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入侵烏克蘭1340天:俄羅斯夜間襲擊烏克蘭基輔,造成至少3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編按: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進入第4年,迄今,仍未見停歇跡象,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繼續共同推出專題,以饗讀者,從各個方面探討,讓大家瞭解俄烏戰爭怎麼發展、結局如何和這個21世紀的重大事件。

俄羅斯總統普京無視全球譴責和多國制裁,2022年2月24日逕行宣布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作戰,開啟戰爭,引發1945年二戰結束以來歐洲最為慘烈的戰爭,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存亡與俄國的命運,也被視為一場民主與專制的決戰,戰爭導致雙方上百萬人死亡,並引發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普京親自指揮部署的這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經進入第1340天。

2025年10月26日,在烏克蘭基輔,俄羅斯無人機襲擊後,消防員在一棟被毀的公寓大樓工作(美聯社)

2025年10月26日最新進展:

戰況

  • 據官員稱,俄羅斯週日凌晨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無人機襲擊,擊中居民大樓,造成至少五人受傷,其中包括兩名兒童。
  • 烏克蘭總理尤利婭·斯維裡登科在X上表示,俄羅斯週六夜間對烏克蘭的飛彈和無人機襲擊造成至少兩人死亡,12人受傷。她指責莫斯科試圖在冬季在烏克蘭「製造一場人道主義災難」。
  • 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哈在X上的另一篇貼文中寫道,俄羅斯週六的襲擊針對的是基輔、第聶伯羅、哈爾科夫、蘇梅等地區的「關鍵基礎設施」、電網、鐵路和居民區。 「俄羅斯恐怖主義能夠而且應該被制止,」他表示,並呼籲對莫斯科實施「更嚴厲的製裁」。
  •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示,此類攻擊加劇了烏克蘭對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需求。他寫道,“美國、歐洲和七國集團可以幫助確保此類襲擊不再威脅生命。”
  • 烏克蘭空軍在Telegram上發表聲明稱,週六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發動的襲擊中,烏克蘭空軍擊落了9枚飛彈中的4枚,擊落了62架無人機中的50架。
  • 同時,俄羅斯國防部表示,其部隊在夜間擊落了121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包括7架飛往莫斯科的無人機。
  • 另外,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州州長維亞切斯拉夫·格拉德科夫表示,烏克蘭軍隊襲擊了邊境地區一座水庫的水壩,造成破壞。他警告稱,襲擊可能引發洪水,並建議兩個邊境定居點的居民暫時撤離。
烏克蘭救援人員在首都基輔的俄羅斯飛彈襲擊現場工作,該攻擊造成數名平民死傷(歐洲通訊社)

俄羅斯夜間襲擊烏克蘭基輔,造成至少3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據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稱,俄羅斯對基輔的夜間空襲造成至少三人死亡,數十人受傷,此時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已接近四年。

基輔市長維塔利·克利奇科週日表示,「多架」俄羅斯無人機正在該市上空飛行,並警告民眾「留在避難所」。

克利奇科後來在Telegram上寫道:“根據初步信息,三人死亡,27人受傷(包括6名兒童)”,並補充說,所有傷者都已接受救治,部分傷者已入院治療。

他表示,無人機碎片落到東北部傑斯尼亞斯基區一棟九層住宅樓上,引發多層公寓起火。

克利奇科寫道,“大火已被撲滅。拆除工作正在進行中。”

他還表示,碎片還損壞了同一區另一棟九層住宅大樓,有5人獲救。他還補充說,“拆除工作正在進行中。”

克利奇科說,更多無人機碎片落到北部奧博隆斯基區一棟16層樓住宅樓上,損壞了其中一間公寓。

他補充道,“沒有火災或結構倒塌。”

目前尚不清楚此次襲擊的具體損失和規模。基輔及其周邊地區處於空襲警報之下約一個半小時​​,空軍於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0:30左右解除警報。

雙方都否認在對彼此領土的襲擊中以平民為目標。但自俄羅斯在2022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場戰爭已造成數千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是烏克蘭人,包括許多平民。

