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遊千山閑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349)
艾 慧
臥遊千山閑,意覽萬象妙。
自在時區行,悠然極目眺。
2023.09.25
臥遊千山:靈魂的越獄詩學
——呂國英《哲思·臥遊》詩境賞析
短短二十言,呂國英先生以《哲思·臥遊》一詩,鑿開了一道精神自由的窄門。它非關山水遊記,亦非尋常詠懷,而是一曲靈魂掙脫時空牢籠的壯麗凱歌,一幅意識遨遊宇宙本真的寫意長卷。
“臥遊千山閑”,起筆便是驚雷。一“臥”一“遊”,看似矛盾,實則直指東方智慧的核心——精神的絕對能動。肉身安處斗室,神思已破壁而出,馳騁於千山萬壑。這“千山”非僅地貌,更是浩瀚存在的象徵;“閑”字更妙,非慵懶懈怠,而是掙脫塵網後,靈魂與萬物相融相忘的從容大自在。莊周夢蝶,亦不過如此逍遙。
隨之而來的“意覽萬象妙”,則將觀照升維。摒棄感官的局限,純粹以“意”觀照世界。當心靈澄澈如鏡,剝離了功利的塵埃,那原本尋常的“萬象”便陡然煥發出本真的“妙”相。此“妙”非奇技淫巧,乃是大道運行、萬物生息的韻律本身,是老子“玄之又玄”的眾妙之門在詩境中的豁然洞開。
精神既已破壁空間,又豈甘受縛於時間?“自在時區行”,五字道盡對線性時間的哲學超越。“自在”是靈魂的底色,“時區行”則是其無限自由的明證。過去、現在、未來的分野在此消融,精神如光,在時間的維度上任意穿梭,或駐足流連,或超然物外。這是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詩意呼應,更是東方哲人“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的永恆領悟。
終句“悠然極目眺”,將境界推向極致。“悠然”是歷經逍遙與徹悟後的氣定神閑,“極目眺”則是精神視野的無垠拓展。這“眺”非肉眼凡胎的遠望,而是心靈之眼洞穿宇宙洪荒,照見至微至宏。是立於無窮高處,對存在本質的終極瞭望與深情擁抱。
全詩如四重奏:首句破空間之壁(臥遊千山),次句見本真之妙(意覽萬象),三句越時間之河(自在時區),末句達宇宙之極(悠然極目)。
層層遞進,直抵“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化境。其煉字如鑿金,每個動詞(臥遊、意覽、行、眺)都精准指向精神活動的不同維度;其意境如雲水,以最簡筆墨勾勒最闊大之氣象。
在資訊爆炸、時空被精確切割的現代,《哲思》的價值尤顯珍貴。它是一劑清醒良方,提醒我們:真正的自由不在足下,而在心間;真正的風景不在遠方,而在澄明的觀照之中。它是一首靈魂的“越獄”史詩,指引我們在精神的維度上,掙脫有形與無形的枷鎖,回歸那與天地同遊、與萬物共舞的自在悠然——那才是人類意識所能抵達的,最壯麗深邃的“極目”之地。呂國英此詩之精妙,正在於它用最古典的意象,奏響了最永恆、最關乎生命本質的自由樂章。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十餘部、藝術評論上百篇,撰著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