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莊長寬: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何以歷久彌新?

中新社海口11月25日電 題: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何以歷久彌新?
——專訪海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莊長寬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2024年11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海南三亞開幕。本屆運動會設有18個競賽項目和3大類表演項目,包括百步穿楊的射弩、“一葦渡江”的獨竹漂、花炮等。

在中國,這些原先局限於一個民族或一個地區的“特產”,如今已發展成為多民族喜愛的運動項目,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何以歷久彌新?海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莊長寬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具體闡釋。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有怎樣的悠久歷史?如何世代傳承?

莊長寬: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多起源於生產生活與軍事活動。各民族在長期漁獵、農耕、祭祀等活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這些項目往往與他們的生存技能、宗教信仰、娛樂需求等緊密相連。

先秦時期,部分少數民族的體育活動已具雛形,如鞦千、爬樹等,多與生產勞動緊密相連,古人也創作“舞”的運動形式來鍛煉筋骨。秦漢時期,民族融合促進了體育文化交流,一些少數民族參與蹴鞠、角抵等,這些活動廣泛開展,深受人們喜愛。三國至隋唐時期,軍事對峙促使統治者強兵重武,推動了少數民族騎射等武藝的發展。宋元明清時期,武術體系逐漸形成,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斷豐富發展,且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國各少數民族通過部落遷徙、貿易往來、戰爭等方式,促進了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與交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世代傳承,有口傳身授、民俗活動、宗教儀式、競技比賽等多種途徑。

少數民族的家族和部落中,傳統體育項目主要靠長輩對晚輩的口傳身授來傳承。例如,蒙古族的長輩會在日常放牧之餘講述摔跤比賽的禮儀和傳統,將摔跤技巧和規則傳授給年輕一代。這種傳承方式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得以延續。

少數民族的民俗節日和慶典,也是傳統體育項目傳承的重要載體。蒙古族人舉行的“那達慕”,元代時已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到清代逐步變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遊藝活動,沿襲至今。

中新社記者:為什麼說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見證中華文化多民族基因的“活化石”?

莊長寬:從起源角度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大多源於各民族的生產生活、軍事活動、宗教祭祀等場景。比如,蒙古族的賽馬起源於遊牧生活,是牧民挑選良馬、展示騎術的方式;滿族的珍珠球最初與滿族先民在江河採珠的勞作場景有關。這些體育項目承載著各民族特定歷史時期的生產方式記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

從傳承方面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通過口傳心授、家族傳承、節日慶典等方式代代相傳,保證了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續,其規則、儀式等保留了民族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還是民族融合的見證,如摔跤在蒙古族、滿族等多個民族中都有,各有特色。

從文化內涵看,體育項目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符號,它們記錄各民族的精神氣質、風俗習慣、審美觀念等諸多文化元素,見證了中華文化多民族基因,如藏族的馬術表演,騎手的服飾、動作及比賽儀式等都具有文化意義。

從項目特點看,各項目也體現了不同民族特色。例如,花炮流行於廣西、貴州、雲南、湖南等地,是侗族等民族的傳統項目;珍珠球源於長白山以北、黑龍江中上游、烏蘇里江流域,其競賽過程和器具使用體現了滿族的漁獵文化特色;攀椰流行於海南和廣東、廣西、雲南的部分地區,主要模仿當地人爬樹摘椰子的生活場景。

中新社記者: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何以歷久彌新?

莊長寬: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承載著各民族的歷史、文化、信仰和價值觀,通過代代相傳,強化了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國家和民眾越來越重視傳統體育項目、發掘和弘揚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

中國政府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提供經費保障,舉辦大型賽事,推動了項目挖掘、整理、推廣和普及,促進其發展,鼓勵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活動,為其長遠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健身和娛樂功能,可滿足人們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的需求,適應了現代人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各民族體育工作者也對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作出改善,一方面,對傳統項目進行規則、形式等方面的創新,如融入現代音樂、燈光等元素,開發新的競技模式;另一方面,與現代體育、文化、旅遊等產業融合,打造民族傳統體育品牌,拓展了發展空間,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

當前,中國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平台支持。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受到社會各界重視,為其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同時,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的融合發展,也為其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全球化的發展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體育文化交流合作,吸收借鑒先進的發展經驗。

中新社記者:如何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持續發展?

莊長寬:要實現這個目標,需從以下幾個方向努力。

推動創新發展。組織專家團隊對傳統體育活動進行科學研究,在保留文化內涵和傳統規則基礎上,調整和創新訓練方法、活動形式等,使其更符合現代社會需求和審美。

打造品牌賽事。深入挖掘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獨特價值,構建區域性文化交流平台,整合資源,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民族傳統體育品牌。

促進文化交流。充分發揮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等平台的作用,加強各民族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增進瞭解與認同;開展跨地區、跨民族的傳統體育交流活動,促進文化融合與共同發展。

融合產業發展。推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與文化、旅遊、體育等產業融合,開發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旅遊產品、文化創意產品等,拓展傳統體育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價值。

培養傳承人才。通過舉辦培訓班、傳承人工作室等方式,培養專業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文化傳承者等,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持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利用現代傳播手段,如社交媒體、網絡直播、短視頻等,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