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遠去有迴響,南國紅豆展新章

作者:曾德雄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粵劇大師紅線女去世十周年,時間過得真快。

馬木提與麥迪娜飾演的《穆桂英招親》

紅線女是2013年12月8日去世的,2013年12月9日南方日報約我寫了一篇“世間再無紅線女,紅氍毹上有來人”,紅線女去世一周年又寫了一篇“大師一去不復返,粵韻遺緒永流長”。我那時對粵劇其實只是略知皮毛,主要從粵劇這樣的傳統文化如何在現代社會保護、傳承、發展的角度談了一點看法。

後來因為某些機緣,跟粵劇中人有了一些接觸,這些人中有紅線女的嫡傳、再傳弟子,都是早已成名成家的優秀粵劇表演藝術家,比如著名的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歐凱明、蘇春梅,以及新晉梅花獎得主李嘉宜。其中歐凱明老師還是“二度梅”,據說空前絕後——以後一個演員只能獲獎一次!還有紅線女身邊最親密的蒙菁主任,對於紅線女而言,她早已是家人般的存在。

也是因為這些機緣,第一次去劇場看了粵劇,有《媽祖》《文成公主》《睿王與莊妃》,等等。多次拜訪參觀位於華僑新村的紅線女舊居,去廣州粵劇院現場觀摩全球首部元宇宙粵劇《冼夫人》的排練,去珠江電影製片廠“探班”粵劇電影《刁蠻公主憨駙馬》的拍攝現場。去年12月22日還有幸見到了專程從加拿大回國參加紅線女去世十周年紀念活動的紅線女大公子馬鼎昌先生。可惜12月27日在紅線女舊居舉行的紅線女雕像揭幕因為單位開會沒去,錯過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紅線女去世十周年的紀念活動豐富多彩,比如12月24日在珠江新城紅線女藝術中心舉行的“傳承紅派藝術 緬懷一代宗師——粵劇傳承展演活動”,還有稍早前在首屆中國—東盟(南寧)文化藝術節上舉行的“粵·劇——美術徵集作品展”。其他還有很多。

這些活動中,我印象最深的是12月12日在紅線女舊居舉辦的“粵聚力量 共繪民族‘同心圓’——友愛路20號沙龍直播活動”。活動由紅線女藝術中心、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等單位主辦,廣東廣播電視臺大灣區衛視頻道協辦並現場直播。之所以對這場活動印象最深,是因為活動現場有來自新疆喀什的維族同胞唱粵劇!一般人聽說粵語已經很難,更遑論唱粵劇,而且還是來自遙遠的天山腳下的維族同胞!這讓我感到十分新奇,所以蒙主任邀請我擔任活動評述嘉賓時,我立即滿口答應。

唱粵劇的兩位維族同胞都是90後,男生叫馬木提,女生叫麥迪娜。兩人都是喀什大學藝術學院的高材生,畢業後在當地從事音樂藝術工作。大約2019年6月,兩人來到廣州學習粵劇,得到歐凱明等藝術家的悉心指點。或許維族同胞天生的藝術細胞,加上老師們指導有方,兩人在廣州學了兩個多月,就已經唱得相當出色出彩了。回去以後他們在新疆唱粵劇,原本以為大家會很陌生、淡漠,沒想到大受歡迎。嶺南的南國紅豆在西北邊陲的天山腳下綻放,紅線女天上有知一定會滿心欣慰。

活動現場兩人濃妝重彩,基本看不出維族同胞的樣貌。唱的是經典粵劇《穆桂英招親》,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恰到好處、拿捏精准。馬木提更有維族同胞的高大英武,將劇中男主表現得威風凜凜、英神俊朗。麥迪娜聲音清脆悅耳、細膩宛轉、餘音繞梁。尤其是兩人粵語發音很准,令人稱奇,也十分嘆服維族同胞的語言天賦。他們的表演獲得現場嘉賓和觀眾的陣陣掌聲,歐凱明老師也對他們勖勉有加,鼓勵他們回去以後大力傳承弘揚粵劇藝術。

當天晚上還有一場線下活動,是歐凱明老師的學生前來歡聚,一方面看望老師,另一方面也是一起緬懷紅線女先輩。這些學生來自廣州、中山、南寧等地,都是一時之選,其中好幾位已經擔綱劇團領導,可謂業界棟樑。馬木提和麥迪娜再展歌喉,獻唱粵劇,引來滿堂喝彩,時相應和,偶爾會糾正一點他們的發音、提示一兩句歌詞。滿門師友情誼無間,維漢同胞水乳交融,整一幅和樂美好的民族團結畫面,讓人不得不感歎傳統文化的神奇魅力。我尤其注意到面對滿座俊彥和業界翹楚,馬木提和麥迪娜沒有絲毫羞赧自慚之色,全情投入,聲容並茂,讓人不禁感歎維族同胞的真摯熱誠、開朗大方。、

演出結束後嘉賓合影

紅線女大師已經去世十周年了,但她的精神遺產和藝術瑰寶仍然留存,影響絲毫不減。而且通過眾人的努力,還擴展到了遙遠的新疆,在那裏播下了南國紅豆的種子,以文化為先導、為媒介,促進民族共融和民族團結,譜寫出壯美的時代新篇章。

                       2024年1月12日星期五

 

曾德雄: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嶺南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廣州市人大代表,哲學博士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