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源/供稿(翻譯) 攝影/ 悅 聲
波蘭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Poland),簡稱波蘭,首都華沙。
波蘭,位於歐洲中部,西與德國為鄰,南與捷克、斯洛伐克接壤,東鄰俄羅斯、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北瀕波羅的海。
波蘭,屬海洋性向大陸性氣候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全境地勢平坦,礦產資源豐富。面積312705平方公里,海岸線528千米,全國共有16個省、314個縣。截至2024年7月,人口為3755.2萬(有資料說,波蘭國土面積和中國的福建省差不多,人口也接近)。
波蘭主要為波蘭族,此外還有德意志、白俄羅斯、猶太等少數民族,多數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蘭語。
波蘭國家起源於西斯拉夫人中的波蘭、維斯瓦、西里西亞、東波美拉尼亞、馬佐維亞等部落的聯盟。西元9、10世紀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18世紀下半葉開始衰落。
1772年、1793年和1795年, 波蘭三次被俄羅斯帝國、普魯士和哈布斯堡王朝瓜分。
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戰後建立波蘭共和國,後改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
二戰後,波蘭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1989年,波蘭政治經濟體制實施轉軌,同年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5月3日定為波蘭國慶日。
瓦維爾城堡
瓦維爾城堡外觀,在歷史上曾長期是波蘭王室的住所,是波蘭的國家象徵之一。自1930年以來,城堡已經改為博物館。現在瓦維爾城堡是波蘭頂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博物館的東方藝術和奧斯曼藝術品的藏品規模也是波蘭名列前茅。
維斯瓦河
維斯瓦河,又譯作維斯圖拉河,是波蘭最長的河流。全長1,047公里
發源于波蘭南部的喀爾巴阡山脈,維斯瓦河曲向北流,流經克拉科夫、華沙、托倫,在河口形成三角洲,最後注入波羅的海格但斯克灣。
中央集市廣場
中央集市廣場是波蘭城市克拉科夫舊城區的主要廣場,形成於1257年。其面積為40,000 m²,是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之一。
中央集市廣場上有宏偉的哥特式建築聖母聖殿、文藝復興風格的紡織會館、市政廳鐘樓、以及聖亞德伯堂。
早在15世紀,猶太人就在廣場上從事貿易。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將其改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並摧毀了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戰後,紀念碑重建。
奧斯維辛集中營
奧斯威辛 (Auschwitz) 是德國人建立的最大的集中營。它位於波蘭的克拉科夫(Cracow 或 Krakow)附近,聚集了數個集中營,其中包括集中營、滅絕營和強制勞動營。奧斯威辛全營分為三大區:奧斯威辛一號、奧斯威辛二號(比克瑙,Birkenau)和奧斯威辛三號(莫諾維茨,Monowitz)。超過一百萬人在奧斯威辛被害,其中 90% 是猶太人。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最主要的集中營和滅絕營,位於波蘭南部、全國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小鎮奧斯威辛。奧斯維辛集中營於1940年4月27日,由納粹德國親衛隊領導人希姆萊下令建造。1942年1月20日舉行的萬湖會議通過“最終解決方案”,透過滅絕營實行有系統的猶太人大屠殺行動,估計約有110萬人在奧斯維辛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