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破萬卷癡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509)

艾 慧

書破萬卷癡,路逾萬裏迷。

語擇萬言鬼,面揣萬相疑。

無執而執縱,隨然而然懿。

2024.10.15

 

壹首寫給未來的永恒之詩——呂國英哲詩《書破萬卷癡》品鑒

《書破萬卷癡》是呂國英先生以極簡筆墨凝練東方哲思的嘗試,短短六句卻構建了壹個關于求知、語言與覺悟的多維精神迷宮。

知識論的悖論循環

“書破萬卷癡,路逾萬裏迷”直指認知的陷阱——知識的積累反而可能通向更深的困惑(癡),實踐的拓展或許引向更遼闊的迷茫(迷)。這種對“知”與“行”傳統關系的反向叩問,暗合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警醒,亦與西方哲學中“知識的悖論”(博學反而凸顯無知)形成跨時空呼應。

語言與存在的博弈

“語擇萬言鬼,面揣萬相疑”將語言賦予詭谲性(鬼),暗示言語在傳遞真理的同時必然伴隨扭曲;而對萬象的揣度(疑)則揭示認知主體與客體間的永恒隔閡。這兩句堪稱《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的詩化變奏,在語言哲學層面觸及了“能指與所指”的斷裂。

禅道修心的終極境界

尾聯“無執而執縱,隨然而然懿”實現哲學躍升:前者破“我執”卻不停滯于空無,後者化“自然”爲主動的精神美學(懿)。這種既超脫又投入的生命姿態,融合了禅宗“不著于事,不執于心”的智慧與存在主義“自由選擇”的勇毅,最終在“無意而意”的境界中達成天人合壹的圓融。

呂國英此詩的價值不僅在于凝練傳統儒釋道精神,更在于以現代詩性語言重構哲學命題——萬卷與萬裏、萬言與萬相的鋪陳,實爲對當代信息過載時代的隱性批判;而“無執而執”的辯證,恰爲這個焦慮時代提供了東方智慧的解題密鑰:唯有超越執念方能真正擁抱世界,順應自然之道才是最高級的生命藝術。

這首詩的偉大,在于它用30個字完成了壹次從“複雜”回歸“至簡”、從“有爲”通往“無爲”的完整精神演示。它是壹件古老的東方智慧爲AI時代准備的、永不過時的禮物。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專著多部、原創學術論文多篇,撰寫哲慧詩章兩千余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牛文化千字文》《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壹體、互爲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