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中華時報11月25日訊)臺灣的總統選舉在鴻海創辦人郭臺銘退選後,確定由三組人馬角逐。過去曾在2000年出現三組人選,最後由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完成首次政黨輪替。然而,從臺灣總統直接民選以來,從未有無黨籍或第三勢力當選,這次有可能打破藍綠兩黨政治板塊格局嗎?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24日宣布退出2024年總統大選。他指出,成大事者不計毀譽,或許可以被人遺忘,但為中華民國的未來,選擇成全。
郭台銘24日下午透過媒體群組發出聲明表示,在世界的商業戰場上,他從來不曾低頭;在疼惜台灣人民這個關卡上,始終放不下。
郭台銘說,如果沒有人願意彎腰,對期待政權輪替的台灣人來說,情何以堪,成大事者不計毀譽,他或許可以被人遺忘,但為中華民國的未來,選擇成全,已是能夠奉獻給故鄉全部的愛。
郭台銘指出,「人退,志不退;STOP,RESET,RESTART。一定要贏!好嗎?完成政權輪替,改變台灣。天佑中華民國」。
柯文哲24日隨後在中選會宣布參選搭檔為民眾黨立委吳欣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在中常會宣布參選搭檔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
郭台銘、柯文哲、侯友宜,以及前總統馬英九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下午在君悅飯店舉行在野陣營整合會談,最終於晚間約6時30分因未達共識、不歡而散。
中選會於11月20日至24日受理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登記,賴清德與副手蕭美琴21日率先完成登記,他們別上「Q版貓狗胸章」,胸章上有設計師繪製象徵賴清德「狗派」的台灣黑狗圖像,以及代表台灣戰貓蕭美琴「貓派」的貓咪繪像,呈現「狗派、貓派都是挺台派」。
賴清德發表談話時表示,賴蕭配都有國家使命感、代表信賴台灣的國家方向、代表負責任穩健執政,對於選戰意志堅定且充滿信心。
趕在登記截止日前,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昨天進行三方會談,但因3人或5人會談、公開或不公開、民調讓幾趴等議題陷入僵局,最後不歡而散。柯文哲、侯友宜陣營昨晚先後預告今天赴中選會登記參選,藍白合正式宣告破局。
柯文哲24日上午11時與副手吳欣盈到中選會登記,同一時間,國民黨舉行中常會,侯友宜當場宣布副手為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喊出「顧侯(好)台灣,人民好康」,要力拚贏回中華民國,並透露中常會前仍對柯文哲有期待,但電話並未接通。
柯文哲登記完剛走,侯友宜與趙少康隨後抵達中選會登記,藍白陣營王不見王。
2024總統大選3組參選人,是自1996年台灣首次公民直選總統、副總統後,首次未有台大法律系校友參選。侯友宜是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法學博士,賴清德畢業於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柯文哲則是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此外,3人都曾擔任過直轄市長,出身警界的侯友宜2010年受時任新北市長朱立倫邀請出任副市長,2018年、2022年當選新北市長。
賴清德原為成大醫院醫師,歷任國大、立委,2010年當選台南市長,2014年順利連任,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
柯文哲原本是台大醫院醫生,2014年和民進黨合作當選台北市長,2018年綠白分手下仍順利連任,2019年創辦台灣民眾黨任黨主席。
另外,依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實施辦法規定,中選會在總統副總統選舉競選活動期間,應舉辦4場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其中總統候選人3場、副總統候選人1場。
據中選會規劃,第1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12月20日晚間7時登場,第2場12月26日下午2時、第3場12月28日晚間7時;副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12月22日晚間7時舉行。
回顧2000年總統大選,分別有民進黨的陳水扁、國民黨的連戰以及親民黨的宋楚瑜參選。當時的投票率82.69%,陳水扁以得票率39.3%勝出,
宋楚瑜以36.84%居次、國民黨的連戰23.1%墊底。
柯文哲能超越2000年的宋楚瑜?
2024年總統大選,柯文哲能超越宋楚瑜的得票率,擊退國、民兩黨嗎?