據烏克蘭當局稱,這起攻擊事件發生在俄羅斯無人機和飛彈襲擊發生的前一天,造成四人死亡,其中兩人在基輔,十幾人在烏克蘭受傷。

週六,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淡化了與俄羅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普丁舉行峰會的可能性,並表示他「不會浪費時間」。

據一位熟悉談判的俄羅斯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克里姆林宮談判代表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會見了川普政府官員,包括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預計討論將於週日繼續進行。

本週早些時候,美國和歐盟宣布對俄羅斯能源實施新的全面製裁,旨在削弱莫斯科的戰爭經濟。

普丁表示,他不會屈服於西方的壓力。他表示,「任何一個有自尊心的國家和人民都不會在壓力下做出任何決定,並稱美國的製裁是「不友善的行為」。

向俄羅斯施壓:「意願聯盟」開會支持烏克蘭【英語影片】

政治與外交

  • 美國總統川普在前往亞洲的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表示,在他認為俄烏和平協議達成之前,他「不會浪費時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
  • 路透社引述一位美國官員和另一位人士的話報道,如果普京繼續拖延結束戰爭,川普政府也準備對俄羅斯經濟的關鍵領域實施額外制裁。
  • 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的話說,華盛頓希望看到歐洲盟友對俄羅斯採取下一步重大舉措,可能是額外制裁或徵收關稅。
  • 澤連斯基對美國針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的最新制裁表示歡迎,稱其「強烈且急需地表明,侵略行為不會得不到回應」。
  • 澤連斯基在Telegram上發表的另一份聲明中宣布,烏克蘭預計將從明年開始接收多達150架瑞典「鷹獅」戰鬥機,並稱這筆交易對於保衛國家至關重要。
  • 然而,普京投資與經濟合作特使基里爾·德米特里耶夫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莫斯科、華盛頓和基輔已接近達成外交解決方案,以結束這場持續三年的戰爭。
戰斧巡弋飛彈(路透社)

軍事分析

如果華盛頓向基輔運送戰斧飛彈會發生什麼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陸軍步兵司令阿奇博爾德·默里將軍最初估計戰爭持續時間時說道,「如果進展順利,戰爭將持續三個月;如果進展不順利,或許會持續八個月,」 實際上,這場戰爭持續了四年。

事實上,戰爭本身就充滿高度的“不確定性”,而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卻未能意識到這一點,他往往在政治和國際關係領域像在經濟領域一樣迅速取得成功。

自競選連任以來,他就誓言要結束世界各地的戰爭,包括俄烏戰爭。他誇張地聲稱自己可以在就任總統後「24小時內」結束這場戰爭。然而,即使在贏得大選近10個月後,他仍未能做到這一點。

這種謬論正是「升級階梯」理論的基礎,該理論認為「沒有人能跌到頂端」。該理論假設衝突各方依照「循序漸進」的政策,在升級過程中逐步提升具體且平等的階梯,而不會跨越升級門檻,從而導致全面公開衝突。

在俄烏戰爭中,美國試圖將衝突控制在一個臨界點內,以防止其滑向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然而,如果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戰斧飛彈,可能面臨俄羅斯難以預測的反應。

相較之下,莫斯科並不願意放棄吞併其佔領的烏克蘭領土的要求,並試圖以類似的升級措施回應美國的威脅,雙方都在競相避免包抄對方。

戰斧:它能讓克里姆林宮屈服嗎?

美國政府在處理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問題上表現出前後矛盾。川普重返白宮後,美俄關係回暖,歐盟在聯合國譴責烏克蘭戰爭的決議也遭到反對。然而,普丁總統在結束戰爭問題上的強硬態度似乎讓川普感到沮喪。

因此,川普的言論從討好莫斯科轉向威脅對其貿易夥伴中國和印度實施進一步製裁和關稅,甚至威脅要向基輔運送戰斧飛彈。

戰斧飛彈是一種遠程亞音速巡航飛彈,通常從海上發射,用於攻擊敵方腹地目標。它們由噴射發動機驅動,設計用於低空飛行。現代版本的射程約為1600公里,每枚飛彈的成本高達250萬美元。

