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反川普串聯! 再現「無王日」 

全美反川普串聯活動遍及超過全美2600個城市,抗議者手舉著「不要ICE」、「獨裁者」、「反對法西斯」等字樣的標語,表達對現今政策的不滿。

美國50個州10月18日舉行近3000場主題為「不要國王」(又稱無王日、自由日、不要國王抗議、反對國王抗議、拒絕國王抗議)的反川普示威,旨在反對川普政府在移民、教育和安全方面推行的政策。 數萬群眾聚集在紐約時報廣場,對近期法治、人權與移民政策等表達不滿。共和黨批評這些行動為“仇恨美國”集會,而支持者則稱這是捍衛民主、反對專制的民眾行動。

繼6月非政府組織在美國各城市串聯發起「無王日」(No Kings Day)示威後,紐約、華盛頓等多個城市今天再度舉行無王日群眾活動。

紐約地區計有超過10處由民間團體發起的反川普(Donald Trump)集會,其中位於曼哈頓中心的時報廣場場面盛大。大批紐約市民上午手持「捍衛民主」、「我們不要國王」等標語聚集在廣場各處,呼喊「川普下台」等口號,場面平和熱鬧。

兩週後萬聖節將至,許多示威者悉心裝扮,嘲諷當前政治局勢。

珍妮(Jenny)裝扮成小丑,表達對執政當局的不滿。她說,她是為了國家而捍衛權利,使用嘲弄手法站上前線,對抗法西斯主義的有力方式就是保持快樂,因為法西斯政權希望見到恐懼。她提到,出現在這裡也許有點害怕,但她是在捍衛美國的人權法治。

珍妮抨擊:「他(川普)只顧自己,任用聽話的人,在他執政下美國已成流氓國度,沒有許可就攻擊委內瑞拉附近的船隻,也不希望見到示威,民眾已失去權力。」她還談到,美國是移民國家,這是美國人的身分,她的父母1951年由賽普勒斯移民至美國,她生於此。

陪著祖母參加活動,與家人共同製作示威標語的狄倫(Dillon)對政治形勢感到憂心。

他說,近來發生在首都華盛頓、造成長期影響的事情讓人感到不安,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之所以令人關注,並不是他們遣返非法移民,而是用老舊手段來執行,「讓美國人的保守意識層級降低了,難道只能這樣介入嗎?」

面對美國出現新世代保守運動,年輕的狄倫相信保守運動一直都存在。他說,不清楚現在的大型年輕保守派運動和過去有何不同,但他對右派人士沒有意見,問題在於右派的信念與價值是什麼,以及支持什麼人。

狄倫還強調,人們各自擁有立場是很自然的事,但他關切的是當前政治高度依據立場運作。

《時代》雜誌寫道,數以百萬的美國人走上街頭抗議川普政府的獨裁。 「我們要提醒總統及其支持者,美國沒有國王,權力屬於人民。」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學家兼研究主任塞巴斯蒂安·魯(Sébastien Roux)在接受BFMTV採訪時表示:走上街頭的美國人抗議的是總統的暴力。 「他們奮起反抗的是司法不公、反對派的暴力鎮壓」。

「無王日」運動援引自18世紀長期在位的英王喬治三世(King George III),在美國1775年為脫離英國殖民打起獨立戰爭後,仍試圖奪回統治權。發起無王日活動團體藉此隱喻川普,推動非暴力跨州集會,影星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等人也公開表達支持。

維護川普的共和黨人說這是民主黨發起的不理智的攻勢。

明尼蘇達州眾議員湯姆·埃默(Tom Emmer)指責民主黨人屈服於「黨內恐怖分子」。參議院民主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週六反駁:“不要讓川普和共和黨人恐嚇和壓制你們”,請“發出你們自己的聲音”。

談到“針對美國的仇恨動員”,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說:“我敢打賭,示威人群中,你會看到哈馬斯的支持者和反法西斯分子”,他指的是最近被總統指定為“恐怖組織”的政治運動。

2025年6月14日,在川普慶祝自己生日的這一天曾舉行過「不要國王」的全國示威活動。

川普對這些抗議活動輕描淡寫。這個週末,川普在福克斯新聞上評論道:“他們稱我為國王。我不是國王。”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說:「無王指的是不發薪水,不發薪水也不用政府了。」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