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點半,繁華的烏節路,夜幕輕輕垂落,
街燈依然閃爍,
餐廳在靜默中閉上了門。
我們在喧囂中迷失,
笑聲與歎息,還有樹上鳴春烏聲交織,
如同夜空中微弱的燈火。
向酒店工作人員求助,
九元新加坡幣,
打的去紐頓的美食廣場,
那裏熱鬧非凡,
仿佛無盡的美味在召喚,
包頭、白種與黃種,
每一張笑臉都是異國的風情。
夜色深沉,新加坡規定一般餐廳十點的酒杯禁忌,
旁桌的客人悠然自得,
他們自帶的啤酒在杯中蕩漾,
我們點了飲品與小食,
熱烈的氣氛,
卻讓我心中仍然沉靜。
我凝視著女兒,她忙碌地詢問,
“這能吃嗎?那又如何?”
時光如流水,她已長大,反過來照顧我,
那份溫暖,猶如肉骨茶的湯底,
濃厚而綿長,浸潤心田。
新加坡的濱海灣,
夜晚的倒影如夢似幻,
水面輕輕蕩漾,映照出摩天樓的璀璨,
燈光在波紋中閃爍,
斑斕的色彩交織成一首無聲的樂曲,
訴說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
現代建築的輪廓在水中延展,
仿佛連接著現實與幻境,讓人沉醉於這異國的魅力之中。
在抗病的漫漫旅途中,
難以訴說的感受,
在這一頓晚餐中化作親情的滋味,
如同城市的燈影,依舊閃爍,
在這新加坡的夜晚,
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珍貴與溫暖。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雕塑家,中華報業集團及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創辦人。他於2000年創辦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2009年在香港創辦《中華時報》,2012年創辦《中華新聞通訊社》和《中華攝影報》,並於2017年在倫敦創辦英國《中華時報》。他還是《中華電視》及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前,曾博士擔任香港美術學院及香港藝術研究院的教授與院長,同時擔任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中華科技協會和世界監督學會會長,以及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曾在中國大陸的相關機構(包括廣州市政府、廣州馬會、廣東省鐵路監理、廣東省演出協會、廣東省南越國文化研究院)等擔任高級職務。其藝術作品廣泛分布於全球,已被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