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既白一如莲

美育润养人生 | 总第9期

刘知白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七年了,而对这位用灵魂作画的白云如莲老人的国际化认知研究方兴未艾,我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们从全新视野去品读刘知白和他的艺术。

刘知白1915年11月出生于安徽凤阳,于2003年8月14日仙逝于贵阳。他的破墨泼墨山水为混沌世界打开了亮色,正在越来越受景仰。他五十五年生活中国西南边陲贵州一带,期间更融身龙里县洗马山区,为山民治病济世救人,以造化为师,追求清流般正大风流品格,晚年终臻化境,心象大泼墨山水横空出世,开创着世纪之交中国画内容和形式创新之变局。

刘知白创造了新的笔墨语言,成为了中国画传统的最后守望者和新世纪创新的前行者。先生一生襟怀坦荡,意存高古,生逢乱世,却远离政治及主流画坛的干扰,始终坚守着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良知,恰如孤峰顶上的净土清流。

 

黔山探履道

出身于江南诗书之家的刘知白自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六岁发蒙,读小学和中学时随乡贤习诗作文,并在外祖父的指授下临习汉隶、北碑、兼颜、柳、欧、赵及“宋四家”法书,同时临摹《芥子园画传》。1933年考入苏州美专国画系,1935年,刘知白拜“收藏之富,甲于吴中”的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曾孙、苏州美专国画科主任顾彦平为师,成为顾彦平唯一正式收入师门的弟子,并住进享有“江南第一家”之誉的顾家“怡园”。顾彦平先生曾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木欣欣以向荣”一句,自号“欣欣庵主”,刘知白则取了下一句“泉涓涓而始流”,自号“涓涓庵主”。这个当时因慕师而取的自号,恰恰吻合了他澹泊清心、孜孜不倦对绘画艺术如涓涓清泉永无止境的一生追求。刘知白在怡园里学画三年,随师研习“四王”和吴门画派,既观过顾家的丰富收藏,又临摹了过云楼历代名作,还参加了每隔十日的雅集。刘知白与顾彦平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使刘知白临遍历代名迹而眼界大开,并为自己订下了“法、守、功、化”艺术追求计划,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

抗战开始后,刘知白携家人避难西南,辗转于广西、四川、贵州等地,身经离乱、饥荒,身染霍乱之痛楚,在漂泊无定的日子里,他靠着摆地摊、刻印卖画养活了家中十一个孩子,生活的艰辛更激励他苦读诗书,画笔不辍,练就了席地能书,钉壁能画的本领。新中国成立后刘知白定居贵阳长期在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文革期间刘知白因家庭问题受到冲击,1970年他被下放到闭塞的龙里洗马河农村,在那里一边为乡民采药送医,深得乡民赞誉;一边潜心于他的山水画,力求新的突破。两年间他几乎每日昼出夜归,朝夕盘桓于青山野水,在自然中体味前贤古法。作为一个山水画家,刘知白经历了种种人生艰难困苦,他却安贫乐道,苦其心志不断修炼,他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对古代诸家的画法了熟于心,更得历代文人深厚学养的滋润。

黔山气候多变,阴晴雨雪景色各异,烟光云影、风色雨意、霜颜雪姿、各尽其妍。他潜心捕捉着造化的神机,在四时的阴晴变幻中铸就了一双洞察万象的法眼,逐渐达到物我两忘之境。刘知白被贵州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美景所吸引。他沉湎于捕捉自然造化的神奇,并将古法和造化,笔墨和丘壑结合得出神入化,真正进入了“我有我法”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中承载着中国山水画一千多年来沉淀下来的高贵的文人逸气,也传承和弘扬着这份文气当中所有的内涵。他的用笔正侧斜逆,用墨的枯润浓淡,都依照自然之貌做即时的反映,当是以“我法”写照黔山的开端,并成功实现衰年变法突破。他探索着中国画变法的突围之路。

 

泼墨写清流

世纪之交,刘知白开创散锋泼墨,淋漓浑厚;2002年后再次寓繁于简,归大化境。

刘知白的泼墨山水得悟于黔中山水。他的泼墨山水以唐代王洽泼墨为缘起,以宋米氏父子为契机,取法徐渭青藤之姿肆,兼容石涛之清奇,融入宾虹之笔力。经十多年间,通过对吴门山水画法、米氏云山画法和石涛泼墨画法的反复推敲和笔墨实验,直至九十年代初,才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蜕变:寓象于意、寓笔于墨、寓线于面,即“白云自有白云法”的泼墨大写意表现手法。刘知白的泼墨山水以勾勒和点墨的纵横交替,笔逐墨生,墨随笔走,无墨不含笔,无笔不蕴墨,可谓淡而雅、清而醇、润而苍。

这间约九平米的门厅兼餐厅,是刘知白唯一的画室和会客处,先生在这里画了20余年,在这块胶合板上曾绘制丈二巨幅和20多米的整纸长卷。

去年初夏,我和儿子周桢杰曾专程去贵阳在他十一子刘维阳陪同下去朝圣般拜访了他生活二十余年的位于甲秀楼附近的故居,在这套五十多平方米的陋室,他却创造了一大批堪称东方美学佳构意向万千的泼墨精品。

