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晚間聯合發布公告,決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暫停實施6項涉及稀土出口管制的公告。俄總統普京下令政府在12月1日前制定稀土礦物開采的路線圖,並加強與中國和北韓接壤地區的交通聯通,顯示出俄羅斯在面對西方制裁壓力下,正加緊推動關鍵資源自主化與區域合作。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接待中亞5國領袖時,稱關鍵礦物為一項核心要務,並強調美國政府正致力透過新的全球協議,擴大並確保美國的供應鏈。

中國官方10月9日曾針對稀土連發6份公告,美媒形容這些措施是「幾乎前所未有」的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當時對此回應,要對中國進一步徵收100%的關稅。隨後中美雙方進行經貿談判,10月底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釜山會談並達成協議,緩和貿易戰升高情勢。
中國商務部與海關總署7日聯合發布公告(2025)第70號,決定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暫停實施6項涉及出口管制的公告。
比對這些暫停實施的公告,都是在10月9日陸續發出的,分別是:第55號——對超硬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56號——對部分稀土設備和原輔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57號——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58號——對鋰電池和人造石墨負極材料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61號——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第62號——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中國暫停實施這些公告意味著,不只是美國,原本受到相關稀土出口管制影響的其他國家也將獲得緩衝。
普京下令12月前制定稀土開采路線圖 加強中朝俄邊境交通聯繫
根據克里姆林宮網站公佈的部長任務清單,普京同時要求內閣採取措施,發展俄羅斯與中國及北韓邊境地區的交通聯通網路。
今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与烏克蘭簽署協議,允許美國在烏克蘭新的礦產交易中獲得優先權,並為烏克蘭的戰後重建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俄羅斯方面表示,有興趣與美國在稀土項目上開展合作,但由於結束烏克蘭戰爭未見進展,此類合作的前景仍不明朗。
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稀土生產國,今年針對美國關稅措施作出反制,對稀土出口實施了新的限制措施。
普京的最新指令文件總結了他9月出席遠東經濟論壇後提出的行動要點,並未詳細說明俄羅斯稀土發展計劃的具體細節。
除此之外,普京還要求政府在中俄邊境及朝俄邊境建設「多式聯運交通與物流中心」。
他指出,相關地點應包括兩座現有的中俄鐵路大橋以及一座計劃新建的朝俄橫跨圖們江公路橋,並強調這座通往北韓的新橋必須在2026年投入使用。
烏克蘭戰爭爆發後,在西方國家對其實施制裁以來,俄羅斯的兩個遠東鄰國中國和北韓均加深了與莫斯科在經濟領域的合作。
G7應對中國稀土主導地位 北京批「小圈子」
G7能源部長周四(10月30日)在加拿大舉行會議,首要日程將是遏制中國在關鍵礦產上的主導地位。民主政體的發達工業國尋求更為可靠的來源與途徑。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0月30日)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宣佈,就稀土達成協議,為期一年,每年再談判。
今年6月加拿大的G7峰會上,七國領導人發起一項「關鍵礦產行動計劃」,呼籲使供應鏈多樣化,以推動「共同的國家和經濟安全利益」。
接下來在多倫多為期兩天的G7能源部長會議將進一步推動該計劃。國際能源署關鍵礦產部門負責人Tae-Yoon Kim向法新社表示:「關鍵礦產的精煉高度集中在單一國家,這帶來經濟和國家安全風險。」
「我們需要努力避免出現與1970年代石油危機類似的局面。」
多個國家擁有顯著的相關礦產,但中國的加工和精煉能力卻居全球主導地位,特別在稀土領域。因此,北京可累積庫存,並掌控全球供應。
加拿大能源部長表示,多倫多此次會議應宣佈措施,應對全球關鍵礦產市場的操控行為。
「數十年來,我們面對一個持續扭曲自由市場的競爭者,使用工業補貼、製造產能過剩並削弱自由貿易」,華盛頓關鍵礦產戰略中心執行主任亨特(Abigail Hunter)說道。
加拿大能源部發言人弗雷姆(Gregory Frame)向法新社表示,此次G7會議正值關鍵時刻。
他說,加拿大將在會上「宣佈(新聯盟)達成的首批成果,以確保未來工業的關鍵礦產能夠由與我們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開采、精煉和生產。」
華盛頓關鍵礦產戰略中心的亨特指出,G7——英、加、法、德、意、日、美各有不同的能源政策。特別是川普政府被視為不那麼重視清潔能源的轉型。
此外,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可能削弱G7在關鍵礦產領域的團結。
不過,亨特表示,隨著中國採取更為嚴峻的稀土出口管制,G7能源部長對於供應安全的憂慮是一致的。
亨特認為,多倫多的此次會議應採取具體行動,實現關鍵礦產從開采到精煉的「可追溯性」,以確保供應商遵守全球市場規則。
她表示,供應鏈中存在一些「不透明」的中國公司,G7應通過可追溯性和透明度的新政策,將這些企業「逐出市場」。
亨特表示,在加工環節仍然存在「蜘蛛網一樣複雜的實體」,而中國官員對其擁有過大的控制權。「我們有很短的時間窗來應對這一問題」,她說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回應說,中國的出口管制符合國際通行做法,「目的是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外交部發言人郭嘉坤同時敦促七國集團「停止以『小圈子』規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
川普會晤中亞5國領袖 尋求深化關鍵礦物合作
美國總統川普6日在白宮接待中亞5國領袖時,稱關鍵礦物為一項核心要務,並強調美國政府正致力透過新的全球協議,擴大並確保美國的供應鏈。
這場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土庫曼和烏茲別克領袖的會晤,正值華府尋求擴大美國在這個資源豐富地區影響力之際。中亞地區長期由俄羅斯主導,且日益受到中國拉攏。
路透社報導,川普稱中亞是「一個極其富庶的地區」,並表示他致力於強化美國與這5個國家的夥伴關係。
川普說:「我們政策的關鍵項目之一就是關鍵礦物。近幾週來,我的政府已透過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友人達成協議,擴大我們的關鍵礦物供應鏈,從而強化了美國的經濟安全。」
隨著西方國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擺脫對中俄的依賴,各方對中亞地區龐大礦產財富的競爭日益激烈,這些礦產包括鈾、銅、黃金和稀土。
美國正尋求建立新的夥伴關係,以確保能取得關鍵礦物、能源及繞開地緣政治對手的陸路貿易路線。
哈薩克總統托卡葉夫(Kassym-Jomart Tokayev)稱這次會晤是「美國與中亞互動新時代的開端」。
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Shavkat Mirziyoyev)稱川普為「世界總統」,並提議在中亞設立一個常設秘書處。
當晚稍後,川普在他的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宣布,烏茲別克計劃在未來10年內,對美國的關鍵領域採購並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涵蓋關鍵礦物、汽車零組件及航空業。
C5+1機制於2015年啟動,旨在集結美國與中亞5國,共同促進在經濟、能源及安全議題上的合作。
美國與C5其他國家的代表預計也將簽署關鍵礦物合作協議。
根據政府聲明,已宣布的商業協議中,包括波音公司(Boeing)將向哈薩克、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的航空業者合計出售多達37架飛機;一家名為Cove Capital的美國公司,將在政府支持的融資於哈薩克開採鎢礦。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主任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表示,本屆政府將推動政府間的往來,同時也會尋求能確保美國取得重要礦物的商業協議。
巴斯卡蘭指出:「隨著中國和俄羅斯鞏固他們對該地區採礦、加工和基礎設施系統的控制,華府正尋求透過針對性的戰略計畫,建立一個實質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