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英:云淡逢天高

云淡逢天高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

云淡逢天高,日丽协风和。

华年挽诗酒,沧桑闲当歌。

行远意罕至,无尘生妙色。

2024.02.08

无尘见妙色,心远歌自闲

——品吕国英哲诗《云淡逢天高》的深远之境

 

吕国英先生以“诗贵哲慧润灵悟”为旨,其短章常于极简文字中藏深远之境。这首作于2024年初春的哲诗,便是以六句箴言,铺展出入世与超世的生命长卷。 

云淡逢天高,日丽协风和,起笔即见天地本真。“逢”与“协”二字举重若轻,道尽自然时序的从容相契——不是刻意追寻的景致,而是心与物遇时的恰好相逢。这天地澄明之象,既是眼前景,更是诗人澄澈心境的外化,为全诗铺就通透底色。 

转而观照人生,华年挽诗酒,沧桑闲当歌尽显生命通透。青春岁月里,诗酒相伴是意气风发的珍惜;历经沧桑后,以“闲”待之化作从容接纳。从“挽”的眷恋到“闲”的豁达,不是对岁月的妥协,而是参透世事后的通透,恰如先生“气墨灵象”理论中,于具象中见灵境的通透智慧。 

末句行远意罕至,无尘生妙色”直抵哲思核心。步履不停却不逐物外求,此为“行远”之真义;心无尘埃则万象自明,方见“妙色”之本然。这正是对“灵象是‘象’的远方”的诗意诠释——真正的高远,不在路之遥,而在意之净,唯有洗尽尘俗,才能触摸到生命最本真的美 。 

全诗从天地到人生,再到心灵之境,层层递进。没有华丽辞藻,却如陈年佳酿,初读见景,再品见人,久思见道,恰是哲诗“于解构中重立,于重立中超越”的本色。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九部,著述艺术评论、学术论文上百篇,创作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