臺灣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在自由亚洲电台“亞洲很想聊”節目中分析,臺灣藍綠政黨國民黨與民進黨,歷年選舉基本盤各約3成左右,中間選民佔4成,多數是年輕選民。扣掉2成的民衆不投票,剩下約2成選民,其中10%左右爲‘價格選民’, 要看好處而定;10%左右稱‘價值選民’,他們看方向、大局、也看政黨輪替。“這10%的選民,從來是臺灣的關鍵選民。”
廖達琪:“現在價格的10%,柯文哲很難,除非他有辦法。價值的10%選票,他拿了,所謂中間希望改變,年輕人居多數。他是否能進一步擴張,藍綠有更多遊離票?我認爲這次投票率不會太高,7成就不錯了。第二,這種分配就看雙方的動員的能力了。”
小黨夾縫中求生存 連選總統1500萬保證金都喫力
時代力量目前在臺灣的立法院有3席立委席次,落後於國、民兩黨乃至後起的民衆黨。這次總統選舉,時代力量並未參與。
時代力量祕書長李兆立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政黨提名總統有兩個門檻,首先,在上次國會選舉,政黨得票率超過5%。其次,要繳交新臺幣1500萬(約345萬人民幣)保證金。他坦承,這對時代力量相當喫力。
“如果大家覺得你這個總統候選人是有機會一拚, 募款當然相對沒有問題。如果不是大黨或有財團挹注,身爲小黨在這選情下較難爭勝,很難募到款。全部都由一個政黨來出,會是很大的負擔,”李兆立說。
第三勢力在臺灣有機會執政?
臺灣目前總統與立委選舉,都是單一選區制度。採“多數決”意即票數最多的當選。李兆立認爲這對大黨有利,但也很容易造成“比爛”的邏輯,只要不比對方爛,就有機會勝選。這會讓民衆逐漸失望。
他指出所謂的“不藍不綠”選民,並非是有人帶頭領軍,大都是負面情緒集結而成,而這種情緒已經存在。“藍綠支持者在萎縮,萎縮到一個程度時,(第三勢力)當然有機會,無論哪一個中間派,穩穩得4成選票,就有機會突破藍綠兩邊的綁架,取得政治權力之後,再來推動制度的改革。”
但是,這並不表示臺灣政治板塊變成三方或四方的多元政黨組合,而是可能形成某一個政黨被取代。李兆立說,“譬如親民黨曾有機會取代國民黨,近期大家看到,民衆黨是有機會取代國民黨。可能就是‘小綠取代大綠、小藍取代大藍’,還是處於兩極對抗格局。”
一人政黨光芒褪去後危機顯現
從國民黨脫黨參選2000年總統大選的宋楚瑜,在選後聲勢最高點時成立親民黨,隔年的立委選舉斬獲46席,躍升臺灣第三大黨。往後無論是總統和立委選舉得票率不斷遞減,2020年親民黨在無法獲得5%門檻,完全退出國會,宋楚瑜的政治能量也大不如前。
曾經擔任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的吳崑玉對自由亚洲电台分析,第三勢力在臺灣參選的困境指出,小黨資源不足,養組織又非常花錢。此外,小黨的生存容易遭大黨擠壓,他以這次藍白合破局爲例,大黨會扣帽子指控小黨是不整合的罪人。他語帶嘲諷表示,“這次的臺詞,都沒超出上次(國親合)的範圍。”
吳崑玉分析,在臺灣快速崛起的小黨有個共同特色,都是由一位當紅的政治明星,突然獲得超量的聲望和影響力,就會有很多人靠過來,想要分享超量影響力,但是一人政黨需要轉換機制,例如選舉、組訓、社會服務。
“一人政黨多半很不重視‘組訓’(組織訓練),共產黨最瞭解‘組訓’,每週要見面、學習、讀文件、寫報告。‘組訓’是調整彼此的思想步調與思考方式,”吳崑玉解釋。
他以中共爲例,習近平與薄熙來都是紅二代,他們父親都被紅衛兵鬥很慘,但是他們現在走的全是紅衛兵路線,可見,“他們成長過程被毛澤東洗(腦)乾淨”。
回到臺灣的政治格局,他說臺灣確實有3到4成選民討厭藍綠,足以成立第三勢力的政黨,但是討厭藍綠並不等於喜歡第三勢力。要組織一個政黨或勢力,需要喜歡與認同。“討厭藍綠的選民,彼此並沒有共同的認同,甚至互相厭惡,他們是一盤散沙,組織不起來。”
此外,吳崑玉引用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名言,“承受苦難易,抗拒誘惑難。可以共患難,但很難共富貴,這是中國政治系統或從事政治人的特性。”
他感慨小黨一無所有時,大家都是無產階級,反而相安無事。一旦有錢、有了職位,大家就開始互相撕咬、爭權奪利。吳崑玉提醒,小黨不是“泡沫化”而是“泡沫”,所以在泡沫吹大時,不要沾沾自喜,應該要設法把泡沫奠定充實基礎,將理念貫穿得更深入,這纔是小黨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