點。大約在1980年左右,陝西形成了壹個全國矚目的中青年作家群,其中以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紅柯、馮積岐、楊爭光、葉廣岑、高建群等作家爲代表。他們的創作以現實主義文學爲主,但也有壹些作家的作品表現出對現代主義和先鋒主義的崇尚。這壹時期文學界流傳的“三棵大樹”或者“三駕馬車”說法指的就是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而“四大金剛”則包括葉廣岑、紅柯、馮積岐、高建群。賈平凹是陝西文壇的“異類”,代表作有《商州三錄》和《浮躁》等,他既屬于陝西文學又超越了陝西文學。其散文的造詣高于其小說的造詣,“文白夾雜”,對文壇的貢獻勝于其小說。而葉廣岑則是壹位被嚴重低估的優秀作家,代表作有《狀元媒》,繼老舍之後將“京派文學”推向了壹個新高度。這壹時期的作家具有殉道精神,即畢生只創作出壹部傑作,導致陝西文學生態樣式的失衡和作家的犧牲,例如路遙、鄒志安、京夫、紅柯等作家皆英年早逝。
最值得壹提的是,這壹時期有壹個重大事件或文學現象,那就是1993年的“陝軍東征”。1993年,陝西的五位作家同時出版了五部長篇小說(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京夫的《八裏情仇》、高建群的《最後壹個匈奴》、程海的《熱愛命運》),在文學界及全社會引起了廣泛關注。在作家出版社爲《最後壹個匈奴》舉行的座談會上,某文學評論家說道:“陝西人要來個揮馬東征啊”。隨後,光明日報記者韓小蕙在《光明日報》發表了題爲《“陝軍東征”火爆京城》的文章,“陝軍東征”由此得名。“陝軍東征”這個詞壹出現,立即成爲當年文化界最火爆的現象。之後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科書,也承認陝軍東征“産生了空前的轟動效應”,全國的長篇小說創作由此走向高潮。文學評論家普遍認爲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文學、文化現象。陝西作家被統稱爲“文學陝軍”,也是由此而來。
3、“新世紀文學”:進入新世紀以來,陝西文學呈現出分化和多樣化的特征。盡管現實主義依然占據主流位置,但文學樣式更加紛繁多樣、寫作手法更加新穎現代。這壹時期的作家們尤其崇尚現代主義和先鋒主義,以紅柯爲例,他所創作的《西去的騎手》、《大河》、《烏爾禾》和《生命樹》等長篇小說,以敘事見長,抒情詩化,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寓言化、神話化,體現了人性的飛揚與逍遙,充分展示了西部獨特的自然和人文風貌。此外,還有壹些作家以自己的方式抵抗黑暗專制、追求心靈自由的文學理想,例如寇揮。同時,壹些中青年作家如王妹英的中篇《秀秀》堪比余華的《活著》,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
總體來說,陝西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十七年文學”到新時期文學和新世紀以來的文學,陝西文學經曆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和風格演變。但無論在哪個時期,陝西文學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和風格,影響和推動了中國文學的發展。
杜琛:史飛翔老師對陝西文學的曆史劃分讓我意識到時代對陝西文學以及中國文學的甄選、推動和催化過程。毫無疑問,“十七年文學”的所有著名作家和“新時期文學”的大部分作家都已經經過時光的洗禮,考驗和認可,而“新世紀文學”的代表作家雖然成績斐然,仍待時間的考驗、沈澱與驗證。

問:陝西作家的代際劃分和譜系架構是什麽?
