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如歌」音樂之旅 – 滌蕩塵心香港如歌合唱团

「如歌」歲月 既充實又令人振奮

建團初期的挑戰,猶如雕琢璞玉,為我們奠定紮實基礎。積累的經驗不僅深化了團員對合唱的熱愛,更凝聚成前行的動力,成就了珍貴的默契 — 我們通過持續訓練與舞台實踐追求卓越,以歌聲傳遞更多溫暖與感動。

正是這份在音樂中培養的和諧,推動著我們堅持舉辦年度音樂會與積極參與交流演出,好讓團員檢視學習成果的同時,也與更廣泛的社群分享音樂之美,實踐回饋社會的初心。

我們更將這份默契伸展至舞台之外,通過各類聯誼和參觀活動,讓團員在音樂與生活的交融中拓展視野,持續提升對藝術的感知。

2024 的回嚮

在 2024 年的周年音樂會《天地大美˙心頌》(“ For the Beauty of the Earth”),我們高唱穹蒼的壯麗,同時刻劃唯有融匯人性的真善美,方能成就天地之大美。演出獲觀眾的肯定,讓我們深受鼓舞 。其後,在香港合唱團協會的匯演中,我們與其他團隊共譜《黃河大合唱》史詩樂章,在磅礴的合唱聲中,體驗音樂的力量,心靈的共鳴。

2025 的約定

本年度,我們將於 2025 年 9 日 6 日假大會堂音樂廳,與擁有超逾 40 年歷史的群聲合唱團攜手舉辦周年音樂會《滌蕩塵心》(“An Die Musik”)。此次演出別具意義:兩團均由張雪芬老師執棒,但資歷不同:對方是砥勵多年的醇熟,我方是學習中的新聲。當這兩種聲音在舞台上交匯,必將迸發令入難忘的音樂火花。

除技藝上的切磋,兩團的高度凝聚與通力合作也是成功的關鍵。籌備期間,雙方智慧分工、各盡其責,充份展現共同擔當的精神,彼此支持鼓勵的默契更形可貴。

音樂會結束後,我們將於 12 月重訪安貧小姊妹會聖約瑟安老院,期待透過歌聲,為長者帶來歡樂與溫暖,也讓團員更深刻體會音樂的力量與意義。目前籌備工作已全面展開。

細說《滌蕩塵心》(“An Die Musik”)

藝術形式林林種種,唯獨音樂能衝破語言、文化與時空的隔閡,直抵心靈深處。它是聲音的詩篇,以旋律與節奏喚起共鳴;是心靈的港灣,在喧囂中予人寧靜與療癒;更是暗夜裏的星光,為迷途者指引方向 。 這種直叩心扉的力量,正是音樂最珍貴的餽贈 – 而舒伯特的藝術歌曲 An Die Musik正好對音樂這種超越語言的力量獻上最崇高的禮讚。

主題曲 An Die Musik 的德文標題直譯為《致音樂》或《音樂頌》,指揮張雪芬老師卻特意選用《滌蕩塵心》作音樂會主題,正因它更貼切地捕捉音樂的特質:在匆忙的生活裏,人心總不免蒙塵 – 或許是生活的壓力、積累的情緒,甚或是一些莫名的孤寂與失望,是那些如清泉般的旋律能洗去疲憊,喚醒內心的寧靜與清明 。而且,舒伯特筆下「你帶我前往更美好的世界」正好與我們希望透過音樂傳遞慰藉的初衷完全吻合。

音樂會精選六國語言 (英、中、意、法、德及拉丁語) 的曲目,匯萃西方聖詠/歌劇選段,以至近代中國經典/流行金曲 : The Heavens Are Telling, Hallelujah, O Fortuna, Nessun Dorma, Habanera, Casta Diva, Funiculi, Funicula, Flying Free, Chim Chim Cher-ee, 兵車行,一樣的月光、萱草花、對面的女孩看過來、傳奇、黑眉毛、趕牲靈、牧歌、歡樂的那達慕、送別、把我的奶名兒叫等。其中語言部份無疑是我們最大的挑戰:除中英文外,其餘語言對大部份團員而言皆屬陌生。我們需在短短數月間攻克發音難關,更要精準傳遞音符背後的情感。慶幸老師悉心指導、團員全力投入,當外語歌詞終與旋律配合,那份喜悅與成就感,也正是音樂最美的相遇。

和聲之外

除了懂得唱歌,也要懂得生活。因此,除了專注音樂演出,我們也十分重視團員的多元交流。通過跨年旅行、參觀木球會、香港賽馬會博物館及香港義勇軍會所,以及不定時的溫馨聚餐與郊遊,我們不斷在歌聲中凝聚,更在生活裏共同編織一幕幕難忘的回憶 – 從旅行中的即興合唱,到各會所裏的探索,每個片段都讓我們的情誼更加深厚。

音樂之路沒有終點。我們將繼續秉持「藝術無止境」的追求,深化「以情帶聲,以聲化境」的實踐。願我們都能在喧囂中,聽見彼此心底最純淨的共鳴!

來源:香港如歌合唱团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