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在新加坡成功舉辦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6月28日訊)2024628日,由中華時報傳媒集團(香港)主辦的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成功舉辦,這是中華時報首次在海外舉辦的國際論壇。本論壇以“人工智慧對城市文化的影響與未來發展”為主題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藝術家精英齊聚一堂,聚焦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前沿問題探尋城市文化發展新路徑。

據悉,國際城市文化論壇是由中華時報傳媒集團(香港)主席、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香港美術學院院長曾曉輝教授於2018年宣導發起,由中華報業集團、中華時報傳媒集團等相關機構主辦,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性交流文化平臺,旨在促進各國、各地區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已成功在中國內地、澳門、香港等地舉辦了五屆,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取得良好反響。

 

開幕儀式啟動,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正式拉開帷幕

伴隨著熱烈的掌聲,開幕式上,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發表了重要致辭。

作為主辦方代表,曾曉輝主席首先對本屆論壇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向各界嘉賓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表示:人工智慧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從城市治理到藝術創作,從教育教學到文化傳播,這項技術正在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本次論壇聚焦人工智慧與城市文化的交匯點,探討這種新興力量為城市文化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無疑是一次富有詩意的思考之旅。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致開幕辭

致辭結束後,為感謝新加坡圍棋協會和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對本屆論壇的大力支持,曾曉輝主席分別向陳丁川會長和溫俊玉館長贈送了親自題寫的書法墨寶。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贈送書法墨寶給新加坡圍棋協會會長陳丁川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贈送書法墨寶給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館長溫俊玉

隨後,剪綵環節正式啟動,曾曉輝主席與各社團代表一同為本次論壇剪綵,祝賀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成功舉辦!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與各社團代表為論壇剪綵

此外,在論壇現場還進行了第七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的交旗儀式。這一儀式象徵著論壇的傳承和延續,也標誌著明年國際城市文化論壇將在日本舉辦,論壇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為城市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

交旗儀式現場

 

表彰卓越,頒獎禮贊

在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上,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2023第四屆紫荊花詩歌獎頒獎暨2024第五屆啟動禮和2023第二屆維多利亞國際攝影大賽頒獎暨第三屆啟動禮。

據悉,“紫荊花詩歌獎”是由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曾曉輝博士於2020年疫情期間在香港發起的,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四屆。每屆主題雖不同,但都得到了上萬詩人的投稿支持,並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積極回應。

維多利亞(香港) VictoriaHK)國際攝影大賽由中華攝影報、中華時報聯合相關機構主辦,於20228月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兩屆,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攝影師投稿。

論壇現場,主持人鄒璐宣讀了獲獎名單,曾主席為獲獎代表頒發證書。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為第四屆紫荊花詩歌大賽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終身成就獎和文化貢獻獎與紫荊花詩歌獎、維多利亞國際攝影大賽獎相繼舉行,獲獎嘉賓包括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著名油畫家郭紹綱,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終身名譽主席陳小奇,著名表演藝術家、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郝知本,廣東省圍棋協會名譽主席容堅行,廣東省流行協會音樂主席高翔等眾多行業翹楚。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為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為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文化貢獻獎獲得者頒發榮譽證書

頒獎儀式結束後,董事長曾曉輝和董事陳丁川共同為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屬下新加坡公司“分社”揭牌。作為世界華人重要的傳統媒體集團,中華時報一直堅持弘揚中華文化、關注華人民生、反映社會民情、把握世界風雲的宗旨,致力於讓世界瞭解中華,讓華人融入世界的目標。此次新公司的成立,標誌著中華時報的傳媒版圖進一步擴大,將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董事長曾曉輝和董事陳丁川等為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屬下新加坡公司“分社”揭牌

 

群英薈萃,思想碰撞,共商AI未來發展

下午兩點,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迎來了一場充滿啟迪與思考的學術盛宴。來自不同領域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結合各自探索實踐,從傳媒、音樂、圍棋等角度發表主旨演講,進行圓桌討論和案例分享。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曾曉輝結合自身實踐,以其在香港創刊的《中華時報》為例,探討智能技術對傳統媒體在傳播模式、內容生產、受眾互動及其帶來的潛在問題方面的深遠影響,為傳統媒體在智能化浪潮中找到平衡點和發展策略提供了建設性的意見。

主講人:曾曉輝 講題:AI對傳統媒體的深遠影響——以《中華時報》為例

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高翔從自身作為音樂家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比當前中國在 AI音樂領域的研發水準與世界的水準,從當前中國職業音樂人與非職業音樂人對 AI的普遍態度等多維度出發,展望了AI在音樂領域的未來。

主講人:高翔 講題:Al 時代來臨,音樂人如何應付,怎樣與AI合作共贏

人工智慧語言教育協會會長蔡志禮博士關注到了人工智慧對傳統人文教育的衝擊,他希望借助AI 的特異功能,更好地推動與弘揚人文教育,從而發揮AI對人類文明的正向作用。

主講人:蔡志禮 講題:順人工智慧洪流,推語言文化方舟——全球人文教育新方略

正道集團創辦人兼首席風水命理師國際風水協會副會長陳軍榮大師從風水學的角度,分析AI的理論無中生有和有中生無的玄之又玄的易經世界,思考AI創立的資料庫和風水學裏理論數據的關係,以求借助AI發揮藝術的創意創新,實現人類在感性上創作上超越 A1

主講人:陳軍榮 講題:Al 時代的藝術和風水學

新加坡 AIPILOT 領飛智能總裁方律注意到新加坡政府提出的升級版全國人工智慧策略2.0National AI Strategy 2.0),他從城市發展的角度出發,對於如何在AI時代,充分發揮新加坡與合肥兩地各自資源優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主講人:方律 講題:Al 雙城記~新加坡與中國新一線城市合肥

新加坡圍棋協會副會長席宏偉博士既看到了新加坡先天缺乏圍棋底蘊的現狀,又關注到AlphaGo等一系列AI圍棋程式軟體的出現為新加坡圍棋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從自身經驗角度出發,探討與AI圍棋的合作。

主講人:席宏偉 講題:新加坡圍棋道路與AI圍棋革命

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周德成先生則以一個城市詩人的視角,闡述他對人工智慧介入詩歌,並兼及小說創作的幾點思考。

主講人:周德成 講題:以AI 為詩,與AI 作詩

這些專家學者通過自己的研究和經驗,分享了他們關於人工智慧對城市文化的影響與未來發展的獨到見解,為本屆論壇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圓桌討論環節發言嘉賓們進行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關於技術與人文的思想碰撞。他們共同探討了探討人工智慧在城市文化中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如何平衡技術發展與文化保護的關係等前沿話題,討論過程中觀點迭出,見解精闢,現場氛圍活躍熱烈。

在最後的案例分享上,主辦方有幸邀請到新加坡相關機構代表,分享新加坡在人工智慧與城市文化及圍棋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成功案例,並探索新加坡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此次分享進一步推動了學術交流和文化研究與創新。

本屆論壇就在熱烈的討論和深入的交流中圓滿結束。未來,論壇也將繼續致力於為城市文化的發展作出積極性的貢獻。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