憑藉如此強大的射程,烏克蘭獲得這些飛彈後,距離基輔僅約800 公里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將處於其射程之內,此外,基輔目前無法用這種破壞性強、精確度高的彈藥瞄準的後勤中心、機場和指揮中心也將處於其射程之內。

但射程並非該系列飛彈的唯一優勢。除了遠射程外,它們還整合了多種優勢,例如能夠低空飛行以躲避雷達探測以及多層導引系統。這使得它們成為軍事規劃人員打擊敏感目標的首選工具,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發射平台的風險。

最顯著的戰術優勢在於其能夠在飛行過程中進行導引和更新。導彈可以重新定向或暫停攻擊,直到獲得更準確的目標訊息,甚至在情況發生變化時中止攻擊。

這種靈活性使指揮官能夠即時調整計劃,從而降低不必要的附帶損害或擊中錯誤目標的可能性。

然而,「戰斧」飛彈的有效性離不開為其提供支援的情報和後勤基礎設施。當飛彈與偵察、監視、通訊和指揮控制系統整合時,安全的軌跡規劃和目標更新成為可能,從而提高任務成功的可能性並降低作戰風險。

換句話說,數量和技術能力本身並不能決定軍事優勢。相反,它們決定了基輔在獲得飛彈後所能獲得的軍事效能,以及如何妥善運用這些飛彈來應對衝突。

這裡的效能指的是將資源轉化為戰場實際力量的能力。因此,武器的潛在能力與一個國家在戰場上實際能夠取得的成果之間存在差異。在這個框架下,強調了整合軍事活動水準以取得實際成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限制對手的對抗措施的影響,另一方面要將所有這些成果運用到國際外交戰區。

在作戰方面,戰斧飛彈通常從艦艇和潛艇發射,而烏克蘭並不擁有這些武器。雖然較新的型號可以使用颱風發射器從陸地發射,但這些發射器在美軍中數量稀缺,每個發射器的成本高達620萬美元。

美國願意放棄多少枚飛彈也難以確定。儘管美國總統最初威脅要向烏克蘭發射「幾千枚」飛彈時表現出熱情,但有報道稱,發射的飛彈可能不超過50枚,這再次凸顯了現實與川普宣傳威脅之間的差距。

因此,戰斧飛彈對烏克蘭有效性的最大弱點在於其數量有限。雖然需要大量的飛彈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迫使俄羅斯改變其行為並走向停止戰爭,但俄羅斯的行為卻並非如此。

能夠攜帶核彈頭的戰斧巡航飛彈(蓋蒂圖像)

莫斯科的選擇有限

依照升級邏輯,這項威脅被歸類為針對普京的戰略訊息,旨在迫使其改變強硬立場。然而,它可能引發俄羅斯超出川普政府預期的回應。普京表示,基輔採購“戰斧”飛彈將代表“升級的全新階段”,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也表達了同樣的警告。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轟炸不斷升級,以及最近無人機飛越歐盟國家,歐盟國家指責莫斯科應對此負責,這進一步強化了這些警告。

當採取升級措施向對手施壓時,其目的是遏制對手的勢頭,並找到緩和局勢的方法。然而,這也可能激怒對手,迫使其採取類似或更嚴厲的升級回應,或許是為了維持威懾平衡。失去對事態發展控制的危險就在於此,儘管戰爭的勢頭自然會導致人們失去意識,但衝突各方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俄羅斯如今幾乎沒有升級的選項。威脅使用其核武庫曾經有效,但現在已不再有效,因為重複使用削弱了其效力。除了持續的地面攻擊外,俄羅斯軍隊還在繼續用大量飛彈和無人機轟炸烏克蘭的城市和基礎設施。

然而,威脅將衝突擴大到歐洲目標或許是俄羅斯目前的最佳選擇,即使這種做法僅限於威脅和恐嚇,也必然存在歐洲做出不計後果反應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克里姆林宮正在利用戰略飛彈試射來加強其宣傳威脅,並提升其談判地位。

