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入侵烏934天:美國允許烏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在哈爾科夫附近打擊俄境內,第一批在美國訓練駕駛F-16的烏克蘭飛行員畢業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三個年頭,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此次入侵導致雙方數十萬人傷亡,並帶來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戰爭將如何發展?美國、歐盟、中國等國做出怎樣的應對?和平何時到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934天。

2024 年 5 月 30 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捷克國防部長賈娜·切爾諾霍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因此捷克國防能力展示活動上合影。 via REUTERS – Petr David Josek

2024年5月31日最新進展:

♦法新社援引一名美國官員周四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已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僅限於保衛哈爾科夫地區。德國國防部長發言人周四(5月30日)表示,德國國防部長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5億歐元一攬子新的軍事援助,以幫助在戰場上陷入困境的烏克蘭軍隊。路透社報道,法國可能下周宣布向烏克蘭派遣軍事教官。烏克蘭周四宣稱,利用無人艇在克里米亞附近摧毀兩艘俄軍巡邏艦。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5月31日訊)美國週四(5月30日)宣布,已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打擊俄羅斯,但僅限於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附近。

該決定標誌著政策的改變。在此之前,喬·拜登(Joe Biden)總統拒絕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

在俄羅斯本月稍早對哈爾科夫發動攻勢後,烏克蘭政府開始要求美國改變政策。

然而,不允許使用美國提供的武器對俄羅斯境內進行遠程打擊的政策保持不變。

週四早些時候,烏克蘭軍方表示,俄羅斯軍隊在夜間用19枚飛彈和32架無人機襲擊了烏克蘭各地,而俄羅斯則報告了烏克蘭的無人機和無人艇襲擊。

烏克蘭空軍表示,烏軍防空系統擊落了所有32架無人機以及七枚飛彈。

哈爾科夫州的州長奧列赫·西涅胡博夫(Oleh Syniehubov)說,在哈爾科夫的空襲中,有七人受傷。附近村莊的一名男子被打死。在烏克蘭南部的赫爾松南部,另有一名男子被打死。

烏克蘭中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州長謝爾蓋·萊薩克(Serhiy Lysak)表示,其中七架無人機在那裡被擊落,碎片對房屋和電力線造成損壞。

在切爾卡瑟、赫爾松、赫梅利尼茨基、基洛沃格勒、基輔、敖德薩、文尼察和札波羅熱等州,烏軍也攔截了飛彈和無人機。

同時,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週四表示,其特種部隊使用水下無人艇在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附近黑海摧毀了兩艘俄羅斯巡邏艇。

俄羅斯國防部週四表示,俄軍在西南部的克拉斯諾達爾地區摧毀了五架烏克蘭無人機。

俄羅斯防空系統也在亞速海上空擊落了八枚戰術飛彈,在俄羅斯佔領的克里米亞半島附近擊落了八架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兩架駛往克里米亞的烏克蘭海軍無人艇在黑海被摧毀.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本(Volodymyr Zelenskyy) 星期三晚間在視頻講話中表示,近1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將參加6月中旬在瑞士舉行的和平會議。

澤倫斯基說,儘管他稱俄羅斯企圖破壞會議,但他的政府已經找到了對這項努力的國際支持。

澤連斯基說:「俄羅斯不再能夠破壞峰會,儘管它正在竭力這樣做。它正在向領導人們施加壓力,公開威脅要破壞多國的穩定。這是世界給這個恐怖主義國家太多時間的後果

之一。

烏克蘭要求俄羅斯在進行談判之前完全撤出烏克蘭領土,而俄羅斯則呼籲烏克蘭承認其吞併的領土。

預計北約國家外長將於星期四和星期五在布拉格舉行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然後美國將於7月主辦北約峰會。

莫斯科稱北京可以擔任俄烏之間的調解者

俄新社週四(5月30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說,中國可以安排一次有俄羅斯和烏克蘭參加的和平會談。

拉夫羅夫說,此舉可以是北京解決烏克蘭危機努力的延續。

「我們同意(中國)的立場,即首先需要解決衝突的根源,並保護各方的合法利益,在平等和不可分割的安全原則基礎上達成後續協議,」拉夫羅夫在採訪中說。

「讓我再次強調,這需要尊重當地的現實,反映生活在那裡的人民的意願。」

俄羅斯多次呼籲舉行會談,前提是基輔和西方承認其在烏克蘭收穫的領土。基輔拒絕了這些提議。

拉夫羅夫批評美國援助烏克蘭,稱華盛頓已成為「基輔政權罪行的幫兇」。

拉夫羅夫特別表示,俄羅斯認為,向烏克蘭供應具備核能力的F16戰鬥機,是北約的「信號行動」。

「他們試圖告訴我們,美國和北約將在烏克蘭不擇手段,」拉夫羅夫說。

拉夫羅夫警告稱,希望目前正在進行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非戰略核武演習,能提醒「對手」關於核升級的災難性後果。

