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日電 題:文明和諧論有何世界意義?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張東剛
中新社記者 文龍傑 徐皇冠
人類歷史構成了多樣的文明圖譜,不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成為世界大勢。以文明為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張東剛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闡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的重要意涵,闡發對人類文明發展前景的認識與對學人使命的思考。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在您看來,何為文明?為何要研究文明?
張東剛:在中國古典文獻中,“文明”一詞出現很早,《易經》有雲:“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唐代經學家孔穎達註疏《尚書》時,將“文明”解釋為:“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這裡的“文明”指的是光明之意。近代以來,伴隨西學東漸,學術界開始使用“文明”翻譯英文“civilization”,形成今天通行的文明概念。
中外學術界對文明的定義非常多樣,恐怕很難達成一致。按照《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簡明定義,“文明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制度和精神成果的綜合;社會進步和人類開化狀態的成果和標誌”。一般意義上,文明指代人類發展進步到一定階段的綜合成果,與“蒙昧、野蠻”的社會狀態相區別。文明是人類的創造史和演進史。文明按內容可分解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也可以按照時間順序劃分不同形態,如古代文明、現代文明等;也可以按照地域劃分,如中華文明、西方文明等。文明具有動態演變的特點,文明的興衰一直在不斷發生。
文明是個巨大的複雜系統。要注意到,當代分科治學傳統已根深蒂固,而人類社會面臨越來越多的綜合性重大問題,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孤立地研究某一側面或單一要素,個案研究的正確有可能導致集成謬誤,那就真成了“盲人摸象”了。因此,我們不僅需要各種專門的學問,而且需要更高層次的綜合研究,而這正是在當下提倡“文明”研究的重要意義。
第一,文明是人類歷史在時間和空間上展開的全部過程,研究文明的歷史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古代文明不是現代文明的對立面,而是現代文明的源泉。祗有清楚地瞭解文明的過去,才能準確理解人類的現在。
第二,文明是影響當代世界格局的重大現象,代表人類的現在。文明既是基礎研究,也是戰略研究,更是大歷史觀研究。祗有從文明的高度入手,才能更有效地解釋當代國際社會運行與人類發展的底層邏輯。
第三,文明是展望人類未來發展的基礎起點,代表人類的未來。人類社會已來到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機遇挑戰並存。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人類文明的未來形態等重大問題,都有必要置於文明發展的基礎理論中去進行反思性地把握。
中新社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強調,要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共同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共同倡導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共同倡導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這一倡議有何重要意涵?
張東剛:習近平總書記以四個“共同倡導”闡述全球文明倡議的核心要義,彰顯了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的文明觀。不同文明之間交流對話、互學互鑒,將為人類破解現代化進程中的難題,攜手促進人類文明之花競相開放,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內生動力。
全球文明倡議有助於凝聚價值共識,廓清文明迷思,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打破“文明隔閡論”“文明衝突論”“文明優越論”等觀念束縛,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在平等對話和相互瞭解中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實現古今交融、中西交匯,在現代化探索中實現了中華民族的“舊邦新命”,重要原因在於其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與和平性。始終傳承創新的中華文明,與外來文明交流互鑒,強調“親仁善鄰”,造就禮儀之邦。與古為新,方能在傳承文化傳統的基礎上煥發文明的時代魅力;交流互鑒,方能在和諧融通的前提下激活文明發展的世界意義,為更好推動人類現代化進程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推動文明交流發展並不斷豐富其內容和形式,構建全球文明對話合作網絡,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創立平等包容的文明新形態,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促進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拓寬現代文明創造的世界視野,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的責任與擔當,讓世界看到一個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具影響力的中國,為世界文明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今天,我們要深刻理解全球文明倡議體現的文明境界,更好展現堅持胸懷天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文明創造的歷史主動精神,破除西方現代化對文明發展所做的單向度闡釋,改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探索實現不同文明和諧有序、交相輝映的路徑,形成世界文明交往的新格局新范式。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認識人類文明發展的未來圖景與內在依據?
張東剛:在多樣性的世界文明圖譜中,任何文明都不能拒斥與其他文明的交往而獨立存在,世界文明是多元化的,多種文明並存與交流互鑒是歷史的常態,未來也必將走向和諧。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文明的本質與文明和諧發展的規律,強調尊重文明多樣性,把握文明多樣性與統一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文明主體性與對外開放、文明衝突與文明交流等重大關係,形成了關於文明和諧發展的重要論述,體現為文明和諧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地指出,普遍交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客觀歷史規律。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發展及其與生產關係廣泛而深刻的相互作用是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並以“人格的依賴關係”“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和“自由人的聯合體”為標準界定了文明發展的三個階段。
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歷史地表明,世界文明從源頭起就是多樣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合乎歷史理性的大道。回顧中華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拜佔庭文明等文明的發展歷程,一種文明的勃發興盛往往受益於交流互鑒,衰頽消散則多受害於侵略紛爭。
中華文明歷來重視與其他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強調“和而不同”基礎上的“和諧相生”。“和合故而能諧”,不是所有事物整齊劃一,更不是合併彼此的整合同一,而是充分承認差異、尊重差別並在彼此相異的前提下共存聚力,實現共同的更加美好的目標。
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的霸權擴張、文化殖民主義不具有普遍性特徵,但“零和博弈”“叢林法則”“贏者通吃”在西方社會已然是一種近乎固化的價值觀。歷史經驗表明,文明多樣性是客觀現實並將長期存在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祗會損人害己,“文明衝突論”應當終結。著眼於文明發展的美好未來,推動世界文明平等對話、交流互鑒、相互啟迪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明前景與必然趨勢。
中新社記者:文明進步離不開文明研究。您曾提出要加快構建中國的文明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其有何內涵?
張東剛:文明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導,以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為目標,以人類文明形態為研究對象,聚焦文明的興衰歷程,歸納文明的發展模式,探究文明的發展動力,以揭示人類文明演進的基本趨勢,是與中國史、世界史、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密切相關又總括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
我們提倡的文明學不同於斯賓格勒和湯因比等人的帶有歷史宿命論的“文化形態學”,也不同於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更不是“西方中心論”的中國化翻版,而應是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出發,以整個人類史進程為依歸,科學評價西歐北美以及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文明在人類發展史的地位,尋求人類社會不同文明的互學互鑒和共處之道。
中新社記者:大學是文明互鑒的載體。東西方大學的辦學應如何互鑒?中國人民大學在這方面有何探索?
張東剛:東西方大學的交流互鑒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為中西教育合作、學術對話搭建新平台、新空間,在文明對話中互學互鑒、相知相親,更好地凝聚思想和價值共識,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以育人為使命,培養新時代文明交流互鑒的建設者,構建更為緊密的全球學生學術共同體,著力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戰略性人才;拉緊人文紐帶,與61個國家和地區的313所高校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伙伴關係,打造首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武夷論壇”等,在希臘、法國、匈牙利等國高校共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合作研究中心,共同踐行人類共同價值,推進現代人類文明的研究工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主動作為的全球合作網絡布局;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推進與世界主要政黨、學界開展學術交流與合作,編寫涵蓋8大領域9個語種的《“一帶一路”十年答卷》叢書等。總而言之,中國人民大學秉持“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胸懷和擔當,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橋梁,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全球治理貢獻人大智慧和人大方案。(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