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文舟
觀止茶葉,直播走出新銷路
今年39歲的觀止茶葉的負責人王順軍,算得上鳳慶縣茶從業行業年輕的一代。有想法有思路,更重要的是敢於將想法變成行動。
2005年到昆明推銷茶葉,2006年回到老家鳳慶勐佑安街做茶,再到2013年創建觀止茶業,都在茶葉的生產銷售的諸多環節裏,不停地摸爬滾打。2013年創辦了“觀止茶業”品牌,主推傳統的滇紅茶製作的“炭焙紅茶”。十多年過去了,生意不冷不熱,說不上好與不好,用他的話說叫“勉強堅持”。然而隨著家裏的開支增大,再繼續不溫不火的傳統“炭焙紅茶”,生意難以為繼。2023年春茶開秤時,王順軍家裏來了一些搞網路直播的,其中有幾人在省內還算小有名氣,當他們看到王順軍的“炭焙紅茶”複雜的製作工藝,覺得這是一個大賣點,看在王順軍人老實待人真誠的份上,就直接給他進行了直播示範,並親自教會他實現直播帶貨。
開始的時候,王順軍並不看好直播的做法,在他的印象裏,直播賣茶都是些歪貨,九元九包郵的事件不斷發酵,最終成為網路直播帶貨的代名詞,而王順軍所做的是傳統製作的紅茶,其成本較高,無法成為直播間裏隨意甩賣的東西,為此,他心存疑慮,不甘與之這伍。然而,接下來的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時,他這才硬著頭皮走進直播間,以鳳慶普通話十分憋屈地將自己的茶產品推薦出去。為了讓自己直播帶貨能力上一個臺階,王順軍先後到上海、昆明、麗江等地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工,2024年春茶結束,依靠網路直播,他的茶也賣得差不多了。
坐在觀止茶葉直播室,王順軍接受了我的採訪,想不到時隔一年,這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輕人,對茶葉直播已經有了新的認識。他說,“茶葉本身的特點則是社交性強、日常飲用和品種繁多。從這些方面來看,茶葉直播間無疑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想想這些年在直播路上的不斷探索,王順軍回憶了自己的創業歷程。最初,一部先進的手機拿在手上,只發揮過接打電話的功用,但他沒有畏葸不前,先後參加省市縣有關部門舉辦的網路行銷培訓,私下專門請教本地做直播的同仁,然後,這些都只能解決“技術”層面的事情,做直播除了要熟練掌握茶學基本功,還要練就很好的話術,才能將自己下了不少功夫的茶產品推介出去,找到受眾。為此,他準備了兩年,直到2023年初,王順軍才第一次試播,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進直播間的除了閒逛的老人,根本就沒有什麼實在客戶,這一播簡直就給他潑了一瓢冷水。
王順軍沒有被困難打倒,他又用了半年時間,第二次打直播。他通過生動的講解和互動,將自己炭焙紅茶的獨特之處傳達給觀眾,以貼近目標用戶的氛圍,在室內室外,甚至野外的茶園,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展示茶葉,讓觀眾感受到茶葉的自然之美。尤其是利用生產車間,將炭焙的每一個細節展示給客戶,讓觀眾產生共鳴,從而讓好奇與欲望變成購買的衝動。王順軍在直播過程中,通過互動造夢的方式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比如講述一個關於茶葉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茶葉的創意使用方法,讓觀眾感受到茶葉帶來的美好體驗。對於高客單的茶葉產品,主播可以更多地介紹茶葉的品質、口感、包裝等細節,讓觀眾感受到產品的獨特價值。同時,可以通過一些優惠活動或者限量銷售的方式,增加產品的吸引力。當然,這些技能地運用其背後是強大的基礎。
