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多次攻擊加薩城舒賈耶亞街區的居民樓,造成至少3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55人受傷,另有80人被埋在廢墟下失蹤。
♦舒賈耶亞襲擊事件的目擊者稱,以色列的轟炸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大屠殺”,一家不堪重負的醫院呼籲人們獻血,以治療數十名重傷的倖存者。
♦以色列軍隊對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的巴拉塔難民營及其附近的納布盧斯進行了大規模突襲。
♦加薩衛生部稱,在以色列對加薩的戰爭中,已確認至少有5084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15729人受傷。政府新聞辦公室將死亡人數更新為超過61,700人,並稱數千名在廢墟下失蹤的人員推定已死亡。
♦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攻擊中,以色列造成至少1139人死亡,200多人被俘。

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最新攻擊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
以色列無人機襲擊汗尤尼斯的一頂帳篷,造成至少兩人死亡。
在海岸公路附近阿扎赫拉的一頂帳篷,以色列無人機對帳篷的襲擊造成至少一人死亡。
以色列軍隊繼續拆除拉法南部的房屋,目前僅剩幾棟房屋。馬哈茂德說道,“拆除工作是在砲火和機槍的密集掩護下進行的。”
加薩北部和西部,尤其是在拜貝特拉希亞,正在遭受猛烈炮火的襲擊。
加薩市舒賈耶亞街區的一棟居民大樓在一次大規模空襲中被摧毀。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發生了什麼事?
除了對加薩走廊進行幾乎不間斷的轟炸外,以色列軍隊還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持續進行暴力攻擊。以下是一些報道:
十多名以色列士兵在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城市納布盧斯的家中逮捕了著名的巴勒斯坦記者薩默·庫瓦伊拉(Samer Khuwaira)。
以色列軍隊也突襲了圖勒凱爾姆東部的居民區,迫使居民撤離家園。
一名來自拉馬拉以西布德魯斯村的巴勒斯坦青年被以色列軍隊逮捕。
以色列軍隊突襲了被佔領的耶路撒冷以東的艾薩裡亞鎮(al-Eizariya)。
以色列士兵突襲了希伯崙的尼姆拉地區。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稱,四名巴勒斯坦人在傑里科市的軍事檢查站遭到以色列士兵的嚴重毆打,導致受傷。
哈馬斯敦促英國法院撤銷其恐怖組織認定
哈馬斯高級官員穆薩·阿布·馬爾祖克週三代表該巴勒斯坦組織向英國內政大臣伊薇特·庫珀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法律申請,呼籲她撤銷其恐怖組織認定。
馬爾祖克是哈馬斯政治局國際關係和法律辦公室負責人,她在文件中寫道,哈馬斯是一個「巴勒斯坦伊斯蘭解放和抵抗運動,其目標是解放巴勒斯坦並對抗猶太復國主義計畫」。
這份超過100頁的文件引用了包括國際法院前臨時法官約翰·杜加德在內的20位學者的觀點,認為取締哈馬斯違反了英國根據國際法承擔的不參與種族滅絕的義務。
該文件還辯稱,英國的禁令侵犯了該組織的言論和集會自由權,且不成比例。
代表馬爾祖克的法律團隊Riverway Law在自己的法庭文件中辯稱,雖然哈馬斯的行為可能符合英國法律規定的「恐怖主義」定義,但以色列軍隊、烏克蘭軍隊和英國軍隊的行為也同樣符合這一定義。
該公司在X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客戶的申請強調了在英國提交此類申請的重要性,因為英國政府在剝奪巴勒斯坦人民的財產方面發揮了歷史性和持續性的作用。”

哪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國家?
