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6月20日電 題:增進理解,歐洲與中國如何雙向奔赴?
——專訪德國漢學家施寒微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以“中國學與歐洲的中國觀”為主題的“中國學的世界對話·比利時論壇”于當地時間6月20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歐洲漢學是論壇期間學術沙龍議題之一。
漢學在歐洲是如何發展的?歐洲關注的中國學核心議題有哪些?形成了怎樣的主流“中國觀”?為增進相互理解,歐洲和中國應如何作出努力?圍繞以上話題,與會知名學界專家、德國漢學家施寒微教授(Helwig Schmidt-Glintzer)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歐洲漢學研究大致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
施寒微:這是一個很長、很複雜的故事。起初,歐洲傳教士、商人等展現出對中國的興趣。不同歐洲國家對中國產生興趣的時間有所不同,最早可追溯到15世紀,那時還沒有現在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概念。法國、英國逐步走上征服世界的道路,當然想瞭解中國。因此,法國比其他地方更早出現可以稱之為“漢學”的研究。
德國在漢學方面的發展相對較晚。在德國,漢學最初作為東方學的一部分,直到20世紀初才成為獨立的學術學科。在此之前,相關學者通常是東方學家,他們對中國感興趣,但也學習其他語言。如德國早期漢學家奧托·福蘭閣(Otto Franke)最初是印度語言和文化研究者,後來才成為研究中國的專家。可以說,歐洲漢學研究的發展,與歐洲國家的形成和歐洲征服世界有關。
中新社記者:目前德國的漢學研究情況如何?德國漢學研究在歐洲地位及代表性如何?
施寒微:德國的漢學研究,是隨著中國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今天,德國雖然還有一些漢學家在研究甲骨文、漢代歷史、宋代文化史等,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當下的中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及其他文化研究方面的問題。這些人是專業研究者,他們會關注歐美國家的研究、英文的研究,也會關注中國的研究。從這點來說,德國漢學是世界漢學的一部分,也是歐洲漢學、西歐漢學的一部分,具有重要地位。
德國有許多漢學家用英語發表文章,不用德語寫作,這有點問題,因為德國民眾基本上祗注意更易理解的信息。但現在也有非常好的德語作品,用以介紹中國和中國的多樣性。
中新社記者:歐洲關注中國學的核心議題有哪些?形成了怎樣的主流“中國觀”?
施寒微:目前,有許多歐洲學者致力于研究中國的多樣性,包括中國的佛教、自然科學、歷史等。但也有一種趨勢是以更加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中國。
自歐洲漢學起源以來,歐洲人一直在研究中國的思想、政治變革。奧托·福蘭閣在20世紀初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東亞新貌》(Ostasiatische Neubildungen)。他在書中討論了東亞國家開始改變和走向現代化的過程。目前,這一過程仍在繼續。要理解這一過程,必須研究東亞國家的人民及其觀念,漢學正是在做這件事。但不幸的是,因為某些原因,相關研究比過去有所減少。不過也可以理解,無論在哪裡,社會研究總是複雜的。
關於“中國觀”,在歐洲有不同立場。當下的情況也是如此,有些人希望繼續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而另一些人則擔心中國通過廉價商品破壞歐洲市場,因而出現了關於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進口關稅的討論。我認為這種討論很正常,但也存在潛在危險,即可能讓追求對抗的意願變得比追求相互理解的意願更強烈。
中新社記者: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媒體及政治領域好像一提到中國就離不開“批判性視角”。這有何成因?歐洲和中國應以何種建設性態度看待彼此?
施寒微:從古至今,片面性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仔細觀察,人們可能會發現雙方的共同點比差異點更多,這是我的經驗。但對於從未到過中國的人來說,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他們通常會相信媒體上關於中國的報道,儘管這些報道往往非常片面。
在中國研究者之中,通常存在不同立場。這些不同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術工作。當然,政治方面也會試圖控制學術。在我看來,當前在德國的一些討論,比如關於中國能力的討論,與此有很大關係。他們(政治層面)想塑造中國的某種形象,更傾向于把中國視為一種需要防範的力量。我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但這就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
在中國,有一些日耳曼文學學者能够閱讀赫爾德林和席勒的作品,但可能不瞭解康有為、譚嗣同、孔子、墨子或莊子等人;而在德國,有些漢學家專注于中國研究,但可能對黑格爾、赫爾德林,甚至馬克思也不甚瞭解。我認為這兩種情況都不理想,當我作為一個歐洲人談論問題時,我必須考慮自己所處的歷史背景。此外,今天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各種衝突。面對諸如此類的複雜局面,必須以多元視角看待。
中新社記者:影響歐洲和中國之間相互理解的因素有哪些?為增進相互理解,中國和歐洲應如何作出努力?
施寒微:我認為,這些因素與各自立場密切相關。比如在歐洲,人們長期以來樂見中國是廉價的生產者。但突然之間,中國開始創新,製造出比其他國家更好的電動汽車。於是歐洲人說,我們不再是出口大國,中國成了出口大國。中國的這種轉變被一些歐洲人視為威脅。
但實際上,這應該值得慶幸。歐洲國家和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都會面臨一些共同問題,如水資源、空氣質量、氣候變化等。現在中國變得更加現代化,很多人要求中國必須節約資源等。這種期望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正常的,但也有部分原因在於西歐國家的一些政黨將中國作為競選議題,服務其政治需要,因為對中國持批評態度的人會得到多數選民支持,導致了對中國看法的不客觀,這是我觀察到的一種趨勢。
為增進相互理解,中國已經做了很多。有很多中國人去國外,學習外語,會說德語、英語、法語、意大利語等,而歐洲其他國家卻沒有像中國人學習歐洲語言那樣學習中文。這是不平衡的。我們需要更多地學習中文。
此外,歐洲和中國都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擴展自己的視野。雙方有很多事情需要討論,也都有一些禁忌。我認為,如果雙方都能够與自身立場保持一定距離,事情可能會變得更簡單些。中國正在尋找自己的現代化道路,這是我們可以懷著好奇心觀察思考的好機會。我認為,想把所有國家都變得像美國、法國或德國那樣,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令人擔憂的。對於擁有80億人口的巨大人類群體來說,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需要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新的解決衝突的方法,以及新的應對氣候變化的途徑。我們必須找到新的道路,而中國正在走自己的道路,這實在是太好了。(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