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王震華:揭秘榫卯千變萬化的內裡乾坤

中新社上海1月9日電 題:揭秘榫卯千變萬化的內裡乾坤

——專訪微縮古建築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震華

作者 李姝徵 任新月

榫卯是傳統的中國木工技藝。一榫一卯,看似簡單,卻千變萬化、屹立不倒,是力與美的統一,蘊含著中國人深邃的哲學思想。近年來,借由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中國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走紅”海外,引發大量關注,榫卯營造就是其中之一。撐起廣廈千萬間的榫卯,如何搭起傳播中華文化的“橋樑”?微縮古建築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震華,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為何對榫卯技藝情有獨鍾?

王震華:1958年,我出生在上海農村。16歲時,拜了一位80歲的老木匠為師,主要學習古建築修復。這段經歷,讓我對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但因為恐高最終沒能從事古建築修復。在跟隨這位老木匠學習的短暫過程中,他向我傳授了一些木工口訣,即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的“心法”,如“一寸放二分”“方五斜七,尺頭上加一”。

後來我上了技校、大專,畢業後一直從事工程技術工作。回望與榫卯結緣的50多年,前40年間我習得的專業技能和工程理念,都為我在退休後運用榫卯技藝製作微縮古建築打下了基礎。

1982年,我覓到一本梁思成先生所著的《清式營造則例》,真是愛不釋手。梁先生的著作理論扎實深厚,語言凝縮簡練,當時我似懂非懂,卻是常讀常新。尤其在我著手製作微縮古建築後,再研讀《清式營造則例》,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

很多人將榫卯概括為“凹凸”,這是將榫卯扁平化理解了。我理解的榫卯,是中國傳統的工程技術系統,也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其中更蘊含著濃厚的中國哲學思想,靈活多變、因地制宜。

傳承榫卯技藝,關鍵在於掌握這套工程技術系統和思維方式。非窮舉式地記錄下古往今來的所有榫卯結構圖例——古代匠人在製作物品、營造建築時給出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學習瞭解,但不能單純地照本宣科、按圖索驥。對於當時當下的問題,需要運用榫卯的“思維方式”,創造性地給出自己的答案,這樣傳承的榫卯技藝才算“形神兼備”。

 

中新社記者:您的三件微縮古建築營造作品分別是祈年殿、趙州橋和岳陽樓,為何選擇這三座建築?

王震華:選擇這三座古代建築進行微縮營造,有文化意義上的考量。從微縮古建築營造技藝的角度來看,這三座古代建築也各有側重。

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築僅存的一例。內殿有4根鑽金柱、8根童柱和額枋、扒梁。為擴大建築內部空間、營造寬闊恢弘的視覺效果,內殿祗有4根柱子是從底到上用於支撐上層屋檐,而減去了其餘8根柱子。這運用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減柱法”。

2010年,我按照1比81的比例,花費五年時間,營造了微縮版的祈年殿。這件作品總共有7108個零件,最小零件的寬度祗有1.5毫米。祈年殿是我第一次真正將榫卯技藝和對中國古代建築的理解運用到“實戰”之中。

王震華的首件微縮營造作品祈年殿。 任新月 攝

 

接下來,我按照1比50的比例,花了兩年時間,營造了微縮版的趙州橋。在這件作品中,我想體現榫卯在力學結構上的運用。微縮營造版的趙州橋,總共用了7169個零件,包含12組魯班鎖,搭建完成後可承受60斤的靜態壓力。

現在,我正在營造微縮版的岳陽樓。岳陽樓的三層飛檐斗拱美輪美奐,我希望用榫卯技藝使其復現。

要營造全榫卯的微縮建築,關鍵在於用榫卯結構重新設計建築,考驗的是設計者對榫卯結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榫卯的連接結構是“活”的,做出來的微縮建築可反復拆裝,又能體現原建築的特點。

