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闊笑疑容
——呂國英哲慧詩章鑒賞(617)
莊鴻遠
天闊笑疑容,地廣懶應載。
孤踱窮王土,莊注無贏輸。
立巔閑極目,玄知寂真虛。
2025.10.30
簡注:
1.容——容量,體積;
2.應——回應;
3.載——負荷;
4.孤——帝(皇);
5.莊注——莊家之注(籌碼)。
孤懷寄天地 玄寂見真如
——呂國英先生哲詩《天闊笑疑容》品賞
天既闊遠,便笑世人以塵懷測其容量;地雖廣袤,偏懶對俗務承其負荷。呂國英先生此作,開篇即以“笑疑”“懶應”破題,跳出物我對峙的窠臼——天地本無容載之心,所謂容量與負荷,皆是人心所賦;詩人以天地為鏡,照見的恰是掙脫俗累的通透。
“孤踱窮王土”五字,最見氣象。簡注言“孤”為帝、為皇,卻無半分霸者戾氣。這“孤”,是孑然行於山河的清醒,是遍曆世事後的獨立——既為“王土”之主,亦是天地間一客,踱過萬裏,不是征服,而是丈量;“莊注無贏輸”更見禪心,世間棋局本無定數,若以“坐莊”之心執守,便落了計較的俗套,唯有以“注”為觀,不執於成敗,方得自在。
及至“立巔閑極目”,筆鋒一轉,從塵世踱步到山巔凝眸。這“閑”字最是傳神,非慵懶,是歷經滄桑後的從容,是看過萬千後的淡然;極目處,不是山河萬裏的壯闊,而是“玄知寂真虛”的頓悟——玄妙之知,不在喧囂處,而在寂靜裏;所謂真實與虛空,原是一體兩面,如鏡花水月,見其虛,方悟其真。
呂國英此作,全詩無一字雕琢,卻藏天地之寬、心境之寂。從笑對天地,到孤行山河,再到立巔悟玄,步步遞進,如剝繭抽絲,終見本心。字句質樸如話,意蘊卻如深潭映月,初讀見其曠,再品見其幽,細思見其真——這便是先生詩境:以素筆寫玄心,以淺語寄高懷,於天地孤往中,守得一份寂然自在。
附
呂國英 簡介
  
 
呂國英,文藝理論、藝術批評家,文化學者、詩人、狂草書法家,原解放軍報社文化部主任、中華時報藝術總監,央澤華安智庫高級研究員,創立“氣墨靈象”美學新理論,建構“哲慧”新詩派,提出“書象·靈草”新命題,抽象精粹牛文化,集成凝煉酒文化。出版專著九部,著述藝術評論、學術論文上百篇,創作哲慧詩章兩千餘首。
主要著作:《“氣墨靈象”藝術論》《大藝立三極》《未來藝術之路》《呂國英哲慧詩章》《CHINA奇人》《陶藝狂人》《神雕》《“書象”簡論》《中國牛文化千字文》《國學千載“牛”縱橫》《中國酒文化千字文》《中國酒文化賦》《新聞“內幕”》《藝術,從“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論:“靈象”是“象”的遠方;“氣墨”是“墨”的未來;“氣墨”“靈象”形質一體、互為形式內容;“藝法靈象”揭示藝術終極規律;美是“氣墨靈象”;“氣墨靈象”超驗之美;“書象”由“象”;書美“通象”;“靈草”是狂草的遠方;詩貴哲慧潤靈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