為此,普京於2025年10月22日進行了一次涉及陸、海、空三軍的戰略核武力量演習。俄羅斯軍隊從普列謝茨克航太發射場發射了一枚「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從布良斯克核動力潛艇發射了​​一枚「錫涅瓦」飛彈,並從圖-95MS戰略轟炸機發射了巡航飛彈。

俄羅斯副外交部長謝爾蓋·裡亞布科夫將這些演習描述為回應北約「侵略政策」的「軍事措施」。

然而,回顧俄羅斯類似的軍事活動,我們發現這些演習是年度例行演習。莫斯科在過去三年中也曾進行過類似的演習,而且在10月份也進行過,這使得其控制性措施的效果下降,並將注意力轉向了其他切實可行的方案。

川普的嚴肅性引發質疑

在數週的威脅之後,也就是2025年10月17日,川普在白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前幾個小時,宣布了雙方計劃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新一輪峰會的計畫。此前,川普與普丁通了電話。

在與澤連斯基會晤後,美國總統堅稱,俄羅斯總統希望結束戰爭,這是一個顯著的語氣轉變,從升級的緊張局勢轉向和解。

然而,川普後來取消了這次會晤,稱在俄羅斯拒絕做出讓步後,他不想舉行所謂的「浪費時間的會晤」。白宮官員聲稱,「近期」沒有川普與普京會晤的計劃,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與俄羅斯外長謝爾蓋·拉夫羅夫於10月20日通話之後,拉夫羅夫在通話中堅持要求烏克蘭放棄對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控制。

隨後,美國財政部於10月22日宣布,美國外國資產管制辦公室(OFAC)已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川普政府也解除了對烏克蘭使用「風暴陰影」飛彈襲擊俄羅斯領土的限制。同時,布良斯克州一家生產火藥、炸藥和火箭燃料零件的化工廠也遭到了打擊。

這些決定顯示了美國升級行動的性質及其所堅持的底線,即透過經濟手段和軍事措施相結合,增強烏克蘭在戰場上施壓的能力,希望迫使普丁做出讓步。

美國政府的行動與其在近期達成加薩協議後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努力相符,其做法是向莫斯科施壓,但又不至於升級為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這讓人懷疑川普威脅援助基輔的誠意。隨著烏克蘭問題在與中國的對抗中擠佔了白宮在太平洋地區的優先事項,這種懷疑情緒愈發強烈。

美國總統川普(左)於2025年10月17日在白宮歡迎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法新社)

艱難的和平

顯然,美國並不想與俄羅斯全面對抗。其首要任務是防範中國的崛起​​。因此,儘管川普未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美國仍努力控制俄烏衝突,試圖找到解決方案,以鞏固其「和平締造者」的形象。

相較之下,俄羅斯在烏克蘭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並非為了在與北約的對抗中重蹈覆轍,而是為了保住其在一場它認為會迅速輕鬆的戰爭中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

因此,如今實際行動空間似乎十分狹窄,促使川普政府選擇降低戰鬥強度,而不是徹底解決衝突並長期加強對烏克蘭的威懾力。然而,川普政府堅持不將俄羅斯對領土,尤其是頓內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的佔領合法化。這種方案與其說是和平,不如說更接近停戰;它停止了戰鬥,但卻未能解決潛在的衝突。

令人震驚的是,華盛頓正在背離對歐洲和北約的承諾,轉而採取更為激進的「美國優先」政策,將美國與盟友的關係建立在「美國利益」而非共同承諾和保障的基礎上。這可能會在北約內部造成真正的分裂,並滿足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期望。

歐洲的擔憂反映了美歐關係性質的變化,以及歐洲大陸各國首都正轉變為白宮的政治對手,原因在於雙方在利益、優先事項和應對挑戰的方式上存在分歧,無論是在國防和經濟領域,還是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亦或是中東政治領域。

「美國優先」政策將強化歐洲更獨立的定位,從而限制華盛頓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這種分歧最顯著的體現或許是歐洲在國際舞台上崛起,成為更獨立、更大膽的一極,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更加堅定地對抗俄羅斯,並與美國利益展開競爭。許多研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都反映了這一點,這些研究探討了美國對歐洲及其他盟友安全保障的可靠性,以及如何在不受美國影響的情況下保衛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