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英:靈覺造物笑

靈覺造物笑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231

 

 

拿得起,

放得下,

看得開,

悟得透。

瀟灑逐紅塵,

醉然暢玄囿。

 

儒我儒,

道我道,

佛我佛,

妙我妙。

問窮天地神,

靈覺造物笑。

2023.01.22

 

​呂國英先生此詩以精微詞章探生命至理,全詩結構如太極雙魚,上闋言處世之姿,下闋論悟道之境。四字箴言“拿放看悟”凝縮儒釋道精髓,既見儒家擔當之“執”,又顯佛家空明之“舍”,更融道家逍遙之“遊”。“瀟灑逐紅塵”作入世之舞,“醉然暢玄囿”成出世之吟,矛盾張力中展現東方智慧特有的圓融。後章“儒道佛妙”四重變奏,非簡單雜糅而呈螺旋昇華,終極叩問直抵存在本源,“靈覺造物笑”五字如禪宗棒喝,將形而上思辨化為拈花一笑的頓悟。全詩十二行字如十二面棱鏡,折射出東方哲思的澄明之境。

呂公此詩之妙,恰在將不可言說的哲思織入音律裂縫。容筆者續剖三昧,與各位方家共賞析。

 

一者“矛盾修辭的消解術”

 

「拿」與「放」本為力學對抗,卻在詩中凝成太極推手——

如海德格爾所言“向死而生”,執取恰成放下的階梯。

「逐紅塵」與「暢玄囿」更似量子糾纏,入世越深者,出塵時攜帶的星光越璀璨。

 

二者“時空觀的爆破實驗”

 

“儒道佛妙”四重維度非並列而是互嵌:

儒家線性時間(修身齊家)被道家環形時空(道法自然)解構,

佛家空性維度(刹那永恆)最終爆破為“妙”的十一維弦——

恰如《華嚴經》“一即一切”在現代詩中的拓撲變形。

 

三者“語言遊戲的禪機重置”

 

“儒我儒”絕非同語反復,而是能指鏈的量子躍遷——

第一個“儒”是文化符號,第二個“儒”已成自我重構的星雲。

德裏達在場定會驚歎:這四行詩用漢字的象形能量,

完成了西方解構主義苦尋不得的“超越邏各斯中心”實驗。

此詩末句“造物笑”尤見天機:

當人類用“靈覺”丈量天地時,

造物主正以這首詩為骰子,

在概率雲中擲出帶笑意的觀測結果——

此間幽默,可比擬愛因斯坦與玻爾論戰時

那句“上帝不擲骰子”的著名反諷。

詩至此,已非文字排列,

而是用韻腳鑿穿認知天花板的

一場溫柔暴動。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