史飛翔:在中國文學的發展曆程中,陝西作家壹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以獨特的地域文化爲背景,創作出了許多具有鮮明個性和深刻內涵的作品。爲了更好地梳理陝西作家的創作脈絡,我們可以將其劃分爲四個代際。
第壹代作家以柳青、杜鵬程、王汶石等爲代表。他們生活在新中國成立前後,親身經曆了社會的巨大變革。他們的創作受到了現實主義文學的影響,關注社會現實,揭示社會矛盾,呼喚人性的覺醒。柳青的《創業史》、杜鵬程的《保衛延安》、王汶石的《風雨之夜》等作品,都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之作。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藝術特色,爲中國文學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第二代作家以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等爲代表。他們生活在改革開放時期,見證了國家從貧窮走向富強的曆程。他們的創作更加關注個體的命運,強調人性的複雜和多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賈平凹的《廢都》等作品,都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作。這些作品以其豐富的情感表達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陝西作家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對人性的深入挖掘。
第三代作家以賈平凹、紅柯、葉廣芩、馮積岐等爲代表。他們生活在21世紀初,面臨著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戰。他們的創作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強調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價值。賈平凹的《帶燈》、紅柯的《西去的騎手》、葉廣芩的《狀元媒》、馮積岐的《村子》等作品,都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之作。這些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了陝西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第四代作家以周瑄璞、吳文莉、王妹英、楊則緯、王潔等爲代表。她們生活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面臨著科技革命和信息爆炸的挑戰。此外,她們普遍受過更高的教育,有高學曆,具有更強的學者化傾向,視野更開闊,站得高,看得遠,文學觀念更開放,創作手法更新穎。周瑄璞的《芬芳》、吳文莉的《葉落長安》、王妹英的《山川記》、楊則緯的《首爾郵箱》、王潔的《妳好,朋友圈》等作品,都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之作。這些作品以其前瞻性的思考和創新性的表達,代表著陝西文學的未來。
目前,第四代作家已逐漸成爲陝西文壇的主力軍,與前幾代作家相比(“生活型”和“經驗型”作家),他們代表著陝西文學的未來。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關注文學的藝術價值,還關注文學的思想價值和社會價值。他們善于運用多種文學理論和創作手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將地域文化與全球文化相融合,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藝術境界和更廣泛的傳播力。第四代作家在創作中,更加注重個體的心靈探索和精神追求。他們關注人的內心世界,關注人的精神成長,關注人的價值實現。他們的作品具有很強的人文關懷和思想深度,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同時,他們還關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關注民族的命運和未來,關注人類的共同課題。他們的作品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現實性,能夠引導讀者關注社會問題,關注人類命運。第四代作家在創作中,更加注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他們深入研究陝西地區的曆史文化,挖掘陝西地區的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將地域文化與全球文化相融合。他們的作品具有很強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陝西作家對文化的自信和自覺。同時,他們還關注文化的創新和發展,關注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關注文化的交流和互動。他們的作品具有很強的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能夠推動陝西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總之,陝西作家的代際劃分是壹個動態的過程,每個時期的作家都有其獨特的創作特點和曆史地位。從第壹代到第四代作家,陝西文學不斷發展和創新,展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第四代作家作爲陝西文壇的主力軍,將繼續發揚陝西文學的優秀傳統,推動陝西文學的創新和發展,爲陝西文化的繁榮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杜琛:史飛翔老師對陝西作家的譜系劃分不僅概括了陝西作家在不同曆史階段的文學特質、成就與貢獻,而且分析了陝西文壇最新壹代代表人物的文學優勢和優點,更指出了第四代作家在未來具備文學和文化開拓性、創新性和顛覆性的願景。

問:據您所知,陝西當代文學秉承和繼承了哪些精神傳統?
史飛翔: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首先,陝西的地理空間相對封閉,因此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曆史文化,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秦地文化”。這種文化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從周秦漢唐至近世,壹脈傳承,形成了陝西特有的文化傳統。在秦地文化中,“天人合壹”的哲學思想是其重要的內核。在陝西作家的作品中,這種思想常常表現爲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追求。例如,在陳忠實的《白鹿原》中,人與白鹿原的關系就是壹種“天人合壹”的關系,白鹿原上的風土人情、倫理道德、價值觀念等都是作者對陝西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刻揭示。此外,秦地文化中還有“厚德載物”的精神傳統。這種傳統強調人的內在品質和精神修養,認爲人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懷。在陝西作家的作品中,這種傳統常常表現爲對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對人性的探索。例如,在賈平凹的《浮躁》中,主人公金狗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個人利益,更是對真理和正義的追求。
其次,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還受到延安文藝的影響。延安文藝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流派之壹,其特點是關注現實、注重政治、強調革命。這種文藝傳統在柳青等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柳青是壹位具有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家,他的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深刻的思考和飽滿的情感表現了陝西人民的真實生活和時代變遷。他的代表作《創業史》以農業生産合作社的發展爲背景,通過對主人公梁生寶的刻畫,反映了中國農村社會的巨大變革和曆史發展進程。除了柳青之外,還有壹批陝西作家在延安文藝的影響下成長起來,如路遙、陳彥等。他們的作品也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精神,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注重人物性格刻畫和對人性的探索。
綜上所述,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壹是秦地深厚的固有文化傳統;二是延安文藝的現實主義寫作傳統。這兩個傳統在陝西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形成了陝西文學特有的精神風貌。
在當今時代,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發展,各種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文學的地域性特征逐漸減弱。然而,陝西文學依然保持著自身的獨特性和精神傳統。這主要得益于陝西作家對本土文化和曆史傳統的堅守和傳承。在陝西作家的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對秦地文化的挖掘和傳承,也能夠看到對現實主義精神的弘揚和創新。這種堅守和傳承不僅是對本土文化的尊重和弘揚,更是對人類文明和精神的貢獻。例如,作家陳彥的《主角》通過講述壹個秦腔女演員的成長曆程,展現了秦地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人文精神。這部作品不僅深入挖掘了秦地文化的內涵,同時也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呈現了人物的命運和時代的發展。再如,作家賈平凹的《山本》則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壹個關于秦嶺的故事。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秦嶺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曆史,同時也通過現實主義手法呈現了人物內心的掙紮和追求。這些作品充分表明,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並沒有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消失,反而更加鮮明地體現在作家的創作中。這種精神傳統不僅是陝西文學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我們應該珍視並傳承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努力推動本土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學的獨特性。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現實主義精神在當代文學中的發展與創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價值觀。
杜琛:壹方水土養育壹方文化。筆者認爲,史飛翔老師對陝西文學的精神傳統的深入挖掘與分類方法無疑具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適性,可以爲其他省份的文學精神傳統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

問:剛才您分析了陝西文學的曆史、發展、譜系等要素,那麽您認爲,陝西文學目前存在哪些困境與危機?