瑞士將於6月15日至16日舉行兩天的高層峰會,旨在達成烏克蘭和平,莫斯科並未受邀。基輔希望中國與會,但表示峰會沒有俄羅斯參與的一席之地。

美副國務卿:中國「全力支持」俄羅斯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5月初曾表示,北京支持召開「各方平等參與」的烏克蘭戰爭和平會議。

此前,中國曾在2023年2月發布12點主張文件《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並提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四項原則。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也許沒有向俄羅斯公開提供直接和致命的軍事支持,但它一直在外交上支持俄羅斯、指責西方,並尊重克里姆林宮的做法,不把這場戰場稱為俄羅斯入侵。

北京同時也與莫斯科保持著強勁的經濟聯繫,進而支持了戰爭中的俄羅斯。

普丁日前訪華時稱,俄羅斯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並積極評價中方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

根據美國的一份情報評估,中國近兩年來向俄羅斯出售的工具機、微電子和其他技術大幅增加,莫斯科則利用這些技術生產飛彈、坦克、飛機和其他武器,用於對烏克蘭的戰爭。

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星期三(5月29日)在布魯塞爾訪問時向媒體表示,“中國的總體目標”不僅是支持俄羅斯,而且是“全力支持”,但北京在公開場合淡化這一點。

坎貝爾提醒歐洲要嚴肅看待中國援俄問題,並試圖說服歐盟與美國站在一起,共同遏止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

第一批在美國訓練駕駛F-16的烏克蘭飛行員畢業

第一批烏克蘭飛行員已經在亞利桑那州的一個軍事基地完成了F-16戰鬥機的訓練,其他飛行員很快就會在今年夏天結束訓練。

亞利桑那州國民警衛女發言人艾琳·漢尼根(Erin Hannigan)上尉告訴美國之音(VOA):「第一批飛行員已經畢業,其他烏克蘭飛行員將在8月底之前在這裡完成訓練。」

據一位美國官員對美國之音說,這些畢業生包括少數曾在圖森莫里斯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接受訓練的烏克蘭飛行員。由於安全敏感性,這位官員不願透露姓名。

出於對飛行員安全格外謹慎的考慮,官員們拒絕披露具體有多少人已經畢業以及有多少人仍在接受F-16訓練。

莫里斯的第162聯隊被認為是空軍國民警衛隊首屈一指的F-16訓練單位,也是空軍唯一一所專門訓練來自20多個國家的飛行員飛行戰鬥機的學校。

當俄羅斯於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時,基輔懇求西方支援飛機。 2023年8月,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批准了一項計劃,讓西方盟國在完成飛行員培訓後向烏克蘭提供F-16。

去年8月,烏克蘭曾在抵抗俄羅斯的戰爭中獲得了勢頭,但那是在國會推遲數月批准對基輔的新軍援之前。

從那時起,烏克蘭官員報告說,由於彈藥不足,烏軍被迫實施定量分配。分析人士表示,俄羅斯利用了基輔的劣勢在戰場上取得了進展。

上個月,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Alexander De Croo)表示,比利時承諾的噴射機將在今年年底前交付給基輔。

法國或將宣布向烏克蘭派遣軍事教官 德國將向烏提供5億歐元新的軍援

法新社報道,這位美國官員表示,“拜登總統已責成他的團隊確保烏克蘭能夠使用美國武器在哈爾科夫地區進行反擊,以便在俄羅斯軍隊襲擊烏克蘭或準備襲擊時進行報復”;但他表示,美國仍然反對烏克蘭深入俄羅斯領土發動襲擊。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暗示,美國可能會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這是拜登政府高官首次公開表示美國正在考慮政策轉變。此前多位歐洲官員也表態贊成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攻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

路透社援引三位外交消息人士稱,法國可能很快會向烏克蘭派遣軍事教官,並可能在下周烏克蘭總統訪問期間宣布這一決定。

路透社報道,消息人士星期四(5月30日)表示,儘管歐盟夥伴擔心會與俄羅斯造成直接衝突,但法國希望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兩位外交人員透露,法國首先將派遣少數教官,以評估相關任務的模式,之後再派遣數百名教官。另外,法國也將提供資金、武器和訓練。

消息人士說,有關的訓練將圍繞排雷、確保設備正常運作,及使用西方國家提供的作戰飛機所需的技術專業知識。巴黎還將資助、武裝和訓練一個烏克蘭摩托化旅。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說:”相關安排已經相當完整,可能會在下周有所進展。”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6月6日訪問法國,並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

