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上海厚植沃土促大模型加速“進化”

中新社上海2月23日電 (記者 鄭瑩瑩)2025全球開發者先鋒大會于2月21日至2月23日在上海舉辦。記者走訪發現,大模型越來越“耳聰目明”了,不僅有語音、視覺理解等多模態能力,還致力于擁有更強的推理能力。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這兩句)分別是什麼意思?”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在會上展示了一款中國語音交互大模型的實力。

上述這道“中文考題”大概能難倒很多外國人,但該大模型理解了其中微妙的差別。現場觀眾聽見它回答:“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是說天氣很冷,所以要盡量多穿衣服保暖;而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則是因為天氣熱,所以要盡量少穿衣服。”

這款大模型來自上海階躍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階躍星辰),於本月中旬向全球開發者開源。階躍星辰副總裁李璟在受訪時稱,這一代AGI(通用人工智能)的創業實際上是算力、系統、數據和算法這“鐵人四項”的綜合比拼,而得益於上海在算力、數據等方面的佈局以及良好的創新生態,階躍星辰不斷做出更好的大模型。

上海正著力厚植人工智能創新沃土。中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于2023年9月底在上海徐匯區揭牌,目前已是申城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孵化空間。

在大會的“模速空間”專場,上海大模型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模速空間”運營方)董事長楊晶晶告訴中新社記者,雖然“模速空間”亮相祗有一年多,但其實能從中感受到行業發展的變化,“模速空間”最早吸引的就是大語言模型企業,慢慢向多模態大模型發展,而且發展得很快。她稱,大家現在最習慣的人機交互載體還是手機、眼鏡、耳機這些硬件,需要以多模態大模型賦能產品,才能惠及更多普通消費者。

在上海無問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書霖看來,大語言模型是基座模型,多模態是在這個基礎上的橫向能力拓展。“多模態是增強人機交互能力的必經途徑,它包括語音、圖像等等,多模態(大模型)在各類智能終端會有更多機會。”他說。

上海庫帕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海清告知,為了滿足大模型的多模態能力,語料也要“進化”,該企業正致力于推進多模態語料的構建。

電影《2001太空漫遊》裡,猿人進化到人類的重要轉折點是學會使用工具。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賈安亞表示,人工智能的“進化”離不開它怎樣智能地使用人類積累好的“工具”。(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