一是原料基礎好。自家近百畝的茶園,自然生態良好,有理想的光照與充沛的雨量,加上土壤特有的有機質,出品的茶味道醇花香濃郁回甘好。除了自家茶園,王順軍所收購的茶葉選地塊選樹齡選風向陽光,在鳳慶豐富的古茶樹資源裏,他對原料把探十分嚴格,不讓一斤不合格的茶青入廠。在保證茶葉鮮葉原料品質的基礎上,觀止茶業在茶葉加工製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單獨採摘、單獨製作”等高標準來完成的。有一些茶客會到茶山,親自參與到產品加工製作中,如若茶客不能到場,觀止茶業也會全程視頻錄製,讓茶客安心踏實。茶客給王順軍的評價就是“實在”,茶品亦如人品,讓人踏踏實實、放放心心。
-34_副本-1024x683.jpg)
二是制茶技術過硬。觀止茶業的“炭焙紅茶”已經獨具自己特色,製作規範已經精細到每一個工序,已自成體系。嚴格的工藝,是讓消費者信任的產品基石。每一批茶產品的生產,從鮮葉萎凋、揉撚、發酵、到乾燥,歷經30多個小時,一批接著一批,連軸運轉,有時鮮葉下樹得多,會整日無休。父親王鳳良雖然退居二線,但在制茶時,他會到車間檢查指導萎凋程度,揉撚程度、萎凋程度、烘焙時間,每一個細節嚴格把關。

王順軍接受了關於直播理念、資源、品牌和行銷包裝等方面的全面培訓。同時,基地還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培育出一批傑出的電商運營直播人才。他們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更推動了普安茶葉品牌的廣泛認知。今年,觀止茶葉的網路銷售額已接近100萬元。除了直播銷售茶葉,觀止茶葉還拓展了生鮮水果農產品的業務,如火腿、蜂蜜以及雞樅等,這些產品深受上海、浙江、廣東等地顧客的喜愛,回頭客也很多。
蒲門茶葉,直播解困局 網路助業興
2010年成立鳳慶縣蒲門農特產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註冊成為鳳慶縣蒲門茶業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更名為雲南鳳慶蒲門茶業有限公司,目前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科研、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型企業。公司組織架構完善,下設科研部、行銷部、質檢部、物流中心、督察中心等高素質部門,技術實力雄厚。公司主要以紅茶、綠茶、普洱茶三大茶類系列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按照國際GMP理念,通過國際生產標準和品質標準接軌的現代智能化生產線,從原料入庫到產品輸出,都經過了嚴格的檢驗程式。然而,隨著市場竟爭越來越激烈,公司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銷售嚴重下滑,實體讓生意難做,經過反復思考,最終公司引入茶葉直播帶貨,既做好線下的經營,也對線上經營進行全方位佈局。從2024年開始,電商直播不僅讓蒲門茶業有限公司的農產品得以走出鄉村,進入城市市場,更吸引了大批線上粉絲前來體驗採茶、制茶和品茶的樂趣,從而推動了茶旅融合的發展。
公司董事長楊家全表示,未來直播產品將進一步延伸至茶文化產品、茶美食以及民宿等領域,以促進旅遊產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當公司面臨線下經營困難時,公司負責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順勢而為,做茶葉直播。然而,公司人手本來就很少,能做網路直播的人更是難找。但楊家全相信,只有順應時代發展,才能走出困局,於是他決定任用公司員工,投身於電商行業,經過專業培訓和實操後,讓其成為帶貨主播,通過組建專業電商運營團隊,建立了成熟的運營體系,進一步推動了產品的銷售和產業的發展。經過兩年的學習和實踐,成功從電商幕後經營者轉型為網路帶貨主播。組建了一個直播團隊,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將深山裏的產品銷售到了全國各地乃至國外,直播銷量持續攀升。