烏克蘭最高指揮官周一(27日)表示,當局已簽署文件,允許法國軍事教官儘快訪問烏克蘭訓練中心。

烏克蘭國防部稱,當局自2月以來,一直對接收外國教官的項目感興趣。

另據法新社報道,德國國防部發言人向法新社透露,德國防長皮斯托留斯對烏克蘭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進行訪問,這次訪問沒有對外宣布,德國防長在敖德薩與烏克蘭防長烏梅羅夫舉行會晤,會晤期間,德國防長宣稱,德國將向烏克蘭提供新的一攬子軍事援助。新的軍援包括向烏克蘭交付火炮、防空設備、無人機等武器。

德國媒體援引皮斯托留斯發布的聲明稱,這批軍援中包括大量用於中程Iris-T SLM防空系統的導彈,以及用於黑海偵察和戰鬥的無人機和備件,其中一些已準備交付。

法新社消息,烏克蘭周四宣稱,利用無人艇在克里米亞附近摧毀兩艘俄軍巡邏艦。

烏克蘭當局表示,烏軍使用無人艇在克里米亞附近摧毀了兩艘俄軍巡邏艦。當局並稱,雖然俄方出動戰機和直升機,並發射炮彈試圖摧毀烏方無人艇,但未能阻止烏方成功完成任務。

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在過去24小時內,黑海艦隊在黑海西北部摧毀了烏克蘭海軍四艘無人艇。

KRAINE-CRISIS/GERMANY REUTERS – Nina Liashonok

:

北約外長會議將聚焦軍援烏克蘭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外交部長於週四(5月30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會議,此為期兩天的會議旨在聚焦討論對烏克蘭的一攬子軍事支持計劃方案。該方案由北約組織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提出,預計7月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上達成協議。

北約面對越來越多呼聲,要求主要盟國解除禁止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對俄羅斯境內攻擊的限制。北約成員國外長對此議題激烈爭論,可能為此會晤蒙上陰影。

烏克蘭一直在向美國等主要支持者施壓,要求允許基輔使用他們所提供的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迄今為止,美國和德國拒絕允許烏克蘭越過邊境發動攻擊,擔心此舉可能會讓他們更接近與俄羅斯陷入直接衝突。

在北約外長會議召開前,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多次表示,現在是成員國重新考慮這些限制的時候了,這些限制妨礙了基輔的自衛能力。北約外長會議週四將以晚宴開啟。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週二(5月28日)似乎改變了立場,他說應該允許烏克蘭打擊俄羅斯用於發動攻擊的軍事基地。

不過,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仍未做出承諾,他表示烏克蘭應該依法行動,而柏林也沒有提供打擊俄羅斯的武器。

橫跨大西洋的另一邊,美國白宮表示仍然反對烏克蘭使用美國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儘管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暗示這一戰略可能會改變。布林肯週三(5月29日) 在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有助於穩定戰場前線,並補充說華盛頓正在努力向烏克蘭運送更多的防空系統。

同時,莫斯科做出了強烈反應。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警告說,如果西方國家同意烏克蘭的要求,將會出現「嚴重後果」。

那些迫切希望給予烏克蘭更多自由運用西方武器的人士表示,在基輔難以阻擋俄羅斯在哈爾科夫地區的進攻之際,他們希望美國和其他國家能夠改變路線。

一位北約國家的外交官表示,顯然馬克宏總統的想法幫助了那些認為這條規則應該改變的盟友,「我希望美國的辯論能夠考慮馬克宏的想法。」

華盛頓的烏克蘭方案?

當北約盟國奮力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在布拉格的北約外長們也在試圖提出一項讓烏克蘭滿意的支持方案,畢竟烏克蘭最終取得北約成員身份的希望仍是一個長期的前景。北約的官方說法是,烏克蘭有一天會加入北約,但不會在該國處於戰爭狀態。

基輔在去年北約峰會上極力施壓之後,以美、德為首的北約國家堅決告知基輔,不應期望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就能取得加入北約方面的任何具體進展。儘管東歐國家力促烏克蘭能盡快加入歐盟,但美國和德國卻持更謹慎的態度。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則希望讓北約成員國就未來將向烏克蘭提供多少援助,並做出明確的多年期承諾。

上個月,斯托爾滕貝格提出了5年1000億歐元(1080億美元)的總目標,卻未達到預期效果,主因盟邦對這一目標涉及的具體內容感到困惑。西方外交官表示,“人們明白你需要宣布一些事情,但他們不希望這件事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各方仍在進行辯論,盟邦試圖確定相關對烏克蘭的承諾將涵蓋哪些內容以及如何構建。

