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提案讓同性伴侶合法登記 立法會大比數否決 獲得北京快速肯定

香港立法會昨(10日)大比數否決一項讓同性伴侶關係合法登記的議案,北京主管香港事務的部門亦隨即發文,以此定調,並讚揚立法會反映民意。有分析指出,這反映出港人對同性問題的立場較為保守。

香港現時並不承認同性婚姻或民事結合。2023年,前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就香港不承認同性伴侶關係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終審法院裁定部分勝訴,宣告政府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中的積極義務,即未設立替代框架讓同性伴侶關係(例如註冊民事伴侶關係或民事結合)獲得法律承認。

為此,港府提出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內容大致是給予已在海外註冊結婚的同性伴侶在香港登記,享有醫療決定及處理身後事等權利。但立法會昨天以71票反對、14票贊成、1票棄權的大比數否決草案,草案未能通過二讀。這也是2021年港府「完善選舉制度」後,本屆議會首次否決政府的草案。

草案遭否決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表示失望,但說尊重立法會的決定和投票結果,因為立法會議員是反映社會和市民意見的代議士。

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向媒體說,立法會否決草案完全符合基本法的規定,不會影響憲制秩序,並指議員投票代表良心、傳統價值觀念,也是自由進行投票。

岑子杰昨天在其臉書表示,對草案被否決深感可惜,希望此次的立法工作只是落實同性伴侶權益的「未跨出的起點」。為了保障同性伴侶平等權益及展現香港恪守法治精神,希望政府和立法會能展現最大的責任感、勇氣和智慧,盡快跨出這起點,再次推動相關立法工作。

香港民眾對同性問題一向保守,比如港府提出相關草案後就引來不少民眾非議,負面聲音相當大,在社交平台上也經常看到一些對同性者的歧示言論。

香港宗教界也有人表示,目前推出的草案並非唯一方法,社會上其實存在多項可行的替代方案,既可以滿足終院的裁決要求,也不會引起民眾對家庭與倫理的爭議。

不過,平權組織認為草案內容並未能全面保障同性伴侶的權利。

在立法會二讀以71票反對丶14票贊成及1票棄權否決港府提交的《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後,北京主管香港和澳門事務的中共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即晚以“港澳平”的署名發文,形容事件反映行政丶立法及司法已各司否決權和良性。

評論指同性伴侶權利保障涉及社會婚姻理念、性小眾群體利益等問題,涉及中西方文化差異、宗教、民意等多種因素,十分複雜,沒有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處理方式。

文章表示,唯一共通之處就是,不管採取怎樣的處理方式,都必須尊重所在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香港的主流價值仍是遵循中華文化數千年來的家庭倫理觀念,以及「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社會上對同性婚姻及同性伴侶權利保障議題還沒有共識。

文章肯定各界在此事上的討論是理性客觀,但就警告,要注意一些別有用心者「藉機挑事,操弄該議題政治化,妄圖破壞香港社會的和諧穩定」,呼籲以港為家者不要被陰謀家蠱惑以至其亂港圖謀得逞。

上述文章在社群平台刊登後,取得北京駐港的中聯辦轉發,而其他傳統北京在港傳媒亦全文刊登。

而香港立法會審議條例期間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在收到的一萬多份意見書中反對意見逾八成,就是明確、直接的反映。因此,立法會表決的結果合乎香港社會的實際,體現了社會的主流價值。

拆局:完美劇本是這樣煉成的

立法會忽然「大膽」,與港府對著幹,卻獲得北京快速肯定,資深傳媒人李錦洪今(11日)早在網台節目中分析,如果議員未被「祝福」和默許,是不會敢於反對港府的,而回望整個過程,「氣氛」亦十分特別。他指出,港府提出草案以便為同志設立替代框架,重點不是要社會是否接納同性婚姻,而是在港府要履行終審法院在岑子傑案的裁決要求,屬法律問題,草案內容也算是中間落墨;但在草案提交立法會後,整個討論卻變焦,成了道德丶宗教和理論,以至宣洩,讓事件失焦。其後,港澳辦在立法會否決草案後第一時間發聲,強調立法會並非橡皮圖章,讓外界看清背後有很強的政治因素,是一個「完美的劇本」。

他解釋,憑著這次否決草案的動作,既能為新立法會建立有獨立思考的形象,為今年底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增添“光環”;現任議員又能以民意捍衛者自居,為他們自貼“光環”;親港府法律界人士事後裁定,消除港府裁決

另一資深傳媒人梁家權也認同這是一場「龍鳳戲」,讚揚這次突顯立法會不是只為港府唱好的劇本寫得很好。他更補充,負責推銷草案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在草案被否決後,讚揚議員是反映民意的代議士,推斷否決草案並非這次劇本的結局,重頭戲應在年底舉行的立法會選舉。

他又說,值得留意的是,港澳辦文章在後段提到有人藉機挑事的議題,提醒港人不要讓事件政治化,不要阻撓香港由治及興,顯然是警告支持草案人士不要“搞事”,否則是犯重罪。

龍鳳戲代價:衝擊香港法治與國際形象更有潛在憲制危機

熟悉中國事務的評論員劉銳紹也在網路上指出,這次否決草案的結果,與新一屆的立法會選舉將至有關。他分析,議員需要有一定選民支持作籌碼,才有望向「權力來源」尋求連任的「祝福」,所以在支持政府和討好選民之間,選擇了後者,為自己累積政治實力以謀出路。

他又說,中國的政治文化當中,有罪不責眾的習慣,相信親北京的政黨早已協調,要以大比分議員反對草案,減少事後因導致政府丟臉而被責怪。

但這場「龍鳳戲」卻以香港的法治為代價,熟悉公法的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客席教授陳文敏表示,在普通法的民主社會下,立法機關作為民意代表,有權和可以通過另一條法例去改變法院的裁決,但今次的情況較為吊詭,因為終審法院的裁決訂明,是根據憲法的要求,要求包括立法機關在內的政府機關提出法例框架去保障同性伴侶的權利,即立法機關不可以否決的方法來不執行,否則便有違反憲法責任之嫌。

他認為,否決草案反映立法會不願意落實裁決,一定會對香港的法治,以至香港在國際的形象造成衝擊。他估計,如果有人就現時的情況再提出司法覆核,指立法機關違反判詞,更會構成另一個憲制的危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