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暴的一天,悲慘的一年:巴以衝突的深刻反思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日子永遠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中。以色列即將於周一紀念哈馬斯恐怖武裝對其領土發動的史無前例的襲擊,這一事件不僅震驚了以色列,更引發了一場痛苦的加沙戰爭。這場戰爭至今仍在繼續,並且已演變為對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打擊,連帶著地區局勢逐漸失控,現在以色列更是將矛頭直指伊朗。這場沖突的深遠影響,將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拷問人類社會的良知與良善。

以色列在加沙走廊追剿哈馬斯武裝的軍事行動已近一周年,持續的狂轟濫炸在加沙造成數萬人喪生,居民區瓦礫遍地。攝於2024年9月23日。 AFP – OMAR AL-QATTAA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日子永遠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中。2023年10月7日,正是以色列即將紀念哈馬斯恐怖武裝對其領土發動的史無前例的襲擊一周年。這一天,對於以色列而言,是自1948年建國以來最致命的一天。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將在斯德羅特主持一個紀念儀式,而斯德羅特正是遭哈馬斯襲擊最嚴重的城鎮之一。

圖為哈瑪斯7日突擊以色列中南部,街上滿目瘡痍。(路透社)

根據以色列官方數據的統計,此次襲擊造成的死亡人數高達1205人,其中大多數是無辜的平民。此外,來自加沙地區的251名人質被劫持,至今一年過去,仍有97人被扣押,令人心痛的是,其中33人已被宣布死亡。2023年10月7日,從加沙潛入的哈馬斯突擊隊越過與以色列的防線,使用炸藥和推土機進入以色列南部,在基布茲、軍事基地以及新星音樂節現場無情地開槍殺戮。

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軍行動針對的不是黎巴嫩人民,而是真主黨。(社交網站截圖)

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幾小時後宣布國家“處於戰爭狀態”,並在隨後的講話中反復強調,決心要摧毀自2007年以來在加沙執政的哈馬斯。隨之而來的,則是以色列對加沙地區的持續大規模轟炸,並對地面部隊的進攻,導致這一地區幾乎化為廢墟。在這場戰爭中,240萬加沙居民幾乎全員經歷了至少一次流離失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隨之而來。聯合國認為可信的哈馬斯政府加沙衛生部數據顯示,至少有41825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其中絕大部分是平民。

然而,衝突並未就此止步。今年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約200枚導彈,這是伊朗在不到六個月內第二次針對以色列發動導彈攻擊。這次襲擊被德黑蘭視為對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上周在貝魯特遇刺以及哈馬斯前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耶7月在德黑蘭遇刺的報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聲明中稱,德黑蘭及其盟友,特別是哈馬斯和真主黨,在對以色列的戰爭中“絕不會退縮”。內塔尼亞胡對此做出回應,堅決表示以色列有權進行自衛,不會容忍伊朗的攻擊。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走廊一輛被摧毀的以軍坦克上揮舞巴勒斯坦旗幟慶祝。(美聯社)

在這一重大事件的背景下,法國媒對中東局勢普遍感到憂慮。法國《世界報》在一篇題為“10月7日:殘暴的一天,悲慘的一年”的社評中指出,哈馬斯的暴行將巴以衝突推進到一個新的激烈階段。以色列的反應不僅限於自衛,更是以無限制的報復形式摧毀了加沙,造成大量無辜平民的死傷。這種暴力行為無疑破壞了實現持久妥協的機會。

圖為支持巴勒斯坦的民眾在白宮外抗議。(路透社)

社評進一步揭示,以色列肆無忌憚的報復和拒絕停火的態度,使其在國際司法場合面臨與敵人哈馬斯相似的指控。在經歷了12個月的軍事行動後,這個以國際法為生存基石的國家如此選擇,實際上面臨著道義上的困境。以色列的戰略似乎是讓整個加沙地區成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以便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而這種做法並未減少以色列面臨的孤立威脅,反而使內塔尼亞胡的政策愈發孤立於國際輿論中。

回顧這一年的發展,我們不禁要問:在這場持續的暴力循環中,究竟是誰在付出慘重的代價?雙方的普通民眾,尤其是無辜的孩子和家庭,成為了戰爭機器下的犧牲品。無論是以色列的襲擊還是哈馬斯的反擊,底層百姓的生命與尊嚴被不斷剝奪,恐懼與悲痛在他們的生活中根深蒂固。這種不斷升級的暴力不僅消耗著人們的身體,也吞噬著無數個追求和平與安寧的夢想。

2023年7月11日以色列反擊哈瑪斯,對加薩走廊大規模空襲。(路透社)

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沖突不僅是軍事上的對抗,更是背後深層次的歷史恩怨與政治博弈。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兩個敵對方的較量,而是橫亘在中東地區的長期矛盾與不安全感的集中爆發。戰爭的背後是復雜的民族情結、土地爭端和宗教信仰的對立,而這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綜上所述,從長遠來看,普遍敵視的氣氛對任何國家都十分危險。技術優勢並非永恆,即便是最堅固的聯盟也可能瓦解。短期的勝利無助於創造一個持久的未來,且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長久承受戰爭狀態。面對這一嚴峻形勢,以色列需要傾聽真誠關心其長期存在的人,而非一味的抨擊。這樣的對話和妥協,將為實現和平提供必要的條件,而和平正是該地區共同未來不可或缺的基礎。

賈巴利亞難民營在以軍空襲中嚴重損毀,一片瓦礫,多人傷亡。(美聯社)

如今,以色列不僅要面對哈馬斯的威脅,還不得不考慮真主黨和伊朗的軍事壓力。戰爭的蔓延使得整個中東局勢愈發緊張,鄰國之間的微妙關系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變幻。地緣政治的棋局愈發復雜,任何一步錯誤的棋子都可能引發更大範圍的沖突,令無辜民眾再次遭受戰火的洗禮。

在這一悲慘的一年中,我們應當凝聚人心,共同呼喚和平的聲音。即使在如此黑暗的時刻,我們也希望每個受影響的家庭都能找到康復的希望。唯有拒絕仇恨,勇於接納彼此的不同,未來才有可能迎來真正的光明與安寧。希望人類能夠從歷史的教訓中汲取智慧,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這一輪循環,走向共同繁榮的未來。

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我們應當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將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手段?戰爭帶來的不僅是短期的勝利,更是深深的創傷與不可逆的毀滅。為了和平與和解,政治領袖們需以長遠的智慧與責任感,重塑對話與合作的基礎。

在這一悲慘的一年中,願我們能夠凝聚人心,共同呼喚和平的聲音。即使在如此黑暗的時刻,我們也希望每一個受影響的家庭都能找到康復的希望。只有當我們拒絕仇恨,勇於接納彼此的不同,才能在未來迎來真正的光明與安寧。希望人類能夠從歷史的教訓中汲取智慧,真正實現“以和為貴”的理念,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這一輪循環,走向共同繁榮的未來。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教授、雕塑家,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創辦人兼主席、香港《中華時報》和《中華新聞通訊社》創辦人、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香港美術學院院長、香港藝術研究院院長 世界監督學會會長)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