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94周年 遼寧瀋陽舉行撞鐘鳴警儀式 中國公布檔案控侵華日軍奴役勞工

儀式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新華社)

(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訊)今日是「九一八事變」94周年,遼寧瀋陽市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舉行勿忘九一八撞鐘鳴警儀式。官媒央視今天上午報導,黑龍江省檔案館今天首次向社會發布「侵華日軍強徵及奴役中國勞工」專題檔案,共計62件。

遼寧瀋陽舉行撞鐘鳴警儀式

在儀式上,各界人士代表到鑄有「勿忘國恥」的警世鐘前,共同撞響警世鐘14次,代表中華民族14年浴血抗戰的艱苦歷程,警醒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在早上9時18分,包括瀋陽在內的遼寧省各個城市,同時拉響防空警報,街道上行人駐足,車輛停駛鳴笛,輪船、火車亦拉響汽笛,共同參與紀念活動。警報聲提醒民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1931年9月18日晚上,沿鐵路線向東北延伸約8公里處的南滿鐵路一段路軌,被日軍炸毀。日軍誣衊係中國軍隊所為,藉機出兵侵佔瀋陽,爆發「九一八事變」,是中華民眾14年抗戰的起點,亦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

中國公布檔案控侵華日軍奴役勞工

據央視新聞報導,此批「侵華日軍強徵及奴役中國勞工」專題檔案形成於「日偽」統治時期,內容涵蓋勞動使用與統制政策、勞工掠奪計劃與實施、勞工非人待遇與反抗鬥爭等多個方面,反映了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長達14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強徵勞工的歷史事實。

報導稱,被強徵的勞工遭受非人待遇,生存條件極端惡劣。檔案記錄顯示,他們食物嚴重短缺、缺乏基本禦寒衣物,被迫從事高強度勞動。不少勞工因無法忍受而逃亡,日軍及偽政權則採取抓捕、連坐甚至虐殺等手段進行鎮壓,剝奪其人身自由和基本尊嚴。

黑龍江省檔案館檔案整理處處長聶博馨表示,這次公布的檔案不僅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料,更是對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美化罪行的有力駁斥。這次公開是為銘記苦難歷史、捍衛人類正義,警示世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在9月18日前夕,日本駐中國大使館日前以電郵等通知旅居中國的日僑表示,「要特別注意反日情緒高張」。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