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有147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為主權國家,佔國際社會成員國總數的75%。擁有聯合國觀察員地位的梵蒂岡教廷也承認巴勒斯坦國。
在以色列持續對加薩走廊發動戰爭之際,墨西哥、亞美尼亞、斯洛維尼亞、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巴哈馬、千里達及托巴哥、牙買加和巴貝多等10個國家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反映出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國的支持日益增強。
週三,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法國計劃在數月內承認巴勒斯坦國。
.jpg)
以色列外長稱馬克宏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畫是“恐怖主義的獎品”
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譴責法國總統馬克宏宣布法國可能在6月前承認巴勒斯坦國,稱這將是恐怖主義的「獎品」。
薩爾週三晚間在X上表示:“任何國家單方面承認一個虛構的巴勒斯坦國,在我們眾所周知的現實中,都將是恐怖主義的獎品,並助長哈馬斯的勢力。”
他表示:“此類行動不會使我們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更加緊密,恰恰相反:它們只會讓這些地區更加疏遠。”
法國將成為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法國長期以來一直倡導以兩國方案解決巴以衝突,並在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繼續推行這項政策。
2023年,法國禁止所有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儘管此後示威活動發生。
但巴黎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標誌著法國的重大政策轉變,並可能激怒以色列,同時,以色列堅稱外國的此類舉動為時過早。
以色列繼續推行其戰略以使鄰國黎巴嫩和敘利亞處於弱勢
賈斯汀·薩爾哈尼
分析人士稱,以色列持續的襲擊旨在使其鄰國陷入不穩定、虛弱和分裂的境地,並在導致黎巴嫩和敘利亞的治理計畫脫軌。
與專家、分析人士和外交官員進行的對話表明,以色列希望使這兩個國家繼續保持虛弱和分裂,進而維持以色列作為該地區最強大力量的地位。
作家、研究員兼播客「The Fire These Times」創建者埃利亞·阿尤佈告訴半島電視台,「以色列人認為,擁有實力較弱的鄰國,例如那些無法真正正常運作的國家,會對他們有利,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才是地區最強大的參與者」。
黎巴嫩和敘利亞是以色列攻擊的目標,而這兩個國家基本上沒有能力對在軍事、財政和技術上都超越他們的以色列實施報復。
“以色列毫無底線”
黎巴嫩和敘利亞都處於脆弱狀態。
黎巴嫩至少六年來一直深陷經濟泥潭,政治也一度陷入癱瘓,而且剛剛擺脫了以色列的長期襲擊——這場襲擊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還有大片土地被摧毀。
這場從表面上隨著去年11月27日達成的停火而結束戰爭,也嚴重損害了黎巴嫩武裝運動真主黨——自1980年代以來,該運動一直是黎巴嫩國內的主要勢力。
與此同時,敘利亞最近剛擺脫了一場持續近14年的戰爭——這場戰爭導致數百萬人流離失所、數十萬人喪生。
敘利亞過渡政府正努力統一各武裝派系、穩定國內經濟,並爭取國際社會的認可。
2025年4月1日凌晨,黎巴嫩居民聚集在以色列空襲貝魯特南郊達希耶一棟建築的現場,周圍全是受損的汽車(美聯社)
黎巴嫩多年來首次組成內閣,敘利亞也迎來了新的領導階層,他們希望翻開近代歷史的新篇章。但分析家告訴半島電視台,以色列似乎有意阻止這一幕的發生。
自從停火協議簽署以來,以色列一直違反它與黎巴嫩之間的停火協議,並聲稱其每次違反協議的行為都命中了「真主黨目標」。
黎巴嫩南部邊境的局勢尤其嚴峻,部分村莊在戰爭中被摧毀,而其他村莊則在達成停火協議後被徹底夷為平地。
“存在許多違規行為”,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黎巴嫩民防部隊成員在該國飽受戰火蹂躪的南部城鎮邁斯賈巴爾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以色列也拒絕依照停火協議的規定從黎巴嫩完全撤軍,而是將其部隊保留在了黎巴嫩境內的5個地點,專家們表示,這些地點的保留很可能是為了保障未來就黎以邊界劃定問題進行的談判。