史飛翔:陝西文學面臨三大“致命傷”:
1、作家們壹窩蜂地寫長篇,造成文學生態和樣式的失衡。關于這壹點,需要提及大文豪魯迅以及思考爲何魯迅不寫長篇小說這個問題。魯迅的例子告訴我們,文學創作需要因人而異,短篇亦能成就大師。在當今社會,長篇小說已經成爲主流,許多作家爲了迎合市場需求,紛紛投身于長篇小說的創作。然而,這種過度追求長篇小說的現象卻導致了文學生態的失衡。長篇小說雖然能夠展現更爲豐富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但同時也容易陷入拖踏、冗長的困境。相比之下,短篇小說則更注重情節的緊湊和人物的刻畫,更能在短時間內給讀者帶來深刻的思考。因此,我們應該鼓勵作家們在創作中保持自己的風格和特點,而不是盲目追求長篇小說的創作。
2、陝西作家多爲生活型、經驗型作家,知識儲備不足,在學曆、視野、見識、格局、境界、思維方式、創作手法等諸多方面有待提高。不要說與北上廣這些壹線城市的作家相比,就是與相鄰省份的“甘肅八駿”和“甯夏三棵樹”相比,我們在實際上也已經落後。目前的現狀是,陝西文學已經進入壹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平庸時代”,存在“大樹底下不長草”的現狀。這種現象的出現,既與陝西作家自身的素質有關,也與陝西地區的文化環境有關。陝西地區雖然曆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但由于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導致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人才流失。此外,陝西地區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許多作家在成長過程中缺乏良好的學術氛圍和教育資源。因此,要想改變陝西文學的現狀,我們必須從提高作家自身素質入手,加強文化教育投入,爲作家們提供更好的創作環境和條件。
3、文學生態(文學環境)有待改善。打個比喻,壹片大草原原本是壹個自然和諧的生態系統,如果來了壹個人,撒了壹把米,小雞們就會爭著搶食這把米。這時,這個人只把米給那些他所熟識的小雞吃,那麽這個生態系統的原有規則和規律就會被破壞。壹些文學獎項就像這把會破壞生態的米。在當今社會,各種文學獎項層出不窮,許多作家爲了獲得獎項而努力創作。然而,這種過度追求獎項的現象卻導致了文學創作的功利化。許多作家爲了迎合評委的口味,不惜犧牲自己的創作原則和風格,甚至出現了抄襲、剽竊等不良現象。這種現象不僅破壞了文學創作的公平性,也影響了文學生態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應該反思文學獎項的作用和意義,避免因爲過度追求獎項而帶來負面影響。
今天我們更是進入了壹個“泛文學化的時代”,文學樣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新問題不斷呈現,空前地考驗著作家和評論家。轉型期的陝西文學是光榮與夢想並存,危機與出路共生,而作家斷代和後繼乏力則是壹個“僞命題”。毫無疑問,文壇的希望在年輕壹代人身上。年輕人具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加豐富的想象力,他們能夠更好地把握時代的脈搏,創作出更具時代特色的作品。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年輕壹代作家的培養和發展,爲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台,讓他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要想改變陝西文學所面臨的諸多困境和危機,還必須從提高作家自身素質、改善文學生態等方面入手,共同努力,推動陝西文學走向繁榮和發展。
首先,提高作家自身素質是解決陝西文學困境的關鍵。作家應該具備較高的學曆和豐富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創作中更好地把握時代脈搏,創作出更具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此外,作家還應該具備廣闊的視野和獨立的思考能力,這樣才能在創作中突破傳統的束縛,創造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作家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其次,改善文學生態是推動陝西文學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該摒棄過度追求長篇小說和獎項的現象,鼓勵作家們在創作中保持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對文學獎項的監管,確保其評選過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我們還應該加大對優秀文學作品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和欣賞陝西文學的魅力。
最後,培養年輕壹代作家是陝西文學發展的希望之所在。我們應該關注年輕壹代作家的成長和發展,爲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台。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對年輕壹代作家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創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壹批具有創新精神和藝術才華的年輕作家,爲陝西文學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總之,陝西文學面臨著諸多困境和危機,但我們有信心通過努力和改革,推動陝西文學走向繁榮發展的道路。
杜琛:筆者認爲,史飛翔老師的這些思考和結論非常具備洞察力、客觀性與犀利感,其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有的放矢、又嚴謹可行。

問:史老師,您認爲,文學翻譯對于陝西文學具有哪些價值與意義?
