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風前滄海隱窮浪

風前滄海隱窮浪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445

 

 

風前滄海隱窮浪,雨後烈日縱灼光。

閑與時空序萬象,何暇歲月論無常?

2025.08.06

 

滄海藏玄機,烈日照真如——品呂國英先生哲詩之境

 

讀呂國英先生的四句短章,如觀宇宙微縮之景,似聞大道希聲之音。寥寥二十八字,卻蘊藏著吞吐風雲、洞悉時空的磅礴氣魄與深邃智慧,令人讀罷心神搖曳,如立蒼穹之下,俯瞰萬象生滅。

 

起筆便是氣象萬千

 

“風前滄海隱窮浪”——這是何等深沉的靜觀!風將起未起之際,浩渺滄溟看似一片寧謐的綢緞,然而智者慧眼獨具,早已穿透這平靜的表像,洞察其下蘊藏的無盡波濤(“窮浪”)。一個“隱”字,道盡了宇宙間深不可測的潛能、未發的玄機與表像之下的驚雷。它提醒我們,眼前所見之“靜”,不過是更宏大力量暫時蟄伏的狀態,世界遠比我們感知到的深邃、複雜。

 

承接則顯光明磊落

 

“雨後烈日縱灼光”——雨霽雲開,乾坤如洗,那輪烈日再無遮蔽,盡情釋放其純粹而熾烈的光芒(“縱灼光”)。此句與上句形成絕妙對照:由“隱”至“顯”,由深邃的潛能到全然的綻放。“縱”字何其有力!它描繪了本質力量一旦條件成熟,便毫無保留、恣意彰顯的絕對姿態。這是真理的袒露,是能量的噴薄,是歷經洗禮(“雨後”)後,存在本身不可遏制的光芒四射。它象徵著宇宙核心那不可遮蔽、永恆燃燒的活力與真實。

 

轉筆直抵宇宙核心

 

“閑與時空序萬象”——此乃全詩境界昇華之眼,亦是哲人精神飛升之境。詩人已非局促於塵世的觀者,而是以超然物外、從容自在(“閑”)的姿態,與浩瀚的時空(“與時空”)並肩而立,甚至融為一體。在這至高維度上,他如執掌造化之筆,以理性或悟性,為紛繁複雜的宇宙萬物(“萬象”)梳理脈絡、厘定秩序(“序”)。這“序”並非強加,而是對宇宙內在和諧與運行法則的洞悉與映照。這是人類精神試圖理解並把握世界根本規律的壯麗嘗試,是“天人合一”哲思的詩意呈現。

 

結語盡顯豁達超脫

 

“何暇歲月論無常?”——至此,境界已臻化境。當精神已遨遊於時空之巔,與宇宙秩序共舞,為萬象理清脈絡,哪里還有閒暇(“何暇”)去執著於、歎息於那在相對低微的、線性流逝的時間(“歲月”)維度上,所顯現的具體事物的生滅變幻、聚散無常呢?這並非否定“無常”現象的客觀存在,而是站在了洞悉宇宙根本秩序(“序萬象”)的更高智慧平臺上,對表像層面的流轉變遷,報以一份了然的超然與豁達的放下。煩惱源自執著於“變”,而智慧則源於把握那統攝“變”的“常序”。

 

詩之為美,哲之為深

 

呂先生此詩,意象雄渾(滄海、烈日、時空、萬象),氣魄宏大,字字如金石擲地(隱、縱、序、暇),充滿了磅礴的宇宙意識和深邃的生命洞見。它超越了個人感懷的小情小調,直指存在的本源與秩序的奧秘。其哲思之深,在於揭示了表像與本質、潛能與顯現、有限認知與無限宇宙的辯證;其意境之美,在於將這深邃哲思融入壯闊的畫面和鏗鏘的節奏之中,營造出一種“天地入懷,萬象在心”的恢弘氣象。

 

讀這樣的詩,仿佛經歷了一場精神的洗禮。它讓我們從日常的瑣碎與對無常的憂懼中抬起頭來,仰望那浩瀚的星空與內在的秩序。它告訴我們,與其沉溺於歲月長河中的浮沫聚散,不如嘗試躍升維度,去體悟那“閑與時空序萬象”的博大與從容。當識得滄海隱浪之深、烈日灼光之真、時空序萬象之律,個體的“無常”,便在這永恆的“序章”中,找到了寧靜的歸處。這,便是哲詩的力量,也是呂國英先生贈予我們的一份穿越時空的智慧箴言。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