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中華 | 僑鄉)百年跨海兩地書  一紙僑批家國情

中新社泉州9月11日電 (中新社記者 孫虹)“希望以年輕人喜愛的審美方式展示厚重的僑批歷史,讓僑批文化被更多人看見。”泉州市檔案館副館長陳若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今年6月,泉州市檔案館發佈僑批主題IP“阿批仔”和“小僑妹”,推出系列文創周邊產品。“阿批仔”頭戴斗笠,以穿梭於山海遞送僑批的批腳為原型;“小僑妹”頭頂簪花,以留守家鄉翹首期盼僑批的僑眷為原型。

 

僑批主題IP設計為僑眷“小僑妹”和批腳“阿批仔”。(泉州檔案館供圖)

僑批被國學大師饒宗頤讚譽為“僑史敦煌”。“僑批”源於閩南語,“批”即為“信”,是海外華僑華人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作為“信款合一”的特殊家書,僑批漂洋過海,承載著海外遊子對故里親朋的一片深情。

“僑批檔案是珍貴的民間草根文獻,也是華人社會的百科全書。”翻閱著多年來在各地搜集而來的僑批資料,僑批研究專家、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劉伯孳說,可以看到絕大多數僑批都是瑣碎的“報平安”,但正是這些平凡的故事,真實還原了當時華僑華人的社會百態。

“我君到番邦,批信常寄來。日夜心焦煩,月缺何時圓……”一曲《過番歌》,唱出了南洋華僑心中的濃濃鄉愁。歌中的“批信”即“僑批”,不僅是維系海外僑胞和國內僑眷的重要紐帶,也是僑鄉形成與發展重要的原動力。

泉州僑批館內展出的泉州僑批郵路圖。中新社記者 孫虹 攝

竪行書寫,措辭典雅,批封上地名人名大多以英文寫就。展開信紙,正文幾乎以中文鋪滿,字句間都是對遠方親人的牽掛與關懷。在劉伯孳看來,僑批記載的不祗是“雞毛蒜皮”的家事,更是海外歷史事件“軟話語”的傳述。

作為中國著名僑鄉,泉州是僑批的重要接收地。一百多年前,大量閩南人出洋前往東南亞的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謀生。在通訊閉塞的年代,華僑們唯有靠僑批傳遞平安音信、寄血汗錢回家。

在僑批中可以看到華僑華人身在異域打拼的艱辛。如菲律賓華僑施能杞在家書中所寫,“白金行初創,資金短絀;三餐飯粥自炊,十餘口伙食全月不過二十餘元。”

在僑批中可以看到在外華僑與國內愛人之間的情話與思念。菲律賓華僑謝徽泉寄給南安詩山妻子劉氏的信中,在開頭處直白表達思念:“劉氏愛卿,別經兩年,深為念想……”

在僑批中可以看到戰爭年代海外華僑心系家國的情誼。華僑蔡懷番和蔡懷紫堂兄弟合建宅邸“胸懷祖國”樓的經過,在其寄往家鄉晉江的批信中詳細記載,信中還交代在家鄉的妻子購買厝地以建房屋,後續又來信說明房屋建造細節,並附上平面設計圖紙。

泉州僑批館內展示的僑批信封正反面和信紙。中新社記者 孫虹 攝

“除家書或匯款功能外,僑批內蘊含的平民書法、古典書畫、信局戳記也成了華僑藝術的另一種展現。”劉伯孳感慨道,在多年走訪收集僑批的過程中,泉州不少華僑後代非常珍視家中的僑批,妥善細緻的保管,這讓我們非常感動,也方便留下影印資料,對僑批的系統研究大有幫助。

2013年,中國“僑批檔案——海外華僑銀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僑批及其相關的信局、僑厝等迎來了保護傳承的有利契機。而今,以僑批文化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不斷湧現,紀錄片、戲曲、歌劇等藝術形式生動再現僑批背後鮮為人知的歷史。

近年來,泉州市積極探索創新僑批活化利用,通過舉辦“世界記憶遺產·僑批”主題文學創作大賽、改造旅菲華僑陳光純故居為泉州僑批館、推出雙語《僑批》原創歌曲及MV、設計僑批護照及僑批主題文創產品等,讓僑批品牌建設呈現出新景象、新活力。(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