貝魯特卡內基中東中心高級研究員穆罕納德·哈格·阿里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非常明確的一點是,以色列未來在黎巴嫩境內的行動將不受任何限制。”
「唯一的區別在於火力和破壞力,而這兩項指標是專門為應對以色列北部城鎮遭受的襲擊而採取的不成比例的反擊措施。”
以色列押注於敘利亞的失敗
在去年12月8日阿薩德政權被推翻之後,敘利亞陷入了混亂,以色列隨後對敘利亞各地的軍事基礎設施發動了襲擊,重點是敘利亞南部地區,並進一步向該國境內推進其軍事力量。
敘利亞過渡政府表示,它對區域戰爭不感興趣。它也表示無意攻擊以色列,並將尊重兩國在1974年達成的脫離接觸協議。
但敘利亞過渡政府的示好並沒有得到回應,攻擊仍在持續。
在巴沙爾·阿薩德的政權被推翻之後,以色列政府立即表明了其對敘利亞新政府的立場——稱之為「一個來自伊德利卜省、透過武力奪取大馬士革的恐怖組織」。此後,以色列多次轟炸敘利亞,並且佔領了被佔戈蘭高地與敘利亞其他地區之間的非軍事區。
以色列襲擊敘利亞(法國媒體)
世紀國際研究員阿隆·倫德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以色列押注敘利亞將會失敗並分裂」。
“他們正在做的是試圖在這種情況下佔據有利地位,並以此來控制敘利亞南部地區,以使其不會對他們構成威脅,並保護他們現在幾乎無限的領空機動自由。”
今年3月,以色列對敘利亞的空襲增加,並擴展到了新的地區,也增加了30%的地面入侵,包括德拉和庫奈特拉南部地區。
ACLED中東研究機構的負責人穆阿茲·阿卜杜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平民的影響日益致命。”
2025年3月22日,黎巴嫩南部邁爾傑尤恩,在以色列為回應跨境火箭攻擊而發動攻擊後,泰貝村升起濃煙
「為了自衛,德拉市庫亞村的居民於3月25日鳴槍示警,阻止以色列軍隊進入該村。而以色列軍隊的回應是對該村發動空襲和砲擊,並造成至少6位平民死亡。”
來自德拉市的伊馬德·巴伊西里向半島電視台記者講述了位於德拉市以北34公里處的納瓦所發生的類似事件。
他說,以色列軍隊“試圖推進到納瓦的所有大型廣場,一些年輕人開始奔跑,而以色列軍隊開始朝他們射擊”,他還補充稱,當地人與以色列軍隊對峙,以迫使他們撤退。
他說,“他們出動了直升機和無人機,對該地區進行了大約4個小時的轟炸”,“戰鬥機和直升機轟炸了納瓦市,直升機與無人機投下導彈。”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稱,以色列人「聽從美國人的意見,但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法國媒體)
“他們深知戰爭,但不懂和平”
分析家認為,幾乎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以色列每天對黎巴嫩和敘利亞發動攻擊。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方外交消息人士告訴半島電視台記者,“他們聽從美國人的意見,但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
真主黨的武器庫或許曾經發揮過威懾作用,但最近的戰爭改變了這種格局。
哈格·阿里表示,「所有威懾都已失效」。
在沒有任何外交或軍事壓力的情況下,以色列似乎執意要破壞黎巴嫩和敘利亞的任何進展,並讓它們深陷混亂。
“這就是以色列對其在該地區最佳前景的看法”,阿尤布表示,“這反映出以色列政治核心中根深蒂固的自利觀,這種立場源於其數十年來的軍國主義,而軍國主義已成為以色列日常政治文化的常態。”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以色列需要在該地區發動一場“永久戰爭”,而這正是以色列“樂於接受”的事情,正如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中東項目高級研究員娜塔莎·霍爾4月8日在貝魯特美國大學發表演講時所說的那樣。
或者,正如外交消息人士告訴半島電視台的那樣,“這個以色列政府已經表明它深知如何發動戰爭。但它還沒有表明它知道如何締造和平。”
如果以色列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要讓加薩“沒有明天”,那麼會發生什麼?【英語影片】
來源:半島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