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高質量發展)從窘境到領跑 中國光伏電池創新之路

中新社遼寧營口6月14日電 (作者  李紫薇)當天然氣、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頻頻告急,能源問題日益成為制約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開發太陽能資源,尋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在國際光伏市場巨大潛力的推動下,各國的太陽能電池製造業爭相投入,擴大生產。

中國光伏行業於2005年左右受歐洲市場需求拉動起步,十九年來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發展路徑,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產業布局上,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地區,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太陽能產業集群。

近日,記者隨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訪位於渤海岸畔的遼寧營口金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辰股份),探秘光伏電池的發展之路。

步入廠區,將近1000平方米的基地覆蓋著近80台大型高效電池及組件製造設備,隨處可見的電子顯示屏規劃著每日每台機器的生產計劃,井井有條地推動著電池及組件的生產,但回憶往昔,金辰股份常務副總裁祁海珅坦言,“金辰股份自踏入光伏行業以來,首先面臨的便是原料、設備、市場‘三頭在外’的窘境。”

他舉例道,就設備部分而言,在2000年時,國內生產線上幾乎沒有國產設備,但隨著金辰股份在2003年研發出中國第一台組件組框機、組件組角機開始,海外設備在生產線上的佔比逐漸降低。

時至今日,金辰股份已實現全面獨立自主研發,在光伏電池裝備行業,金辰股份的光伏HJT+TOPCON設備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擁有687項核心技術專利。

6月12日,在遼寧營口金辰機械股份有限公司,HJT電池片工藝展示。 中新社記者 韓海丹 攝

“我們產品的研發費用每年都要超過總體費用的10%,”金辰股份生產系統副總監趙永明解說道,光伏行業的技術迭代昇級特別快,“每年保持著0.5%轉化效率的提昇,這就需要技術人員不停地去研發和改進裝備,才能與光伏行業的更新進程保持同步。”

不僅金辰股份實現了從“三頭在外”到獨立自主研發的過程,中國的光伏行業也逐漸坐穩世界光伏產業頭把交椅。據國際能源署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到2024年底,全球光伏發電供應量將達到1100GW,中國仍將保持在全球供應鏈中80%至95%的份額。光伏產品已經成為中國走俏海外的外貿“新三樣”之一。

金辰股份生產系統總監李健表示,當前金辰股份的出口份額佔據貿易總額的40%左右,他舉例,“全球從事這一行業的大約為260家,而金辰股份已與210多家客戶建立貿易往來關係。”(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