楊家全介紹,搭建電商直播平臺的初衷在於通過直播帶貨,以點帶面地促進產業發展。基於當前的直播銷售情況,公司將經營模式改為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公司運營的直播間在視頻號、抖音、淘寶、天貓、京東、小程式等平臺多管道拓展,直播場景也日益多元化,從單一的直播間擴展到茶園、茶企以及與茶有關的許多活動等實地場景。這種身臨其境的直播體驗不僅吸引了眾多觀眾,更推動了銷售業績的持續攀升,僅開播一個月,銷售額便已突破13萬元。首先,公司要求公司每個員工都將輪流進入直播間,大力宣傳本土文化和產業。其次,公司還將邀請知名網紅達人,通過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大規模的產品,以銷定產的策略將助力產業的健康發展。最後,電商人才的培養也是公司的重點工作。只有源源不斷地培養更多電商人才,才能有效地推動鳳慶茶產業復興的戰略。

直播不可能一帆風順,楊家全說:“一想到那個掛在懸崖上的團結村,就忘不了村民們每次見到時渴望的眼神。就想到那段掛在懸崖上的22公里土路,別說外地司機,就是本地駕駛員過這段路都是提心吊膽。團結丫口村有18戶人家,除了兩戶姓熊,其他全姓蔡,兩百多年前從昌寧遷徙至此。兩百多年來,人們在這裏繁衍生息。2016年,鳳慶縣蒲門茶業公司老闆楊家全在進行古樹茶資源考察時得知,團結丫口村的古樹茶資源面積雖然不大,但資源優勢且千年以上的古樹茶占到總面積的20%以上,團結丫口古茶樹群落樹齡長久,其中千年以上樹齡14棵,500-800年樹齡約1300棵,這裏的每一棵古茶樹都是一座活生生的歷史豐碑,承載著古老的記憶和智慧。
蒲門茶業直播的成功,有許多因素,但實力不容小覷。公司與南京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西南林業大學、滇西科技師範學院等院校合作,建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和專家工作站,進行產品研發和品質把控。團結基地有十多個茶葉樹種,才能誕生口感甘甜,茶味悠轉綿長,香味清新,梔子花香濃郁,口感豐富且經久耐泡的好茶。公司於2021年4月和2024年4月申請通過“團結丫口”商標註冊第30類,茶葉所有類別。在此期間,蒲門茶業團結丫口獲得了諸多榮譽,分別有:2017年團結丫口《第十二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特等獎》,2018年“滇紅杯”名優茶評比大賽團結丫口——金獎,團結丫口——《2023年度雲南普洱茶生茶最佳品質獎》等榮譽。團結丫口上市至今,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目前團結丫口市場價值較高,在2022年最貴十大名山頭茶排名中團結丫口排第六名,2024年最貴十大名山頭茶團結丫口排名第四,團結丫口在名山普洱茶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直播行業可能會經歷一到兩年的過渡期,之後每個寨子都會有品牌化經營的趨勢。這種行業的轉變體現了商業業態的變化,未來將沒有中間商,只有中間服務商。茶農就像工廠一樣,顧客只需要一個服務商,產品通過自己的管道採購。這種商業模式的變化適用於任何一個行業。
雲縣“布家小院”:助農直播播出深山茶葉大市場
,摄影许文舟-1024x704.jpg)
一根網線、一部手機,打開了雲縣白鶯山古樹茶走出深山的大門;一個小院、一家老小,憑著執著的堅守和誠信經營,把“白鶯山”茶品牌鏈接進了廣闊的國內外大市場。
“進入直播間的朋友們,我手中這款來自雲縣白鶯山的古樹茶茶湯清亮晶瑩、輕嗅花果香味、入口生津甘甜、回味淡雅清新……”走進雲縣“布家小院”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負責人布竹女士每天都會擠出時間,化身主播,走進“助農直播間”,以誠實守信之舉,聲情並茂地講解白鶯山古樹茶。
