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曾氏宗親懷著熱情,開車到江西省上栗縣城的酒店接我,送我到長沙南站。踏上高鐵,向北而行,縱橫千年的歷史在心中漸漸浮現,帶著對洛陽文化的憧憬,我到達了這座古都。
洛陽,古稱“洛陽城”,是一座擁有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在這片土地上,歲月靜好,曾經的輝煌與故事依舊在耳邊輕聲低吟。隨即,我見到了我旗下《中華時報》和《中華攝影報》洛陽辦事處的負責人,此時的我滿懷期待,隨後前往三彩小鎮,與工藝大師、老友高健強重逢,仿佛不經意間回到了往昔的歲月。高先生去年還贊助我們在新加坡舉辦的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獎品,此次相聚,自然倍感親切,話題也談及今年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七屆國際城市論壇獎品。隨後,我參觀了他的私人牡丹園,雖然大部分花朵已然凋謝,但仍見到了幾朵嬌貴的牡丹,並與她合影留念。洛陽“三彩小鎮”,那一片片疊彩的陶器,承載著多少歷史的情懷。
提到洛陽,便不能不提女皇武則天,她熱愛湯的雅致,因而被稱為“湯中之皇”。在她的主持下,那一場場宮廷盛宴變成了“喝湯大會”,豪華而又充滿文化內涵。而洛陽的水席則是其中的傑作,它承載著洛陽人對美食的熱愛與那悠久的歷史故事。
晚上,我被邀請到“真不同飯店”,享受這一場水席的盛宴。走進大樓,或許是同事們精心安排,一上樓,就看到扮演皇上及宮女太監的人們列隊,敲鑼打鼓,恍如重現唐朝盛況,熱情地歡迎我,喊道:“歡迎曾社長光臨!”“真不同”以其百餘年的傳承,成為年輕的旅客與年長的食客共同的嚮往。在這裏,仿佛置身唐朝盛宴,鼓聲陣陣,熱情的歡迎讓我倍感溫暖。
水席的每一道菜品,都是對武則天執政歷史的致敬,前八品如同女皇的八大特徵,各具特色,而那“圓滿如意湯”更是為整個晚宴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前八品變化多端,色香味俱全,不禁讓我讚歎:這不僅是美食,更是歷史的詩篇。
在這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中,洛陽酥肉、焦炸丸子和洛陽燕菜的魅力一一展現;特別是那讓人忍不住垂涎的“假燕菜”,更是源遠流長,飽含著武則天的歡愉與巧思。每一口都仿佛在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故事,讓我恍如穿越千年,感受到洛陽人日常生活的點滴情懷。
隨著晚宴的進行,洛陽的美食之韻愈加濃厚,簡單的漿麵條與熱氣騰騰的熬貨,讓我聯想起那些平常卻至關重要的生活瞬間。熱湯滑落,恰似人間百味在舌尖纏綿,洛陽的味道,早已滲入我的心底。
難忘今宵,帶著洛陽的文化氣息與人情味,我踏上歸途。歷史與現代在這裏交匯,湯韻流芳的洛陽,定會在我的記憶中銘刻成一幅絢麗的畫卷。
賦詩一首:
#七言律詩·洛陽湯韻
晨光初照古城東,
曾氏迎客笑語濃。
三彩陶坊藏歲月,
牡丹靜賞訴流風。
武皇禦宴傳佳韻,
水席豐盛映華容。
二十四道皆珍品,
文化悠揚醉人間。
2025.4.20夜於洛陽
作者:曾曉輝,天體物理學博士、雕塑家,中華報業集團及中華時報傳媒集團創辦人。他於2000年創辦廣州新世紀藝術研究院,2009年在香港創辦《中華時報》,2012年創辦《中華新聞通訊社》和《中華攝影報》,並於2017年在倫敦創辦英國《中華時報》。他還是《中華電視》及世界華人流行音樂聯合會的創始人之一。
目前,曾博士擔任香港美術學院及香港藝術研究院的教授與院長,同時擔任粵港澳大灣區藝術聯合會主席、中華科技協會和世界監督學會會長,以及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曾在中國大陸的相關機構(包括廣州市政府、廣州馬會、廣東省鐵路監理、廣東省演出協會、廣東省南越國文化研究院)等擔任高級職務。其藝術作品廣泛分布於全球,已被多家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