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從快遞到空中巴士 無人機民用或迎繁忙天空

中新社南京6月6日電 (作者  蕭玉笛)在船上急需補給怎麼辦?祗要手機下單,“江上快遞員”就帶著物資,“振著翅膀”穿越長江,一路送到甲板上,每單運送費十幾元人民幣。記者近日來到南京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看到實時監控大屏上黃藍橙等各種顔色的航線正密密麻麻地鈎織著一張低空經濟網絡。

6月4日,在江蘇南京無人機基地,學員們正在進行無人機操作培訓。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跟隨工作人員的鼠標,記者清晰地看到每一架無人機的型號、飛行軌道、速度以及高度。其中一條藍色的航線是今年開通的血液運輸線。無人機從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穿越長江,運送至浦口區人民醫院,僅需16分鐘,比非高峰期的駕車時間縮短了近一半。這條線上的無人機,已經多次和生命賽跑。

據介紹,目前已實現的場景應用還包括長江巡檢、城市綜合治理等。“它們不僅是人的眼睛,還是大腦。”在算法和人工智能的輔助下,無人機在巡檢時能判斷船員的違規行為,實現自動跟蹤到船。

無人機能否載人?工作人員點開一條正在規劃的橙色航線—“空中巴士”,其起點為南京低空經濟產業園,終點是南京北站。目前研發的這款無人機一次能載5人。前來參觀的人們感嘆道:“未來,我們或將看到一個‘繁忙的天空’”。

日前發佈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指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了5059.5億元人民幣,增速達33.8%。樂觀估計,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人民幣。

江蘇南京無人機基地裡,幾位學員正在學習操作無人機。江蘇民航無人機培訓中心主任王慧透露,在該中心,今年1月到5月參加民航無人機執照考試的人數已經達到3000人左右。其中有無人機相關專業的學生,也有消防、公安和測繪等行業從業者,他們大多選擇考取“超視距駕駛員”。據悉,持有這一證件可申請作業空域。

現場一名學員說,他之前做無人機結構方面的工作,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