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訪澳大利亞,李強:中澳關係重回正軌

李強此行是自2017年以來,中國總理再次訪問澳大利亞。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17日訊)本週六(6月15日),中國總理李強飛抵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展開爲期四天的訪問。李強訪澳,這是中國總理相隔七年後來訪。周六第一站,從擁有兩隻大熊貓的南澳洲的阿德萊德動物園開始,李強承諾,中國再向澳大利亞出租兩頭新的大熊貓,以替換年底到期的旺旺和福妮。

李強此行是自2017年以來,中國總理再次訪問澳大利亞。他在飛機降落後,隨即在停機坪發表聲明宣稱兩國關係“已重回正確發展軌道”,但他也同時呼籲兩國“擱置分歧”,因爲 “歷史證明,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是中澳關係發展的重要一步”,同時 “一個更加成熟、穩定和富有成果的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將是造福兩國人民的財富”。

李強在阿德萊德期間,到動物園考察中澳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工作,之後到訪一個酒莊,他和當地葡萄酒業者進行座談,

李強說,阿德萊德動物園內的大熊貓「網網」和「福妮」將按照雙方協議,今年返回中國,中國將提供另一對同樣漂亮、活潑可愛、年輕的大熊猫給動物園。中方願意與澳方延續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希望澳洲一直是大熊貓的友好家園。

在澳洲訪問的國務院總理李強由阿德萊德轉抵首都坎培拉,同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舉行第九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週二前往西澳的珀斯,參觀中國控股的天齊鋰業公司位於當地的鋰加工廠,並在第七屆澳中CEO圓桌會議上與兩國商界領袖進行交流。

李強當地周日上午到阿德萊德動物園參觀考察。南澳州州長馬思諾(中)及澳洲外長黃英賢(左)陪同。(路透社)

中澳關係能否恢復原狀

外界認爲,李強此行急於改善中澳關係,是爲了尋求分化以美國爲首的幾個區域安全合作協議,包括美國 、英國和澳大利亞2021年組成的AUKUS(三方安全夥伴關係)和美、日、澳、印四方夥伴關係(QUAD),四天行程是否能達到具體效果仍有待觀察。

中國原本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但是因爲澳大利亞政府在2020年時宣佈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進行溯源,北京一怒之下禁止進口或對多項澳大利亞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包括澳大利亞葡萄酒、海鮮產品、木頭、小麥、大麥、棉花和牛肉等。不過,澳大利亞在過去四年間藉此機會轉向拓展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市場,不止安然渡過中國的貿易懲罰,更因此得以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儘管中國自去年以來開始單方面對澳大利亞產品取消進口限制和關稅,但是澳大利亞民衆對中國的看法已經出現根本性的改變。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針對澳大利亞民衆進行的民調顯示,2020年原本有55%民衆將中國視爲經濟夥伴,但現在53%民衆視中國爲威脅。另外,該研究所在2010-2020年期間的調查顯示,38-48%澳大利亞民衆認爲中國是軍事威脅,現在高達70%民衆持有這個看法。

造成澳大利亞社會態度轉變的原因,除了中國在澳大利亞干涉國內政治的祕密運作頻頻被揭發以外,解放軍在區域的挑釁行爲也是一大原因。5月6日,澳大利亞國防部揭露,澳國軍機在黃海上空執勤時,遭中方投擲照明彈,雖然澳國軍機沒有受到影響,但中方在事件中”既不安全又不專業”的行爲,令人”無法接受”,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事發當時表示,他將當面向李強提出交涉。

另外,2023年澳大利亞海軍“圖文巴”號護衛艦(HMAS Toowoomba)在日本經濟水域執行聯合國制裁任務時,遭遇中國海軍“寧波”號驅逐艦,儘管“圖文巴”不斷釋出國際信號,告知該艦在進行潛水作業,但在“寧波”號依舊向“圖文巴”號靠攏,而且越來越近,併發射聲吶,導致澳大利亞的潛水員受傷。當時,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面對澳大利亞抗議,只是重複否認中國做出任何傷害水兵、海軍人員或船隻的事,強調事故地點爲中日爭議水域。

中國與澳洲的關係急劇轉變就是一個典型事例。美國要求追溯新冠來源自不待言,澳大利亞也站出來要求對新冠疫情進行國際獨立調查,澳大利亞還做出了另外一個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做出的決定,把華為排除出澳洲5G網絡建設。遲遲不允許世衛組織前往中國調查疫情,堅信親自指揮抗疫大有成效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澳洲的呼籲和決定顯然視為是冒犯。

北京對澳洲下重手,先是暫停價值200億澳元的農業和礦產出口,接着對包括煤炭、紅酒、牛肉、大麥、龍蝦等產品課以懲罰性重稅。直到2022年澳洲工黨政府掌權後,中國才陸續取消貿易壁壘。

在西方把歡迎中國與世界接軌改為“去風險”模式之後,中國需要與澳洲這樣一個雖屬西方陣營,但姿態柔軟,資源豐富的國家恢復關係,而澳洲也需要中國。目前澳洲的經貿發展仍相當依賴中國市場,澳洲蝦農希望李強此次來訪讓中國能解除對澳大利亞活龍蝦的進口限制。而中國經濟的一部分亦長期依賴澳洲的天然礦產,例如鐵礦與煤礦等。

曾主持戰狼外交的外長王毅也改換了面孔,今年3月底,他在坎培拉先後與澳洲外長黃英賢及總理阿爾巴尼斯會晤,王毅呼籲稱中澳關係“不走回頭路、不開倒車”,當然,王毅不會對誰先開了倒車去做一番反省。專家分析,外交辭令的轉換雖然意味着中國意欲與澳洲發展關係,但幾年間造成的裂痕,以及幾年間國際政治安全形勢的重大變化形成的大趨勢,恐已很難改變。

中國打貿易牌,或許一定程度能奏效,正如專家分析,澳中雙方是有共同利益的,如在貿易上與北京交惡而挫傷經濟並不符合澳洲利益。但澳洲在政治及安全問題上,已經不可能靠近中國。也就是說,李強訪澳,若有所得亦將主要局限在經貿範疇。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專家分析說,在與中國的關係上,澳洲採取兩手策略,也就是在經貿上與中國維持友好關係,在戰略上則追隨美國印太戰略的部署。

盡棄前嫌,要回到從前的狀態恐已很難。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以十足的禮儀歡迎中國總理來訪之前就已發誓,他將與中國總理閉門討論棘手的問題,比如緊張的地緣政治以及涉及澳洲的“國家安全問題”。他說,“從國家利益出發開展交往”。

法新社分析,橫亘在中澳之間的一個非常緊急且重要的問題,在澳大利亞一方看來,就是被關押在中國的異議人士,作家,擁有澳大利亞國籍的楊恆均先生。2月份,中方以間諜罪判處這位作家死緩,但是,在許多人看來,對楊恆均的判決完全屬於“政治判決”。

而且,與印太地區有重大利益,且與美國的印太戰略相當吻合的澳大利亞,對中國在台海、南海及南太平洋地區擴張軍力不可能漠視。最近幾個月,澳洲譴責中國解放軍在空中以及在國際海域的行為“不可接受”、“危險”,並呼籲北京在南海“節制”。

澳洲一些團體早已宣布組織抗議活動,尤其要在為李強舉行隆重歡迎儀式的國會大廈周邊抗議。但悉尼大學政府和國際關係學學者陳明璐(Minglu Chen)分析,在李強訪問之際,澳大利亞當局將儘力淡化對這個吸收其30%出口產品的貿易夥伴的批評。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