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4月1日電 題:孫中山倡辦的閱書報社如何走過百年崢嶸歲月?
——專訪閱書報社社長、檳城孫中山紀念館館長莊耿康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檳城閱書報社是在孫中山先生指示下,由檳城華僑吳世榮、黃金慶等人於1908年創立,至今依然活躍。其一百多年的歷史中,閱書報社從早年的積極投身革命、支持抗戰、舉辦華文教育,到今日的傳承孫中山精神,促進中馬交流,一直“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閱書報社社長、檳城孫中山紀念館館長莊耿康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閱書報社在其百年歷程中對孫中山精神的堅持與發揚。
現將採訪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閱書報社是怎樣一個團體,它和孫中山先生有何淵源?
莊耿康:檳城閱書報社現址正門外,立有一組雕像——正中是孫中山先生單手指示前方,如同在指引前進方向;兩側則是他在檳城華僑中的得力助手吳世榮、黃金慶,他們單手高揚、神態無畏,姿態追隨孫中山前進。吳世榮、黃金慶正是在孫中山指示下創辦了閱書報社並擔任首任正、副社長。這組雕像展現了閱書報社先賢對孫中山革命事業的支持。
孫中山於1906年在檳城成立同盟會分會後,即向當地革命同志佈置兩項任務,其中一項即是成立文化團體,以宣傳文化為表,以“團結僑眾、輔佐革命”為裡。秉承孫中山的指示,吳世榮、黃金慶等檳城華僑革命先驅在1908年創立了閱書報社。閱書報社首個社址就設在黃金慶的私宅。
閱書報社成立後,幾易其址,最終遷入現址——小蘭亭俱樂部舊址,即孫中山初到檳城時,受吳世榮、黃金慶等接待並接觸僑領之處。孫中山先生多次造訪檳城並在閱書報社內舉行重要會議,籌備革命起義。《孫中山年譜長編》中記載,1910年11月,“先生在打銅街120號檳城閱書報社再開大會,討論發動新軍起義的有關問題,併發表演說,謂‘光復大業,在此一舉,固將盡傾吾黨人力物力以赴之’。”
概而言之,閱書報社在創立之初,是在孫中山領導下積極投身革命活動的機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曾專門頒發“優等旌義狀”給閱書報社,表彰其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還親自為閱書報社題寫了匾額。
中新社記者:辛亥革命勝利後,閱書報社又是如何在不同歷史時期承擔責任,發揮多種作用?
莊耿康:首先,閱書報社長年致力於華文教育事業。二次革命失敗後,閱書報社同志感受到教育為建國之本,欲達革命目標,須先從教育著手。1916年,閱書報社舉行會議,籌辦鍾靈學校,經費全部由社員捐贈,並特意購買孫中山“初次蒞檳鼓吹革命之地”作為鍾靈學校校舍。1919年,為了讓女子也有接受教育機會,閱書報社籌建福建女校,並提供閱書報社大樓供女校上課。
其次,閱書報社一直心系祖(籍)國,歷史上多次發動賑濟活動,支援中國抗戰。尤其是1937年中國全民族抗戰開始後,檳城各僑團舉行代表大會,成立“檳城華僑籌賑祖國傷兵難民委員會”,時任閱書報社正副社長的劉玉水、王景成被推舉為負責人,組織當地僑界全力支援中國抗戰。1939年,閱書報社又響應陳嘉庚號召,參與號召、組織南僑機工奔赴滇緬公路,支援抗日。
近年來,閱書報社則致力於弘揚孫中山精神,傳承中華文化,推動馬中友好交流。
中新社記者:閱書報社在其走過的百年歷程中,如何堅持和弘揚孫中山精神?
莊耿康:孫中山在檳城期間,積極演講、宣傳,抨擊清廷之腐敗,呼籲振興中華、革命救國,以其個人魅力團結僑眾、鼓勵興辦教育。孫中山在檳城留下的精神財富銘刻於閱書報社基因中,在其百年曆史上傳承不息。
孫中山“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思想,也是閱書報社一直貫徹、發揚的精神。回顧閱書報社的歷史,投身革命、支援抗戰,在中華民族的關鍵時刻從未缺席。在今天,閱書報社依然致力於成為中華文化傳播者和中華民族復興見證者,為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孫中山在檳城,除了積極拓展革命事業,也注重文化思想傳播和教育推廣,這為閱書報社長期致力華文教育奠定思想基礎。在創立鍾靈學校時,閱書報社社員出錢出力,其後又多次籌款助力學校擴大發展。在創立福建女校時,當地一些思想保守者固守舊觀念,反對開辦女校,認為女子沒有受教育必要,但閱書報社團結開明人士,終竟其功。閱書報社還長期提供辦公樓為兩座學校作為校舍。這兩所學校至今仍為檳城知名華校。
閱書報社還一直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長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
中新社記者:閱書報社在今天如何繼續傳承孫中山精神?
莊耿康:隨著時代變遷,閱書報社適應時代需求,繼續傳承孫中山精神。
要傳承孫中山精神,首先就是要幫助一代代青年瞭解、學習孫中山,才能讓孫中山和閱書報社的精神在檳城華人中代代傳承。
閱書報社於2002年在社內創辦檳城孫中山紀念館。館內設有“中山廳”“起義廳”“海外廳”“南僑廳”“二戰廳”等部分,以各種圖文實物,展示孫中山革命道路和閱書報社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丰采。紀念館開館以來,吸引了華社各界尤其是青年學生踴躍參觀,並由此“見賢思齊”。
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等歷史節點,閱書報社也都開展活動,宣傳介紹孫中山精神。在閱書報社創立110周年之際,還舉辦以20世紀30年代抗日歌曲為主的音樂會,《松花江上》《告別南洋》等歌曲,讓與會者尤其是青年人如同返回往昔熱血報國的年代。
2018年,也就是閱書報社創立110周年之際,我們特意以十六字為口號:“崢嶸歲月,百載程功,初心不忘,砥礪前行”(程功語出《禮記》,為衡量功績之意)。希望閱書報社在未來能堅持“初心”,不斷“砥礪前行”。(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