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吉林省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漫江镇南侧约2.5公里的丛林中有一座建于1937年,有近80年历史的锦江木屋村,这个自然形成的村落是迄今为止发现保护最好的木屋群落,号称“中国最后的木屋村落”。
前往木屋村(摄影:冯赣勇)
2018年8月大型系列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抚松》在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白山抚松拉开帷幕。8月25日上午,记者随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抚松报道组一行,冒雨前往长白山脚下的这座锦江木屋村采风。
木屋村留影(摄影:贾建新)
当天的老天爷真是太给面子了,记者一行的车子抵达村口时还大雨滂沱,谁知就在大家顶着不同的雨具,纷纷仓促的下车后往村里疾步而行时,须臾之间雨却慢慢地停了。
远眺木屋村(摄影:冯赣勇)
在夏末秋初时节来此,除了古朴的屋舍特色外略显单调。但是人们可以感觉到,如果冬季到此一游,那白雪皑皑的木屋村冬景一定会更美!此时,站在坡上远远的望见长白山,袅袅炊烟升起,浓浓的东北风情中尽显一派质朴的乡村景致。
袅袅炊烟的村落(摄影:贾建新)
据说,这里的木屋村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长白山的木屋,是金代女真人创造并居住的“木榼楞房”(俗称霸王圈)。
村中小景(摄影:冯赣勇)
在旧石器时代,长白山人生活在山林中,居住在山洞里。进入铁器时代,人们才从洞穴、地穴、半地穴的居室中逐渐走上地面。又从初级的“地窨子”、“马架子”,发展到后来的木屋。
村中老井(摄影:冯赣勇)
在金代,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木屋还不尽完美。元明时期建筑工艺日臻完善。到了清末,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特色的木屋民居建筑。那时在长白山腹地,人们居住的普遍是木屋。
放山人家(摄影:冯赣勇)
走进村子,只见“木屋”南北朝向,为连排三间,中间开门。锦江木屋村头这家住着三代人,57岁的男主人说,(吉林)省里的民俗家曹保明是我们这里的常客,两天前还来了,并住在他家呢!为此他很自豪。
村中小店(摄影:冯赣勇)
他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们介绍说,全家子孙三代6口人,儿子在漫江镇里工作,本来全家可搬到镇里住楼,可老两口偏偏舍不得离开这里,进楼也不习惯,这木屋木瓦泥墙,木是黄花松木,泥是黄泥发暖,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住了几代人了,三五年串一回木瓦,翻翻新,住着很舒坦。
木屋檐下(摄影:贾建新)
谈起锦江村的前世今生,他说,村子建于1937年,日侵占东北时,实行兼屯并户,把几个村屯合并到一起,形成了聚居的木屋村落。
村中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前这里叫“孤顶子”村,因为村后是孤顶子山;“文革”期间改为锦江村,因为村边就是锦江。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了。
野花飘香(摄影:贾建新)
锦江木屋村落一直默默地藏在深山里不为人知,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王纯信在长白山老林子里写生,发现锦江木屋群。随后,王教授写了调查报告,上报吉林省文化主管部门。2004年长白山文化研讨会上,锦江木屋被定为“长白山木文化的活化石”。随后,搞历史的、考古的、摄影的、画画的等一干人就都来了。
雨后村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在主人家的院里记者看见一只大黄狗很是威风,但见到人却很温和友好,主人说,狗眼看人低,若是你没身份,长得穷相,穿着破烂,它就很凶地狂吠。狗窝是大木墩掏空做成的,大家围着狗拍个不停。主人说,它叫蛮蛮,16岁了,狗的一岁相当于人的7岁,蛮蛮已是百岁老人了。
木屋村景致(摄影:冯赣勇)
锦江木屋村现有村民21户,村中间有一条石砌路由东至西约1000米,约60所村民木屋分布在村中道路的南侧与北侧。
小木屋内一角(摄影:贾建新)
人们在这里能看到村西头很长的石梯之上的豆腐房,看到场院里坐在金色的玉米堆上搓苞米的农妇,看到家家户户晒的各种干菜,看到木屋墙壁都是用报纸糊的。赶上旅游旺季外地游客还来村中采购如蘑菇、山货等土特产品,生意十分火爆。
受保护的村中木屋(摄影:冯赣勇)
村民们说,为了保护好锦江木屋群,文物部门给锦江木屋村测绘平面图,拍下每一个房屋的结构照片。在村里设立了文物保护标志牌。这可是长白山脚下的“国宝”哦,也是珍贵的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啊!
连排木屋(摄影:贾建新)
当然,什么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太看好这里,忧虑自然也油然而生。村里常住人口大多数都是老人,由于风雨侵蚀,再加上木屋空闲、有的木屋已变成危房,再不维修就有坍塌的危险。
艺术工作室(摄影:冯赣勇)
如今,因锦江木屋村已被公布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建筑,不准随便在保护地拆迁和建造砖瓦结构的房屋,即使维修村民也无法解决严控的、昂贵的木材,有些木屋正处在拆又拆不得,维修又无资金,住又不安全的境况中。于是这里淳朴善良的村民们积极想方设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正在将这些困难逐步克服,村中一些危旧房开始得到修复。
农家乐饭庄(摄影:冯赣勇)
随着锦江木屋村的声名鹊起,如今这里已吸引八方来客纷至沓来参观。结束采风后,记者一行来到锦江木屋村附近的一个农家乐饭庄享用午餐,这里浓郁的东北风味菜肴十分地道,只见饭庄内高朋满座,大多为参观的游客们到此品尝。可以想象到,随着来木屋村游览观光的火爆,必将催生这样的农家乐饭庄也会越来越多。(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