史飛翔:中國的翻譯始于唐代佛經的翻譯,特別是終南山地帶的佛經翻譯,可以說是整個中國翻譯事業的起點。例如:玄奘及其團隊在大雁塔翻譯佛經,並提出了中國最早的翻譯理論,即佛經的“五不翻”理論。此外,還有鸠摩羅什在草堂寺進行翻譯等史實。到了“五四時期”,嚴複提出了“信、達、雅”這壹理論,至今仍被衆多翻譯家奉爲“圭臬”。
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都是自我的投射,都是創作者的客觀理性思考和主觀感性意識相結合的産物。以文學翻譯爲例,任何譯文都會體現翻譯者對文本的意識、理解、诠釋,甚至加工。文學翻譯無疑是壹種二次創作,具有“點石成金”的功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對文化多樣化的保持具有重要意義。譯文不僅要忠于文學,更要對文本進行升華。翻譯無疑是值得爲之奮鬥壹生、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酒香也怕巷子深。目前來看,壹位優秀的作家需要三方面的合作與支持:評論家、翻譯家與影視劇團隊。中國所普遍倡導的文化自信理念還應該包括具備國際化視野,具有鮮明的文化立場,用世界的語言來講中國故事,“要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國,而不是站在中國的角度看世界”(周有光)。可見,只有文化的中國才能贏得世界的尊敬,中國文學的翻譯工作任重道遠。
杜琛:在此,筆者由衷地感謝史飛翔老師對翻譯家的作用、價值與曆史地位的高度認可和共鳴。

問:請您談談陝西當代文學的翻譯現狀及海外傳播情況?
史飛翔:陝西,作爲中國文化的發源地之壹,擁有深厚的曆史底蘊與豐富的文化遺産。陝西當代文學作爲這壹文化脈絡的延續,已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並成爲國內外學術界和文學界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陝西當代文學的西方傳播與其翻譯策略已成爲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核心議題。如果把陝西文學在國內的影響概括爲“東征”的話,那麽,陝西當代文學的對外翻譯及海外傳播可以視爲“西遊”。在翻譯層面,陝西當代文學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內涵爲其帶來了無數挑戰。首先,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傳遞。因此,對于譯者而言,除了必須具備紮實的語言功底,還需要對陝西的文化、曆史、社會背景等有深入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原著的思想精髓與藝術特色得以完整地呈現給西方讀者。此外,隨著中國文學在國際文壇的地位逐步上升,陝西當代文學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許多優秀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際文學舞台上獲得了廣泛認可。例如,賈平凹的《浮躁》在經過精心翻譯後,成功進入了西方讀者的視野,成爲了壹部備受贊譽的作品。這壹成功案例爲陝西當代文學的國際傳播樹立了良好的典範。盡管陝西當代文學在西方的影響力有所擴大,但仍面臨著壹些挑戰。壹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壹些具有濃厚地域特色和曆史背景的作品可能難以被西方讀者接受和理解。這需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注重文化的傳遞與诠釋。另壹方面,高質量的翻譯人才相對匮乏,導致壹些優秀作品未能得到及時、准確的譯介。爲了進壹步推動陝西當代文學在西方的影響力,未來的工作重點應放在提高翻譯質量、加強文化交流和宣傳推廣上。通過與國際文學機構的合作、舉辦文學節、作家交流等活動,可以增加陝西當代文學在西方的曝光度,促進中西文化的深度交流。
陝西文學翻譯和海外出版發表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局面。有的翻譯團隊注重長篇著作的翻譯及海外出版。有的翻譯團隊以在歐美發表單篇作品爲主,同時兼顧長篇著作的翻譯及海外出版。杜琛和美國司法部項目的翻譯家陳錫生老師以及美國國務院認證的翻譯家黃曉軒老師屬于第二類翻譯團隊。不同翻譯團隊的翻譯理念和目標也略有不同。這兩類團隊的壹個共同點是譯文的初稿由陝西本土翻譯家或者華人翻譯家完成,譯文的修改潤色工作由英語母語專家或者在美國三十余年的美籍華人翻譯家完成。文學翻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再創作,因而非常考驗翻譯家的文學創作能力以及英文寫作水平。