刘知白的作品苍润、清新,独具艺术个性。他的绘画与众不同,作画前先坐着思考片刻,仅半支烟不到的功夫就已成竹在胸。刘老往往站着创作,笔墨娴熟、奔放、自如,他的用笔抑扬顿挫、用墨的浓淡枯湿以及情感的跌宕起伏相交融。笔随情动,墨从意发,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给人们以极美的享受。

在广蓄了自然英华、饱纳了黔山灵气之后,刘知白对于山水造化的领悟,超越了从前贤故纸处得来的营养而出现了质的飞跃。他在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墨耕不辍,并于此期达到其传统风格的巅峰。其佳作有《千岭冬雪图》等大幅,也有《春江夜月》等小品。这些小品多为浅绛设色,幅不盈尺,或浓泼淡扫,满纸烟云;或俨皴嫩染,风姿万种。其中作为画眼的点景人物,或秋江独钓,或月下对吟,或倚松听风,或林泉坐忘,使画面洋溢着温雅的人文气息和疏淡的野逸之趣。

刘知白在破笔泼墨的传承与创新更是独辟蹊径,唐代诗人杜甫“无气淋漓章犹湿”,言水墨山水进入“水晕墨章 ”之妙境;北宋郭熙也有“墨色不滋润,谓之枯,枯则无生意”,干湿互用“水晕墨章”;潘天寿“在干后重复者,谓之积,在湿时重复者,谓之破”。张大千泼墨画完成后往往采用细笔勾勒收拾。刘知白却不同,凭借着一枝长锋羊毫秃笔在宣纸上横涂竖抹,几乎一支笔画到底,尤其是黑、白、点、线等互补、互渗、互为对比、呼应,恰到好处,真可谓“黑墨团中天地宽”。既使最后收拾,也是用粗笔完成。由此可见,刘知白老人对笔、墨、纸、水的驾驭能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难怪冯其庸感叹“其高处,决不在二石(清代大画家石涛、石溪)之下”。更令人称奇的是:刘知白随手挥洒的破笔泼墨作品将黔山的时空展现得淋漓尽致,举世无双,同时给人一种苍润、清新、宁静、古朴之感。浓重黝黑、兴会淋漓、乱而不乱、不齐而齐的绘画风格,在歪歪斜斜、时见缺落的狼藉笔墨之中,显得尤为奇妙,以他独创的大写意之法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来。他的散锋泼墨大写意山水,还原了笔墨语言的纯粹性,挖掘出了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潜能,更有着其书写性的用笔状写着画境的宁静清雅。所以,刘知白不仅在绘画技法上有突破,而且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两大艺术成就直接来源于刘知白“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的艺术创作理念,来源于刘知白甘于寂寞、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随波逐流的奋进精神,更状写着自苏东坡以来中国文人所追求的清流风骨,也正是刘知白人格的写照。

 

如莲润五洲

具有独创精神的刘知白集破墨与泼墨于一身的“知白心象山水”,与黄宾虹的山水堪为两座高峰,其作品还具有现代抽象性,是中国人文精神之集大成者。即使在美术界,刘知白的泼墨山水在美术史上的学术价值依然未被真正挖掘和深刻认识,从而价值被低估。刘知白老先生倾注毕生心力坚守艺术之路70余年,他独创的泼墨山水,用墨清亮深沉,线条入纸有骨,苍茫、空灵、温润而自由,晚年更是达到了散淡超然,天真烂漫的境界,以燃烧生命为代价穷其一生、以高贵人格风骨清寂孤独追求的艺术显得是那样的珍贵。

2012年底,中国美术馆举办“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刘知白同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齐白石等大师一起入选,评语是:“其艺术上承宋元,下接明清,既继承传统精髓,又注重形式的创新,最终法古变今,创造了泼墨大写意山水画的新技法,中国画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泼墨大家成为之一。”

2013年7月1日至5日,中国国家画院主办刘知白中国画展暨学术研讨会,介入对刘知白的学术梳理,并出资收藏72件刘知白作品。

2016年10月27日至11月6日,“百年知白——刘知白艺术展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分为“如莲化境”、“野竹翁师自然”和“白云心源”三个部分,综合展示刘知白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文献、手札,全面展现了他淡泊、高洁、超俗的文人品格及慎独、他师造化、化古法、写心像、超越传统的大学者气魄。

东方既白,刘知白创造的是清凉世界,清纯而明净,以他济世苍生的情怀,如莲般的人文追求,为人类奉献着不朽的精神力量。

十年前我曾梦中在半山腰遇见老先生,面对雾霾和黑浪压城,我苦叹不已,先生执我之手,目送天际,仰望三十度,云卷云舒,让心自由流动。这份启示照亮着我生命的行程。

世纪之疫,我们在文化艺术经典的品读中,寻找的是心灵方舟般的启示力量,去照亮方向和坚守信念。

如莲画境,追求清净明亮的心境,布施光明和圣洁,这是刘知白仙鹤一般追求着诗境和情境的超越吧。他也同苏东坡、黄宾虹、潘天寿等文化伟人艺术大师一样创造着东方美学的经典,泽被四方,推动着世界文明和进步。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