一天不少於兩個小時的直播活動,讓身弱體瘦的布竹女士有時會感到力不從心。在高強度的直播中,有時,作為老茶人、布竹的父親布越軍先生也會親自助陣,在直播間用地方“普通話”深情講解白鶯山的青山綠水,介紹誠實守信的制茶工藝。布竹的丈夫負責直播後臺,布竹的媽媽保障後勤,可謂一家老小齊上陣。“我們這樣辛苦,不為別的,只為讓家鄉的茶葉走出大山,只為讓家鄉的父老鄉親多一份增收的希望。”返鄉創業的布竹雖然疲累,但一直堅持著。憑著反哺家鄉的情節,憑著為農助農的韌勁和熱情,布竹不斷學習網路直播知識,天道酬勤,隨著對網路的熟悉,助農直播間的人氣也越來越旺,銷售額逐月攀升,讓山裏的茶農有了穩定持續的增收。“小布用手機給我們傳出了大資訊,給我們的茶葉找到了好出處,這個娃娃為山裏的老百姓辦了件實實在在的好事。”白鶯山的老茶農施仕典不無感慨。
助農直播間的熱播,歸根結底還得靠廣大顧客對茶葉品質的認可。這就不得不提地處瀾滄江中下游西岸的雲南雲縣漫灣鎮白鶯山。這座因常年有白雲繚繞、鶯鳥棲息而得名的大山根植著千年的中華文明,這裏的每一片茶葉都在飄散著悠久的茶文化歷史。置身廣袤的茶林,透過古茶樹青苔斑駁的印跡,一頁頁茶樹演化自然史徐徐展現於眼前。
,摄影许文舟-1024x683.jpg)
白鶯山古茶園面積56004畝,僅核心茶園面積就達12400多畝,古茶樹數總量超過200萬株。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二嘎子”茶王,樹齡達2800多年。白鶯山茶樹種質多樣化特徵代表了茶樹特殊的馴化和栽培方式,茶樹既有“小片叢生、單株獨生”,又有“茶林混生”,充分顯示了茶樹從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進化過程,是茶葉栽培史的縮影,是世界茶樹基因庫、茶樹起源進化的“活化石”,被中外專家譽為“茶樹演化自然博物館”,也成為最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遺產。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古樹茶資源,如今,白鶯山上萌生了眾多初、精製茶葉生產企業,雲縣“布家小院”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應運而生,成為白鶯山制茶企業的佼佼者。多年來,作為精製茶葉生產企業“布家小院”在創始人布越軍先生和總經理布竹女士的帶領下,始終堅持誠信收購鮮葉、用心精製茶品,贏得了茶農、茶商的信賴和認可,既帶動了當地群眾實現了持續增收,也讓“白鶯山”這個品牌逐漸享譽國內外,其茶品不僅銷往廣東、湖南、山東等省份,部分定制茶品還遠銷新加坡、韓國等地。同時,公司勇於擔當,聯農帶農865戶,涉及漫灣鎮白鶯山片區5個村委會,擁有茶葉基地3060畝。其中,利益聯結茶農茶園基地1560畝,有機茶認證基地1000畝,生態古茶園500畝。公司以茶葉精深加工、銷售為主,年生產能力達400餘噸,產品遠銷省內外,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000餘萬元。如今,誠信經營的“布家小院”在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為提升雲縣白鶯山原生態茶葉品牌影響力,扎實做好服務鄉村振興工作,近年來,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的布竹,帶著鄉親們的殷殷囑託,接過父親的小作坊,一步一個腳印繼續做強做大“布家小院”品牌的同時,探索優化全產業鏈惠農直播服務模式,多管道對接產銷,助力白鶯山高品質的茶品搭乘電商快車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賦能鄉村振興。
助農直播一路走來,布竹經歷了一開始的緊張、無話可講,沒有記憶點等難題,但她還是認准目標,堅持了下來。在不斷的學習摸索中,布竹也克服了微妙的心理阻力,在觀眾面前變得坦然,一一解答著客人的提問,甚至是刁鑽的要求,她也會爽朗地面對,再也不像最初走進直播間那種緊張,突兀。同時,白鶯山高品質的茶葉產品逐漸被廣大顧客認可,直播間的流量、銷量也在逐日逐月攀升。
誠實守信、談吐優雅間,布竹在激烈竟爭的市場中,把助農直播間弄得風生水起。“茶企一頭連著茶農,一頭連著市場,只有心存感恩、善良和敬畏,增強社會責任感,方得始終。”所遇皆美好,布竹內心充滿自信、豁達和進取。
拉祜女孩娜體的直播生活
