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中拉文明對話中的“信達雅”
中新社記者 曾玥
“中拉要加強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不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成為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促進的典範。”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發表題為《促進共同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的演講,對中拉人文交流作出如上重要論述。
彼時,墨西哥漢學家莉莉亞娜·阿索夫斯卡坐在距習近平不到50米的同傳屋內。她曾多次擔任墨西哥總統首席中文翻譯,參與習近平同墨西哥總統會晤翻譯工作。
生於巴爾幹半島、常住墨西哥城、曾來中國留學,莉莉亞娜在不同文明之間往復穿行,在多元文化的浸潤下感知“和而不同”的意涵。
“翻譯也是一種‘和’。”近日,莉莉亞娜在華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翻譯實現的跨語言、跨文化對話,促進不同文化相互理解與合作。“如何讓‘不同’相‘和’,是翻譯的技巧所在。”
“譯事三難:信、達、雅。”多年前,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提出這一主張,為後世中國翻譯界所推崇。身為外國譯者,莉莉亞娜認為,“信達雅”的見解妙在意蘊廣闊,見於翻譯,又不止於翻譯。
“信”,指不悖原文、忠於文意。在莉莉亞娜眼中,追求“信”的前提在於認識和理解中國。
從18歲來華留學,到鑽研漢學、回國教學,年過花甲的莉莉亞娜已研究中國40餘年,見證“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
“當今的中國理念,歸根於中國的歷史傳統。”莉莉亞娜認為,漢學家應以系統、全面、長遠的眼光看待中國發展,“中國是一個整體,不研究其歷史傳統,就無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式現代化”。
與此同時,莉莉亞娜強調,研究歷史不代表耽於經典。西方漢學界應採取更積極、更具實用性的研究態度和角度,考究中國的歷史傳統如何孕育中國道路,進而更好理解中國提出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舉措。
學術觀念也影響著莉莉亞娜譯介時的取捨。“有時候我覺得要簡化處理,不應該給讀者製造這麼多閱讀困難。但我又會想到,讀者有權利認識中國、瞭解中國的不同之處,而我有義務幫助他們去瞭解那些使中國‘成為中國’的東西。”
對於中國譯者來說,“達”意為文本明白曉暢、通達受眾。對於遠隔太平洋的拉美地區來說,“達”還意味著跨越上萬公里的距離。
“我剛開始中文教學的時候,研究中國的人比較少。”在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從事漢學研究與教學多年,莉莉亞娜觀察到,早年在拉美地區流傳的中文教材和中國文學作品多是在引進英譯本後再進行西語譯介,少有從中文原著直接譯為西語的譯本。
“我們需要直接對話,同時創造更多相互靠近、直接交流的機會。”為此,莉莉亞娜編寫出版拉美第一部針對西語讀者的中文語法教材《實用漢語語法》,在墨西哥學院開設中文課程、培養中文人才,帶領學生組建中國文學翻譯團隊。
30多年來,莉莉亞娜及其團隊翻譯出版了老舍、張愛玲、王蒙、賈平凹、莫言等中國作家的20餘部文學作品。
在題材上,莉莉亞娜“偏愛”現實主義作品。“文學特別是現實主義文學,可以立體、形象地展現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尤其是中國社會和老百姓生活水平、個人經歷的變化。”
“文學是向拉美地區介紹中國的一扇窗。”她說,小到民眾的衣食住行,大到國家的歷史性變遷,拉美民眾可從書中找尋“何以中國”的答案。
“中國韵味”如何在西語語境中完整呈現,是對“雅”的考驗。世人常說“雅”字難解,而在莉莉亞娜看來,恰恰是“雅”最耐人尋味。
“每個人對‘雅’的定義可能不一樣。”莉莉亞娜說,她的工作是在文化差異之間尋找平衡點,培養西語讀者對中國文化的感知力。比如對於中國成語、諺語、歇後語,她反對簡單添加註釋,提倡盡力用富於文學性的西語進行翻譯。
“在翻譯的過程中,文化差異的轉換要比語言轉換難得多。”莉莉亞娜有感於中拉之間的文化差異,也為二者的交融深深著迷。
至今,莉莉亞娜仍譯筆不輟。她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以文學譯介等方式推動中國文化持續走進拉美國家。(完)
來源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