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譜寫人生—- 對話年輕音樂家於思陽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4月5日訊(記者 盧少芳)近日,一個春風拂面麗日藍天的日子,在倫敦市中心”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內,筆者采訪了於思陽,一位來自中國合肥的多才多藝的青年音樂家。

坐落在Royal Albert hall “英國皇家大劇院”後面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是一座很有古典風範的建築大樓。走進寬敞明亮的大廳,筆者見到了穿著很靚麗很文藝的於思陽。圓圓的臉蛋,高挑的身材,肩背上背著一把小提琴。她那粉紅色的外套配上粉紅色的碎花裙子給她增添了幾分飄逸感……。筆者的感覺是,於思陽—妥妥的文藝女青年!

於思陽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藝術長廊裏。

之前就聽朋友介紹說於思陽是一位很有音樂天賦的年輕音樂家和鋼琴家。同時,她還是和Sino-british concert 主創 “童心合唱團”的指揮,是”音韻知行講座音樂會”的創辦人。於是筆者產生了想進一步瞭解這位傑出優秀的年青音樂家的想法。

於思陽在皇家音樂學院“春序新聲”音樂會指揮童心合唱團演出

我們面對面的坐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圖書館裏,據於思陽自我介紹,她生於1998年,從小7歲開始學習鋼琴,師從王金哲老師。在中國曾獲2021珠江鋼琴比賽一等獎,曾在上海、西安、合肥、等多地組織開展音樂會演出。她本科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

於思陽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圖書館讀書翻閱資料

2021年9月她來英國在音樂領域繼續深造。她今年才剛滿27歲,目前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攻讀雙碩士學位,分別學習音樂表演科學和音樂教育。

於思陽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琴房裏

說起於思陽在音樂上的造詣,在她的辛勤付出和辛勤耕耘下,來英短短的幾年裏,可謂碩果累累! 當筆者問起她這幾年在學業上的成就時,她像數家珍似的對筆者娓娓道來…….

致力打造音樂平臺  往多元化發展方向邁進

作為一名來英深造的音樂學者,於思陽師從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sie Perkins 教授和George Waddell博士生導師學習。她曾在導師的指導下受邀參加在柏林的世界音樂與醫學會議上演講和受邀請參加英國Trinity laban音樂教育學術會議,受邀參演美國國際鋼琴教學法會議和音樂會。這都是音樂學院導師和教授對於思陽的認可和關愛,是重視對她的培養的體現。

作為學者,2024.9.22於思陽受邀參加德國柏林音樂和醫學會議

作為”音韻知行講座音樂會”的創辦人和活動策劃人,她曾在倫敦、曼城、牛津舉辦多場音樂會。她在致力打造一個音樂平臺,讓世界各地的音樂學者,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可以自由的交流和溝通。目前講座音樂會已經成功舉辦多期,並和頂尖大學的社團,如帝國理工樂團聯合合辦”宮崎駿音樂會”,同時和牛津中樂團聯合合辦”春天音樂會”,並定期在講座和AI社團中分享最新音樂方向的研究進展。在音樂領域多元化發展,是於思陽的發展方向。

用音符編織人類共同體讚美詩

融合東方與西方的對話與共鳴

今年2月2日,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oyal Academy of Music 的杜克音樂廳,一場融合東西方音樂精粹,演繹時代之聲的精彩音樂盛宴—“春序新聲”音樂會在夜幕中上演。

於思陽是這場”春序新聲”音樂會的策劃者和主創人,作為主創人和策劃者,於思陽說,她精心設計打造的 “春序新聲”音樂會總共包含十場不同主題的中西音樂對話,演出呈現多元曲目展示。

於思陽與”春序新聲” 音樂會演員和策劃人

比如,她說:”《金蛇狂舞》對話魯特琴《絲路之韻》收穫觀眾無數好評,這一對話展示了東西方魯特琴樂器獨特的魅力,由英國中樂團和Sino-British中英樂團連袂帶來,可以讓觀眾在倫敦聽到不同國家的傳統樂器的聲音,彷佛就穿越到古絲綢之路上。京劇選段《貴妃醉酒》對話義大利歌劇《負心人》,這是在傳統歌唱藝術上的對話展現,表達了中西方對愛情的歌頌。《初心》對話《劍影》是傳統和現代的對話,是中國音樂從傳統走向創新的展現。”

於思陽說,她覺得這種對話展現非常有意義,音樂是最有力的對話形式之一,是跨越障礙、促進和諧的通用語言。中國和西方之間的音樂交流有著悠久而迷人的歷史,所以她堅持選用這種演繹方式。

她的理解是:”你看過兩滴水相撞的瞬間嗎?它們會立即融合成更大的水珠。音樂就像這種感覺: 《紅樓夢》描繪浪漫愛情,《愛的禮贊》講述純真感情,當笙,笛,鋼琴悲鳴嗚咽,而小提琴,鋼琴,大提琴悠揚婉轉,當這些聲樂交響共鳴,融合成一體時,就會產生強烈震感的效果! “。她說:”音樂會演出現場的中英樂手都被震撼到了! 他們突然發現:原來演員都在用聲音描摹“愛情”的重量! 世界上的美都是共通的,永遠有愛的人都會很願意欣賞這些都是屬於人類的美好,也屬於中西方共同文化的美的體現。”

童心無界,唱響文明互鑒的純真之聲

於思陽對筆者說,她不僅是Sino-British樂團聯合發起人,還是Sino British Concert 童心合唱的總指揮。

例如,在”春序新聲”音樂會上,於思陽作為總指揮,在臺上指揮中英兒童合唱團演唱《燈火裏的中國》和《茉莉花》。12名孩子身著素白長裙頭戴茉莉花環,純真清脆的童音響徹整個音樂大廳,這是最純潔,最淨化心靈的聲音!

於思陽告訴筆者,她作為總指揮,在與孩子們合唱排練時,她會讓孩子依託《茉莉花》韻律節奏,自由搖擺身體。當孩子們在臺上發出稚嫩的聲音,再加上兩個聲部不同的吟唱時,當孩子們純淨的聲音和毫無芥蒂的互動時,清純的音色就自然流出,這就是音樂最本真的力量!

“春序新聲”音樂會以《春節序曲》作為開篇,以《伏爾塔瓦河》、《黃河》雙鋼琴協奏曲的對話達到高潮。這場音樂會,用於思陽自己的話說:  “春序新聲”音樂會的成功舉辦是對她的努力付出所取得的成績最好的驗證!

展望未來  不忘初心  勵志前行!

於思陽跟筆者說,近期她將會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和教堂演出她新寫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以及四重奏。她還不斷嘗試編曲作曲。用音符來宣揚自己的音樂思想。她和Sino-British創始人鋼琴家郭鑫弈女士將聯合旅英女高音王蔚老師和青年女高趙明明(作曲編曲音樂人),編輯排演古詩詞藝術歌曲《釵頭鳳》。

今年6月8日至14日,她將飛往美國,她受邀出席國際電腦音樂大會(ICMC),她將在美國波士頓舉辦50周年紀念大會上展露她的音樂才華。

於思陽 —-這位年青的,優秀的,多才多藝的音樂家,她最後向筆者表示: 將繼續像一塊海綿一樣,不斷的汲取來自音符的各種水分和營養,在音樂領域繼續努力耕耘,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才華,不忘初心,勵志前行!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