不過,北約似乎更接近達成協議的一個領域是,盟邦接替美國協調對烏克蘭供應武器的計畫。到目前為止,華盛頓一直主導對烏克蘭軍援的協調,北約因擔心激怒俄羅斯而沒有參與運送武器。

支持者表示,讓北約這個聯盟全面承擔責任,可以幫助避免未來的軍事交付受到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重新擔任美國總統職位的影響。但其他人則擔心,這可能只會增加更多的官僚程序。

「第一個希望是不要讓它比現行體系的效率更低,」一位西方外交官說。

外交官們表示,為了避免遭到匈牙利(北約成員中對俄羅斯最友好的國家之一)的反對,布達佩斯被給予「選擇退出」的權利,不參與這項計畫。

北約將接管由美國主導的烏克蘭防禦聯絡小組的武器捐贈和供應協調工作,該小組是一個由約50個國家組成的臨時聯盟。

馬克宏:應允許烏克蘭以西方武器打擊俄軍事基地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北約領導人攜手推動改變政策,也就是讓基輔使用西方夥伴提供的先進遠程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軍事基地,這可能會改變俄烏戰爭局勢。

美聯社報導,自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以來,是否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打擊俄國境內目標一直是棘手的問題。

西方領導人大多不願走上這一步,因為這可能會激怒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他曾多次警告,西方若直接軍事介入,恐讓世界走上核衝突之路。

但近來戰事朝對俄國有利的方向發展,美方長期拖延軍援,加上西歐軍事生產不足,放慢關鍵物資送抵戰場的速度後,俄軍利用烏克蘭軍隊人力和彈藥短缺等問題取得優勢。

馬克宏表示,法國的立場是「我們認為必須允許(烏克蘭)壓制發射飛彈的(俄羅斯)軍事基地」。

馬克宏昨天晚間對德國進行國是訪問時表示:「如果我們告訴(烏克蘭人)你們無權到達飛彈發射點,我們實際上是在告訴他們,我們正在向你們運送武器,但你們無法自我防衛。」

就在馬克宏發表上述言論的前一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敦促北約成員國取消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武器的一些限制。

另一方面,法新社報導,法國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 Palace)表示,馬克宏敦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實施必要的改革」,並在今天的通話中提出「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的可能性」。

艾里賽宮表示,馬克宏「強調法國致力於與歐洲和阿拉伯夥伴建立共同的和平願景,為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提供安全保障」,以及「使承認巴勒斯坦建國的前景成為有用進程的一部分」。

分析:

北約布拉格會議:是否繼續限制烏克蘭西方武器使用區域引關注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0日和31日兩天在布拉格舉行會議。成員國外長將進一步商討如何落實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尤其是將討論是否允許烏克蘭使用這些西方援助的軍備襲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鑒於俄羅斯最近幾個月攻勢明顯加強,烏克蘭軍隊陷入被動,如何向烏克蘭提供抵抗俄軍攻勢所必須的軍備已經是西方面對的當務之急。而隨着戰場形勢的變化,西方是否也應當調整支援方式的問題一再提出。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三個月前提出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出部隊的可能性之後,近日又表示,支持允許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襲擊俄羅斯境內目標。

只允許烏克蘭在本國領土上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襲擊俄軍目標可以說是西方各國自烏戰開始以來堅持的底線。核心目的是希望避免讓俄羅斯以此為借口,擴大戰事,導致提供軍備的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直接開戰。因此,自烏戰開始,西方就只向烏克蘭提供防衛性武器。雖然這些裝備的打擊能力也隨着戰事推進而不斷升級,但各國始終對向烏克蘭提供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軍備十分猶豫。

如今烏克蘭在戰場上日顯被動,西方是否應當繼續堅持這個底線的問題提上日程。北約組織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支持對軍備使用限制放行的觀點,但多個北約成員國,尤其是德國和美國都態度十分保守。不過,德國總理朔爾茨似乎也沒有明確對此關上大門。而前來參加會議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似乎也表達出某種開放的立場,他日前在摩爾多瓦訪問期間表示,烏克蘭的盟友的援助應當符合保證烏克蘭勝利的需求。

不過,在確定是否允許烏克蘭擁有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的軍備之前,西方各國也需要先保證承諾的防衛性軍備支援確實到位。5月1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表示,烏克蘭需要的防空系統目前只有25%到位。

烏克蘭盟友目前意見比較一致的議題,是此前一直由美國主導的協調對烏軍援工作,將由北約組織接手。這也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支援烏克蘭政策的延續性,避免美國年底大選後可能帶來的變數。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