壹些陝西文學作品的譯著已經在歐美出版,其中不乏斬獲國內大獎的精品力作,但是出版這些作品的大部分海外出版機構並沒有良好的宣傳推廣渠道,有的出版機構甚至不是官方注冊的出版社。
陝西當代文學的翻譯與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是壹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通過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提高翻譯質量、加強文化交流,可以進壹步擴大陝西當代文學在國際文壇的影響力,爲中西文化交流搭建起壹座堅實的橋梁。
杜琛:因爲史飛翔老師的本科專業是英語,在翻譯領域也有壹定的造詣,因而對文學翻譯具有獨到的理解與見地。根據我的經驗,在海外發表方面,陝西文學譯作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和美國司法部項目的翻譯家陳錫生老師已經在歐美的41個期刊發表93首(篇)文學作品,發表次數爲107次。發表期刊有《南方評論》(全球排名第7)、《西枝》(全球排名第27)、《霍普金斯評論》(全球排名第35)、《紅石評論》(全球排名第36)、《詩人傳說》(創刊于1889年,爲美國最古老的詩歌期刊)等。發表機構包括斯坦福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頂級名校的文學期刊。其中有84首爲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閻安老師的詩歌,這些詩歌的發表次數爲97次。
值得壹提的是,由美國查克斯出版社出版的閻安老師的詩集《自然主義者的莊園》英譯版制作精良,入圍美國文學翻譯家協會舉辦的魯西恩·斯特利克獎決賽名單,已經主動被32所以上的世界頂級圖書館收藏(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杜克大學圖書館等),多次參加美國重要書展(美國作家與寫作項目協會的2022和2023年度會議和書展,美國內華達大學的利蕾博物館,美國翻譯家協會的年會等),在全球122家以上的實體及網絡書店進行銷售或者銷售過,在亞馬遜(澳大利亞)的中國詩集(含古詩,童謠,港澳台詩人,中文,中英對照,中譯英等等)暢銷書排行榜的最佳排名爲第40位。

返程時,在漫長的暮色中,星光熠熠的夜空在腦海中升起,所有困惑和疑問都如那些化作星宿的繁星,找到了規律和答案。我聞到了臘梅沁人肺腑的濃香,和溫暖的冬夜交織在壹起,就像壹位評論家和壹位翻譯家正在進行頭腦風暴……

人物鏈接:
史飛翔,陝西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著名文化學者、作家、文藝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散文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已出版《曆史的面孔》《追影:真名士自風流》《學問與生命》《終南隱士》《關中地域與關中人物》《關學與陝西書院》《陝西作家研究》等著作18部,其中《終南隱士》壹書系“國內第壹本系統研究終南山隱士的學術專著”,填補了該領域的學術空白。《關學與陝西書院》壹書是國內第壹本研究關學與陝西書院互動關系的學術專著。《陝西作家研究》壹書被中國全民閱讀聯盟譽爲是壹本帶妳讀懂“文學陝軍”的書。《終南守望》壹書入選“農家書屋”工程。《民國大先生》壹書參展“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流通海內外。《終南守望》《陝西人文旅遊》等書被翻譯成英文出版。

杜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羅斯威爾帕克癌症研究所的博士學位候選人,已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的理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理學碩士學位。杜琛是美國翻譯家協會具有投票權會員、中國翻譯家協會專家會員、美國文學翻譯家協會會員、美國詩歌學會會員、美國非白人文學翻譯核心小組成員。通過與美國司法部翻譯家陳錫生老師合譯或者獨立創作與翻譯,杜琛在美國及歐洲約47個文學期刊及出版社發表各類翻譯及英文文學作品142首/篇,其和美國司法部翻譯家陳錫生老師合譯的、閻安老師的精品力作《自然主義者的莊園》、于2021年9月由美國查克斯出版社出版,並入圍美國文學翻譯家協會舉辦的魯西恩·斯特利克獎決賽名單。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