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喀什,追尋非遺的晨曦之旅

作者:曾曉輝

清晨的喀什,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仿佛為千年的歷史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與「2024海外華文媒體新疆采訪行」的團友們一同,我們驅車70公裏,上午才抵達英吉沙縣,走進那些承載著歲月與文化的土陶村和小刀村。

非遺文化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滋養著各族人民的心靈。它是世代相傳的珍寶,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的縮影。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五十六個民族孕育了無數文化瑰寶。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非遺技藝面臨消失的危機。幸運的是,部分文化在當地人們的努力下依然煥發生機,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 英吉沙土陶:盞盞土陶,代代相傳

(視頻來自香港中國旅游出版社武仲林)

在英吉沙縣,土陶技藝與小刀製作技藝交相輝映,彰顯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走進洽克日庫依村,隨處可見的陶器讓人目不暇接,墻面上鑲嵌的陶器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藝術的結晶。陽光下,那些色彩斑斕的陶器閃爍著光芒,仿佛在向我訴說著無盡的故事。

在村子的廣場上,一座巨大的陶製茶壺靜靜矗立,似乎在向過往的行人傾訴著歲月的變遷。

再往裏走幾步,便到了英吉沙土陶國家級代表性第七代傳承人阿蔔杜熱合曼·麥麥提敏的家。在他院子裏的製陶轉盤不停轉動,阿蔔杜熱合曼坐在轉盤前為泥胚塑型。土陶工藝講解員告訴我們,土陶分為素陶和琉璃陶,陶身又有繪畫和鏤空兩種款式。製作土陶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先製作泥胚,其次上色繪製,最後進窯燒製。泥胚的塑形製作是最難、最考驗技術的環節。

阿蔔杜熱合曼和妻子育有三個兒子,作為非遺文化的傳承人,他一直希望子女們能繼承這項技術。最開始,只有小兒子跟在他身邊學習製陶,而大兒子和二兒子則外出打工。隨著土陶的名氣逐漸打響,收入不斷提高,許多人開始前來購買土陶,外出打工的兒子們最終選擇回家,加入了製作土陶的行列。如今,阿蔔杜熱合曼的妻子、三個兒子和兒媳都參與其中,形成了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合作模式。經過他們的努力,每年生產各類陶製品上萬件,最高年收入可達到40萬元。

「現在孩子們不需要到外面打工,都在父母身邊工作,家庭和睦,大家都很開心。」正午的陽光透過院子裏的葡萄藤灑在講解員的臉上,她笑得很滿足。

我走進一家古陶店,心中充滿了對傳統工藝的敬仰。掏出千元,我帶走了一盞百年老燈,仿佛不僅僅是購買了一件物品,更是將那段歷史與文化一同收入囊中。

## 英吉沙小刀:小刀雖小,鋒芒已露

叮叮當當鋼鐵的捶打聲中,講解員告訴我們,英吉沙小刀的第八代傳承人胡甫爾·熱合曼從7歲開始學習鍛造手工小刀,至今已超過50年。

英吉沙小刀是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名刀之一,與保安族的保安腰刀、雲南阿昌族的戶撒刀齊名,以其精美的造型、秀麗的紋飾和鋒利的刃口而聞名。盡管刀型較小,但工藝的繁復程度卻絲毫不遜色。每個環節都要求極高,從選材到製作,鍛打、接合、淬火、回火等步驟都需精準把握。

英吉沙縣僑聯主席溫宏理解釋小刀製作中的高標準:「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講究火候。美味的飯菜需要經驗豐富的廚師,小刀的製作也是同理。」優質精鋼經過反復鍛打、淬火和雕刻,才能成為工藝精細、充滿民族特色的成品。非遺文化的傳承之所以珍貴,正因這些工藝需要極大的耐心,學徒需經過數年如一日的學習,耐心等待「開竅」的那一天。

而講解員對我們說,「這裏的刀匠都明白,漫長的學徒生涯會讓很多人退縮,許多人選擇了其他職業,未能繼承這項手藝。但好在英吉沙小刀用途廣泛,當地需求量大,因此慕名前來學習的人不少。這些年,胡甫爾·熱合曼收了超過20名徒弟,目前仍有8位在從事小刀工藝製作,他的下一代傳承人不愁了。」

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和山東援疆的支持下,英吉沙小刀的名氣也向內地市場拓展,線上線下的銷售額令人欣喜。

行走在小刀村,琳瑯滿目的小刀店鋪讓人目不暇接。走進刀王故居,更似踏入一段文化的長河。這裏的小刀承載著民族的智慧與靈魂,與我在瑞士見到的刀具截然不同。它們的鋒芒不僅在於刀刃的鋒利,更在於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人心馳神往。

我毫不猶豫地花費五百元購得兩把小刀,盡管購買過程繁瑣,卻絲毫無法掩蓋內心的歡喜。每一把小刀都仿佛在低語,訴說著匠人的故事與對傳統的堅守。

## 傳承與希望

保護非遺文化的道路並不平坦,但在這條絲綢之路上的千年小城,傳承與創新的故事正在書寫。每一件手工藝品如同璀璨的星星,照亮著這片土地,也照亮了我們的心靈。

在這個喀什的秋天,我感受到的不僅是文化的熏陶,更是來自這片土地的溫暖與希望。非遺文化的傳承故事仍在繼續,涓涓細流匯聚成中華文化的壯麗河山,永不停歇。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