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的親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像是在為這個特殊的日子輕輕唱著哀歌。春雨滴落,滋潤著大地,也潤澤著我心中那份對故人的思念。就在這個充滿懷念的時刻,河南曾氏宗親廣春,特地從千里之外送來了一整箱清明前的茗茶——信陽毛尖,這份心意如同春雨般細膩,流淌在我心田。

這茶,不僅僅是飲品,更是親情的象徵。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家族的歷史,彷彿隨著那一縷清香,將我帶回到那充滿回憶的故鄉。品茗之間,似乎可以聽見老祖宗的教誨,看到親人們圍坐在一起的暖心畫面。這一份茶,恰似那段血脈相連的情感,無論相隔多遠,始終緊緊相依。

在香港的德國餐廳,我設宴款待廣春及他的小孩,還有全國曾氏總會會長曾文仲作陪。餐桌上,擺滿了精緻的菜餚,卻無法比擬那份情感的厚重。每一道菜肴都在訴說著團圓的喜悅,而我們的相聚,更像是一場心靈的交融。在這裡,我們分享的不僅是美食,更是那份源自血脈的情感,讓彼此的心靈更加貼近。

當酒杯舉起的那一刻,仿佛時光靜止,所有的思念與祝福交織在一起。每一口茶、每一口食物,都讓我明白,無論生活多麼繁忙,親情始終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這種情感,穿越了時空的隔閡,讓我們在這清明時節,重拾那份久違的溫暖。

 

雨依然在下,卻不再令人感到孤寂。因為有這份親情的陪伴,讓我在這個清明時節,不僅懷念著已故的親人,更感受到生命中那份珍貴的連結。正是這份情感,使我們在春雨中,愈加堅定地走向未來。

 

#清明思親

 

清明時節雨紛紛,

親情如茶暖心魂。

故鄉山水長相伴,

歷史悠揚共此生。

 

餐桌相聚笑語頻,

舊友新知共醉醇。

雖然千里隔天涯,

情繫一脈永相存。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雕塑家,中華報業集團及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創辦人。他於2000年創辦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2009年在香港創辦《中華時報》,2012年創辦《中華新聞通訊社》和《中華攝影報》,並於2017年在倫敦創辦英國《中華時報》。他還是《中華電視》及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前,曾博士擔任香港美術學院及香港藝術研究院的教授與院長,同時擔任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中華科技協會和世界監督學會會長,以及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曾在中國大陸的相關機構(包括廣州市政府、廣州馬會、廣東省鐵路監理、廣東省演出協會、廣東省南越國文化研究院)等擔任高級職務。其藝術作品廣泛分布於全球,已被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