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2月12日訊)以下是今日(二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署理保安局局長卓孝業的答覆:
問題:
據報,近日發生多宗市民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並且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個案(被誘騙及禁錮個案)。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兩年,每月政府接獲懷疑被誘騙及禁錮個案的宗數,以及每宗個案的以下資料:涉及國家;被誘騙及成功被救分別的人數;被禁錮最長時數;相關個案中被捕、被起訴及成功定罪分別的人數;及被定罪人士的判罰;
(二)鑑於據報,早前保安局專責小組在泰國與相關執法部門官員會晤,就進一步加強合作打擊電訊網絡詐騙、人口販運等跨境犯罪問題交換意見,政府有何計劃加強與區內其他執法部門的協作,包括合作執法及互換信息等;及
(三)鑑於騙徒的誘騙方式不斷轉變,政府有否計劃針對騙徒的最新手法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以令市民加強防範及提高警覺;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保安局一直高度重視有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個案,並二○二二年八月成立專責小組協調相關執法部門(包括香港警務處(警務處)和入境事務處(入境處))就有關個案的跟進工作,為求助人士提供一切可行的協助。
自二○二四年第二季開始,港人懷疑被誘騙到東南亞國家被禁錮從事非法工作的情況有死灰復燃的跡象。鑑於近期事態發展,我於上月率領來自保安局、警務處和入境處的專責小組成員前往泰國曼谷,與泰國總理主持的打擊販運人口活動委員會的成員、泰國司法部部長塔威及其轄下的執法部門首長,以及泰國國家警察等高層官員會面,進一步跟進相關個案。
專責小組與泰國當局反映有關港人求助個案的情況,交換情報及商討加強協作,盡力協助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泰國當局高度重視相關求助個案的情況,並作出積極回應,亦表示將進一步加強防範和打擊跨國犯罪,並就雙方進一步合作,加強溝通,共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人口販運等跨境犯罪問題交換意見。
保安局並於上月下旬再派出專責小組成員到泰國與不同單位協調,並與泰國國家警察轄下的泰國移民局副局長潘塔納,以及泰國司法部轄下專責特別調查及專責打擊人口販運的部門首長開會,安排獲救港人盡快回港,並繼續協助積極跟進所有仍未返港的相關求助個案,全力爭取他們盡快返回香港。
就容海恩議員的提問,我現回覆如下:
(一)執法部門在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一月,共接獲28宗(每宗個案涉及一名受害人)涉及港人在東南亞國家聲稱被禁錮而無法離開當地的求助個案,當中19人已回港。就餘下九人,我們相信八人在緬甸、一人在柬埔寨,專責小組會繼續致力跟進,為求助人及其家屬提供適切可行的協助。執法部門按月接獲的相關求助個案宗數、涉及國家及已回港人數分項數字載於附件。
至於在本港方面,在二○二三年至二○二五年一月,警務處就此類誘騙受害人到東南亞國家從事非法工作的騙案共拘捕11人,涉嫌串謀詐騙、洗黑錢、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物等罪行。此外,在同一段期間,有兩名在二○二二年被捕的人士被起訴串謀詐騙並罪成,分別被判36個月及56個月監禁刑期。
(二)繼我於上月率領來自保安局、警務處和入境處的專責小組成員前往泰國曼谷,與泰國當局會面後,專責小組與泰國相關部門已建立直接聯繫,加強日後溝通及情報交換,相信能更有效地跟進求助個案。入境處亦會繼續與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及國家駐當地使領館保持緊密聯繫,積極跟進相關求助個案。
同時,保安局局長亦於上月中旬與泰國、緬甸和柬埔寨駐港總領事會面,就事件交換意見和分享資料,並商討加強日後的跟進工作。保安局在會面中得到總領事的正面回應,各方均期望能夠盡力協助更多求助港人盡快安全回港。
(三)警務處自二○二二年起,已留意到相關騙案的手法,並開始透過不同渠道及平台播放防騙短片,提醒市民有關騙案的手法、提高警惕,以免誤墮騙局。針對最近的案件,政府會繼續加強宣傳工作,例如利用社交平台作呼籲、在香港國際機場離港層向出發往泰國、緬甸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旅客派發防騙宣傳單張,以及透過媒體報道等。針對有案件的疑犯是在酒吧或娛樂場所結識受害人,警務處亦派員到各酒吧區或娛樂場所派發傳單。
此外,鑑於近期事態發展,保安局經檢視相關國家的最新情況後,已於上月十七日提升對緬甸東南部地區(包括妙瓦底縣、帕本縣、帕安縣和高格力縣)的外遊警示級別至紅色,而緬甸其他地區則維持黃色外遊警示。保安局亦已於同日更新外遊警示網頁內有關柬埔寨的附加資料,提醒市民提防海外工作騙案。保安局於外遊警示制度網頁的「其他資訊」中亦已加入提防海外工作騙案的資訊,呼籲市民切勿輕易相信網上的招聘廣告或留言,並對聲稱能「賺快錢」的途徑,以及不拘學歷或工作經驗但報酬異常優厚的職位有所警惕。
多謝主席。
來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