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觀瀾: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春意盎然

中新社香港3月30日電 題: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春意盎然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維港之濱正迎來一年一度的“藝術三月”。以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為首的一系列藝壇盛事近期陸續拉開帷幕,展會舉辦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人頭攢動,盡顯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盎然春意。

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匯聚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藝廊,其中23間藝廊為首次參展。筆者採訪參展藝廊負責人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評價就是“今年銷情回昇了”。預展首日(即3月26日),一些中型畫廊展位三分之二的作品售出。

3月26日,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25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向受邀嘉賓和媒體記者舉行預展。該展覽於3月28日至3月30日向公眾開放。圖為眾多參觀者欣賞展品。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作為全球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之一,香港藝術品交易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除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外,不少國際知名藝廊、拍賣行、藝博會亦將香港視作開拓亞洲市場的重要平台。如富藝斯拍賣行2023年在西九文化區設立亞洲總部、蘇富比拍賣行位於中環的旗艦藝廊2024年開幕。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23年香港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貿易總額約1055億港元,該數字在過去10年間的年增長率約為20%。

香港吸引國際藝術機構紛至沓來的原因,固然有自由開放的藝術氛圍、成熟透明的藝術運作體系、完善的稅收制度等。除此之外,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亦在藝術品交易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下,特區政府正致力推動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近年,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等多個大型文化藝術設施相繼落成啟用。眾多利好因素下,香港如何乘勢推動藝術品交易更上一層樓?

筆者認為,關鍵在於完善藝術品交易產業鏈。目前,香港的主要優勢集中在產業鏈“中遊”,即構建蓬勃的藝術品交易平台。至於“上遊”所代表的優秀藝術家和收藏家,以及為高端私人藏品提供的儲存、維護等服務的“下遊”,仍待完善。

2022年7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圖為2021年5月拍攝的正在建設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此前對筆者表示,未來5年到10年,管理局將善用優勢,積極吸引海內外具規模的拍賣行和藝廊、提供相關投資和保險等專業服務的機構入駐,並研究提供高端儲存、修復及展覽設施。

在不久的將來,隨著香港藝術品交易生態的完善、內聯外通的優勢持續深化,香港將在世界藝術品交易市場扮演重要角色,為本地與國際藝壇帶來更多可能性。(完)

來源中新社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