走進臨滄市臨翔區雅咪茶行,拉祜族女孩娜體正在直播。我只好在茶馬古鎮轉悠,一直等到她下播。娜體很忙,下播之後,又得趕著發貨。報上我的姓名,想不到她倒也熟識,說是抖音裏常看到我采風的身影,於是她便把手頭的事交待給家人,一邊喝茶一邊與我聊起來。

最初是好奇心,讓我也試著開始直播。結果呢,花費時間與精力,卻遭遇冷場。我可不是來互聯網上玩的,我家的茶葉必須賣掉,兩個孩子上學的開支,一家老小的生活,都渴望從一片茶葉裏面賺取,眼看進來直播間的都是些“瞎逛”的人,一度想過不做,但線下的市場不說大家也清楚,根本也無法做順溜,於是停播了近半年時間,我悄無聲息地再次打開直播。
這是一年前的春上,趁茶葉還沒發,我又蠢蠢欲動起來。老公看著我收拾打扮了好一陣子,還想著是去鄰村做客,結果那一天開播,居然賣出我人生的第一單茶葉。數量只有一公斤,價格也是最低價,發完貨,我卻像發了大財一般,趕緊將這個消息告訴去拉貨的老公。後來,又進行了將近半年的直播,事情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順利,有單,但份額太小,放棄又覺得於心不忍。直播是個看著熱鬧光鮮,但其實專業壁壘非常高的新行業。那賣茶呢?茶又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門類,雙專業門類的一個行當。好幹,鬼才信。但不好幹,豈不也是機會,畢竟競爭壓力也小。好在,茶原料是我家自己茶園裏來的,制茶也是我們一家共同操弄,憑這兩點,漸漸的客戶多起來。茶葉直播也從室內轉向室外,轉到一棵古茶樹下,轉到生產車間,轉到茶農勞動的場景。再一個就是我對茶的喜歡,我研究茶琢磨茶,不管是種植還是製作,都難不倒我,因此,雖然我沒有高深的茶文化理論,但茶對我而言沒有太大的專業壁壘。一個是原產地,一個是價格低,直播就留住了一些人。
開始是我一個人做,既要料理家務,還帶著兩個孩子,還要親自下車間生產,一個月下來,人瘦了八斤,臉憔悴了半截。我也一度想過招聘主播,招聘運營,考慮到運營成本,就於心不忍。不想把最初的那點資金搭進去,後來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自己學做雖然累,終究慢慢地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話術。我曾是見陌生人就會臉紅的女子,學做直播後,突然就敢在我們村舉辦的活動裏上臺演唱了。相反我那個朋友,自以為請了大網紅,結果蹉跎了幾個月,月銷售額基本沒有過萬。原因也很多,主播人設不強、不專業、茶友對年輕姑娘信任度不夠等等,反正不合適。運營基本都是騙子,什麼都不懂也能來跟你喊幾千、上萬的月薪。不過自己做不能僅憑一張嘴,話術高妙,直播可是個綜合性很高的事情,直播請得備課,直播中得靈活,直播後得自己拍視頻。好在,這幾年的抖音沒有白玩,叨逼叨不停說四五個小時,我會馬不停蹄地出腳本拍視頻,即便沒有給抖音錢買流量買成交,漸漸地直播間也就不會出現冷場情況了。
茶類直播間的主播,其實對形象要求反倒不高。畢竟,無論是面對的人群,還是垂直性問題,粉絲們更樂於看到的主播是個懂茶的人。我的經驗是,你如果想做好茶直播,那首先得懂茶,不能一問三不知,更不能說外行話。第二是說話要實,不能虛假標注樹齡、產量、品味,茶葉終究是用來喝的,千萬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的事。第三發貨要準時,如果出現拖拉遲發的事情,保證你的直播間就會多出給你差評的顧客。
要說到現在的困難,肯定也不少,從2021年開始直播還好一些,因為自然流效果不錯,但隨著抖音等平臺開始收費買流量,困難最大的就是自然流跟不上付費流了。直播效率只能說比還行吧。
納濮茶葉,從直播帶貨走向飛躍
,摄影:许文舟-1024x683.jpg)
過完年,還有幾天休息時間,便從鳳慶直奔雙江,走進了幾次想採訪均沒有機緣的納濮茶葉純手工茶廠。一杯“冰島”在握,話題便從與茶有關的歷史人文、地理山水展開,婉拒了多個邀約的公司創始人楊小米,直接就帶我到一壁牆體前,介紹起她家的茶葉的源頭,就是那一座座雲遮霧纏的山巒。除了分門別類的茶樣,我看見一杯杯土壤,小米告訴我,每一座山頭她都進行過土壤檢測,這是標準樣品,她始終認為,好的土質成就了好的茶味。