例如,微縮版本的祈年殿依靠榫卯之間的空隙作為地震時的延時緩沖,體現了祈年殿原本具有的抗震效果。微縮版本的趙州橋,運用了魯班鎖這一特殊的榫卯構造,體現了榫卯在力學結構上的運用;通過基礎結構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錯位搭建,使橋身在承載時均勻受力。

在“實戰”中,我常常想起年少拜師的老木匠傳授的木工技藝“心法”。為何要“一寸放二分”?這是兼顧木材膨脹系數和木材摩擦系數的長期經驗總結。

也是在“實戰”中,我才真正領悟梁思成先生在《清式營造則例》一書中所總結的“中國建築之美”——在於“其輪廓的和諧”和“權衡的俊秀偉麗”。我從中領會了中國古代建築師是如何依靠一卯一榫之間的“權衡”,來成就建築“俊、秀、偉、麗”的不同風貌。

微縮營造版的趙州橋。 任新月 攝

 

中新社記者:您認為榫卯包含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應如何理解這句話?

王震華:我將榫卯技藝總結為6個字,即:錯位、限位、避讓。利用這些理念,實現榫卯之間的結構鎖定,在方寸之間求“和”。榫卯的“活”性,既體現在榫與卯之間的縫隙,也體現在用榫卯解決工程問題時的靈活多變。

中國傳統建築是“牢而不固”的,縫隙是建築的“氣口”:倘若地震來臨,依靠縫隙,榫卯結構的建築層層搖動,將力均勻卸去——這是一種通過結構和構件自身具有的延時、耗能性,以抵禦地震的延時抗震設計。要造出這樣的建築,僅僅照本宣科、按圖索驥是不行的。營造規矩是設法度,但設計者要根據建築的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建築功能,實現因地制宜、順勢而為。

榫和卯的形式是按需體現的,幾千年的榫卯發展史,你避我讓的百變結構匯成榫卯的“大海”。榫卯之間的連接方式有點像漢字:筆畫間除了左右結構連接,還有上下結構連接。用榫卯構成的中國古建築,如同漢字構成那樣自然。

錯位、限位、避讓,也體現在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之中。避讓,是對非關鍵問題不妨退讓一步,給他人空間;限位,是對原則性問題的堅守;錯位,是從不同角度出發,爭取達成“雙贏”。堅守原則、靈活應對、牢而不固,方能和而不同。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榫卯營造為何能引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的共同興趣?

王震華:第一件微縮古建築營造作品祈年殿獲2016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會金獎後,我多次受邀赴日本舉辦講座,他們對中國榫卯營造的濃厚興趣由來已久。

學習榫卯營造,需要對中國的文化有所瞭解,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進入“角色”,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榫卯絕不祗是零件,它是一套指導人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論。這套方法論是中國幾千年來積累而成的工程技術,要瞭解中國古建築,要有理論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等專業基礎,更需要從美學的角度去揣摩和欣賞。

“閱讀”中國的古建築,可以瞭解什麼是道法自然。也正是這種自然、簡潔、高效和智慧之美,能够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產生持久的吸引力。

微縮版祈年殿內長度不足一指的“窗”,能輕易拆成小零件。 任新月 攝

 

中新社記者:傳承榫卯營造技藝,有哪些“發力點”?

王震華:學習榫卯營造技藝並不容易,需要傳承者既具備高級技工技術,懂工程學理論,還要領會中國思想的“個中三昧”。

榫卯營造技藝的傳承,關鍵在於榫卯的思維方法能否繼續傳承和發揚。單靠傳統師承式的方式遠遠不够,因此,我也藉助網絡平台,開設了一系列榫卯營造技藝的網課,將我50多年來的心得體會傳播給更多感興趣的人。

榫卯技藝應與時俱進,運用到更廣泛的場景中。如果某一天,這套思維方式能切實廣泛地解決當今人們所遇到的工程問題,榫卯才算重新“活”過來了。

榫卯營造技藝有兩條“腿”,分別是“傳承”和“活化”。今天,榫卯營造技藝要找到新的土壤,扎根、開花、結果。(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