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香飄,歲月輕吟燒鵝情

今天下午,我踏離了香港那濃厚的耶誕節日氣氛,懷著激動的心情,從西九龍乘上高鐵,向虎門進發,借此機會,漫遊至大嶺山,為明天在嶺上美術館舉行的“本心懷德”郭紹綱捐贈書法力作盛典做準備。對於我來說,郭老不僅是一位尊敬的師長,更是我心中一位亦師亦友的良師。明天,我還將代表於今年六月底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組委會”,頒發“終身成就獎”給郭紹綱教授,因他未能親臨現場,為此此次盛典尤顯特別。

下午的天氣稍顯涼意,雖然天空也不見陽光,但我剛到大嶺山圖書館,見到熱情如火的當地幹部,以及好友、收藏家老溫的身影,心中的遺憾瞬間煙消雲散。他們熱情地提起當地的美食,荔枝柴燒鵝,那可是世人尋味已久的佳餚。

大嶺山素有“荔枝之鄉”的美譽,漫山遍野的荔枝木,正是燒制鵝肉的絕佳材料。晚餐的主菜正是一只經過精心準備的燒鵝。

耳邊響起了關於這道美食的故事:在燒制之前,專注的師傅用刀劃開一條細口,掏淨內臟,將蒜蓉、八角、油鹽糖和五香粉小心翼翼地塞入鵝體內部。這裏每家都有自己的獨門秘方,這種傳統的製作工藝,承載了無數的家庭記憶。

待到填料完畢,鵝身用鐵絲紮緊,掛在通風處稍作晾曬。在大嶺山,許多傳統人家都會有一個小瓦甏的燒鵝爐,瓦甏不僅能保持溫度,更能防止那幽幽的荔枝柴香氣散失。生火所用的荔枝柴,雖然不易點燃,卻因其堅硬耐燒,煙少火旺,所散發的清香,恰如其分地為燒鵝增添了獨特的果香,調料的精華也在鵝肉中悄然翻滾。

當那只被荔枝木香包裹的燒鵝端上桌,切開時滿滿的汁水迸發而出,香氣彌漫,立刻俘獲了我們的味蕾。“燒鵝一定要趁熱吃。”老溫提醒道。熱騰騰的鵝肉表面泛著油光,紅棕的色澤令人食指大動,鵝皮下那豐盈的脂肪,一咬入嘴,油脂的香氣瞬間湧入心頭。

我輕輕咬下一口,荔枝木的香氣如微風拂面,穿梭在舌尖與味蕾之間,那是怎樣的特別風味,何等滿足的體驗。每一次咀嚼,都是對歲月的回味,對生活的感恩。而提到燒鵝,東莞人的臉上總會自然而然地浮起笑容。這裏的燒鵝千千萬,唯有自己的心中第一名,才是皆大歡喜的溫馨。

在這一片荔枝木香中,我的心也隨之溫柔,期待著明日盛典上那份屬於藝術與情誼的交融。清風徐來,一切似乎在這一刻都和諧共鳴,美好無比。

2024.12.25夜於東莞松山湖迎賓館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雕塑家,中華時報傳媒集團的創辦人。他曾創辦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以及香港的《中華時報》和《中華新聞社》。現任香港美術學院及香港藝術研究院的教授與院長,同時擔任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的主席和世界監督學會的會長。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