直播帶貨中,主播常常通過誇大其詞的宣傳手段來吸引消費者,如誇大茶葉的品質、產地等,甚至虛構事實,以次充好。這種現象在茶葉行業中尤為明顯,因為茶葉種類繁多,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往往難以識別。開始的時候,有人也對楊小米說,如果你把家裏的好茶都放到直播間,不但不能起到沖銷量的目的,還有可能被人誤認為是假貨,進而對線下的實體店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楊小米不這樣認為,直播行業裏儘管有為了提高銷量,一些直播間存在刷單和炒信的行為,即通過虛假交易和評價來製造商品熱銷的假像,誤導消費者,但不能因咽廢食,互聯網有廣闊的空間,必然會帶來新的銷售革命。然而,直播不是單一的銷售行為,要做好直播,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一名主播不僅要具備深厚茶葉專業知識、出色銷售能力和扎實運營技巧,還需要自己有過硬的“後臺”,這個後臺就是茶葉的品質。
茶葉是雙江縣的重要支柱產業,全縣擁有茶園面積34.08萬畝,2023年,實現綜合產值88億元,茶農人均收入1萬元。楊小米家擁有冰島五寨在內核心古樹茶基地12個,納濮茶料專業合作社1個,3000畝有機茶基地、6個初制所及⼀個占地10餘畝精製⼚。這是基礎,對於立志根植雲南雙江的專業普洱茶原料供應與定制品牌的納濮茶葉來說,一直將實實在在做人,地地道道做茶作為從業宗旨,在她的感召下,一家人,為一片茶葉,開始了拼搏的人生。
-1024x445.jpg)
當茶葉直播漸變為假冒偽劣的一錘子買賣,尚有一些人堅持品質至上的原則,反倒走出一番新天地來。納濮茶葉的楊小米即是一個。當一些人的直播變成語言遊戲和感覺自娛,楊小米則沉浸在豐繁的茶文化書籍裏,用毅力沖抵基礎差的客觀,選擇性地進行學習,如同在幾百種茶品中尋覓一份適口的一樣,需要甄別與悉心考量。當然,茶葉直播帶貨不是沒有厘頭的街場甩賣,既需要慢慢揣摩、沉浸,更需要總結與吸取。從網友的造訪裏捊出清晰的路徑,所謂的適銷對路,就是能對潛在的客戶群進行分類,然後進行有效的溝通。當然也有難纏的客戶,常弄得她精疲力竭,心力交瘁。
談到直播的艱難,楊小米說:“茶葉是存在於珍貴的文化屬性,也是需要我們去堅守傳承的茶文化,不昧著良心去做不好的茶,直播帶來最大的樂趣就是讓身邊的朋友更加熱愛茶、瞭解茶、喝到好茶,這是責任也是義務。”每次走出直播間,楊小米要做的事情是去看別人的直播帶貨,直播業的熱鬧讓她不安,尤其是那些真假難識的購銷現場,在虛假的局裏,極力逢迎著每一雙眼睛,知道那是江湖,不是直播該有的道場。
做完直播,口乾舌燥,腸胃如夜色一樣空蕩,只有倦意滿滿,這時候,母親為她親自烹製的一杯熱茶,常讓楊小米感動得有些不能自己。這麼多年的打拼,如果沒有家人的支持,也不會有一年比一年刷新的業績,更不會讓自己在直播的路上走得更發。
目前,全市茶葉直播帶貨雖然有好的案例,但還存在諸多不足。許多新手主播缺乏經驗,直播內容單一,無法有效吸引和留住觀眾。產品定位不明確 ,在直播中,茶葉產品的定位往往模糊,高端與低端產品混雜,難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種定位不清的情況使得消費者在選購時感到困惑,影響了購買決策。
隨著直播電商的興起,茶葉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普洱茶市場。許多主播通過誇大和虛假宣傳來吸引消費者,導致直播間競爭激烈,消費者難以分辨茶葉的真實品質。對於不熟悉直播平臺和運營技巧的茶葉商家來說,選擇合適的平臺並獲取平臺資源成為一大挑戰。此外,如何與平臺合作,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和推廣資源,也是他們需要面對的問題。直播帶貨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包括與頭部主播合作的高額費用、直播設備和團隊運營成本等。對於一些中小茶企而言,這種成本壓力可能難以承受,甚至可能導致虧損。
作者:許文舟,中國作協會員,中國徐霞客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