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星期六抵達天津,他將出席在當地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今次是莫迪七年來首次訪華。今次訪問正值美國以向俄羅斯購買石油為由,向印度輸美商品徵收高達50%懲罰性關稅。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印領導人希望在西方壓力面前展現聯合立場。預料星期一在峰會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會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
.jpg)
習近平指出,去年兩人在喀山會晤,中印關係重啟再出發。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要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強調,中印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互為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兩國要合力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不要讓邊界問題定義整體中印關係;加強多邊協作,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作,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莫迪表示,印中關係重回積極軌道,邊境保持和平穩定,即將恢復直航。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共識遠大於分歧。印方願同中方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印中都堅持戰略自主和獨立外交,兩國關係不受第三方影響。
莫迪還宣佈兩國計劃恢復直航,但未有提供具體時間。
.jpg)
莫迪與澤連斯基通話 稱印度支持和平解決烏克蘭問題
莫迪在與澤連斯基的電話中也表示,印度將「全力支持」澤連斯基。
莫迪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們就持續不斷的衝突、衝突造成的人道主義問題以及恢復和平與穩定的努力交換了意見。”
他還補充說:“印度將全力支持所有為此做出的努力。”
澤連斯基則表示,他與莫迪進行了“富有成效且重要的會談”,並重申烏克蘭願意與普京會面。
他在X網站的一篇貼文中表示:“印度準備在峰會期間的會晤中做出必要努力,並向俄羅斯和其他領導人發出適當的信號。”
儘管最近國際社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來促成停戰,但結束戰爭的努力似乎已經失去動力,莫斯科淡化了普京與澤連斯基舉行峰會的可能性。
印度一直在尋求與華盛頓和其他西方盟友建立更緊密的安全夥伴關係,但新德里與莫斯科仍維持長期的關係。
這種平衡策略使新德里不僅迴避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做出譴責,也能主動提出充當調解人。
莫迪訪日: “印日將共同塑造亞洲世紀”
印度總理莫迪週五(8月29號)抵達東京,對日本進行兩天的訪問,行程包括參加第十五屆印日年度峰會,並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進行高層會談。預計日本將宣布將在印度的投資目標增加一倍,並宣布新的協議以加強在貿易、國防、科技領域的合作。
印度媒體評論稱,在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的背景下,莫迪與日本領導人的接觸旨在深化戰略合作,加強印日夥伴關係在塑造亞洲未來中的作用。
莫迪在抵達東京後的演講中強調了印度的快速增長、日本投資日益增強的作用,以及印度作為全球經濟強國的光明前景, 在稱讚印日雙邊夥伴關係的更廣泛的地區意義時,他說:“印度和日本將共同塑造亞洲世紀。這一共同願景旨在推動亞洲地區的持續增長、繁榮和穩定。”
莫迪指出,印度擁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透明的政策框架,是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並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莫迪在向日本商界發表講話時發出了熱情的邀請:「來印度製造,為世界製造。」他敦促企業利用印度透明的治理和強大的政策環境,在全球範圍內擴大製造和創新規模。
尋求建立更緊密的外交關係
從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領域來看,路透社分析指出,新德里正在應對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攻勢帶來的影響。印度總理莫迪週四出訪日本和隨後的中國行中,將會見日本、中國、和俄羅斯等領導人,尋求建立更緊密的外交關係。透過與世界上一些最大的經濟體走得更近,包括七年來首次訪問中國,莫迪希望在川普的措施刺激新的夥伴關係之際,加強對其旗艦計畫「印度製造」的支持,主要來自日本。印度外交官員稱:“這將是一個機會,可以啟動多項新舉措,增強兩國關係的韌性,並應對新出現的機會和挑戰。”
分析認為,莫迪對日本兩天的訪問意義重大,因為兩國與澳洲和美國同屬四方安全對話組織,旨在對抗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儘管與華盛頓的關係緊張,印度表示莫迪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將討論在區域安全組織框架內擴大合作。預計兩國領導人將討論關鍵礦產方面的合作以及日本對印度高價值製造業的投資。
繼續擴大與四方安全對話國家的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對印度進口產品徵收高達50% 的額外關稅,主要是為了回應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和抵制開放農業部門,這破壞了兩國數十年的外交進展。這反過來又引發了人們對印度今年稍後主辦「四方安全對話」 (QUAD)國家領導人峰會的計劃的質疑,上一次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於2024年9月在美國舉行。
或許是為了安撫外界的擔憂,印度外交秘書維克拉姆·米斯里(Vikram Misri) 在莫迪出訪日本前兩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儘管印度與四方安全對話組織的另一個成員國美國關係緊張,但印度仍然高度重視該組織,並將其視為印度-太平洋地區製衡中國的力量。米斯里表示,印度仍在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並渴望繼續擴大與四方安全對話國家的合作。他說,「四方安全對話」的目標之一是在關鍵礦產領域開展合作,這是印度和日本的優先事項。米斯里強調: “四方安全對話確實是致力於和促進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繁榮與發展的重要平台。”
在日本行之後,莫迪另一個廣受關注的東亞行程是將於週日前往中國參加為期兩天的區域安全組織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該地區組織峰會組織成員國還包括俄羅斯和伊朗。這是莫迪自2020年印度和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境發生致命衝突以來首次訪華行程。
可能會被迫向中國靠攏?
印中關係另一個大背景是,華盛頓長期以來希望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能夠成為制衡中國的力量,分析人士稱,這可能為新德里方面爭取降低關稅提供籌碼。否則,印度可能被迫向中國靠攏,並可能加入由北京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他說:“在川普總統創造的情況和氛圍下,如果印度和中國都認為這是一項互利的交易,那就不足為奇了。”
但國際危機組織東北亞高級分析師威廉楊告訴路透社,改善與中國關係的空間有限。他警告說:“目前,中國樂意通過舉行高層外交會談來回應印度修復兩國緊張關係的願望,但如果現有的分歧仍然存在,中國不太可能尋求更廣泛的外交突破。”
印度媒體分析稱,今年的峰會是上合組織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匯聚了20多個國家和多個全球組織,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的多邊平台。分析普遍認為,北京打算利用本次峰會展示與週邊國家的關係以抗衡西方。對印度而言,參與高峰會肯定了其多邊結盟戰略——與中國和俄羅斯保持接觸,同時平衡與西方、日本和東協的關係。在印度面臨西方日益增多的批評和貿易報復之際,莫迪的出席也微妙地彰顯了其戰略自主性。
但,儘管關係有所緩和,將此次峰會稱為全面重啟為時過早。一些主要熱門議題——例如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密切關係、西藏問題以及貿易失衡——仍未解決。但此次峰會或許能實現「戰術穩定」。它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遏制摩擦,恢復結構性對話,並表明雙方願意透過接觸而非升級來管控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