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贈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作者:曾曉輝 由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辦,香港藝術研究院、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等與多個新加坡文學、文化團體及日本、德國、美國等國際機構承辦與協辦的第六屆國際城市文化論壇與系列活動,將...

(東西問)勾海燕:天門軍之印與古渤海國曾是怎樣的存在?

中新社哈爾濱6月13日電 題:天門軍之印與古渤海國曾是怎樣的存在? ——專訪黑龍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勾海燕 中新社記者 劉錫菊 作為中國現存唯一一方古渤海國印,天門軍之印於1...

“落日8分鐘”受追捧 城市激活文旅“新像素”

中新社合肥6月13日電 題:“落日8分鐘”受追捧  城市激活文旅“新像素” 作者 張俊 寧珊 夏日的傍晚,將鏡頭對準天邊的絢爛晚霞,為落日拍攝一組精彩照片或視頻,越來越...

(東西問·漢學家)石靜遠:AI時代,漢字如何延續古今輝煌...

中新社北京6月13日電 題:AI時代,漢字如何延續古今輝煌? ——專訪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教授石靜遠 作者 楊雅惠 漢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它是世...

專訪徐冰:當代藝術深深扎根於社會現場中

中新社香港6月12日電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藝術家徐冰記得,往年參加意大利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總會有很多藝術界熟人來打招呼,今年少了些,面孔也年輕了些。他想,是不是當年一塊創作的那...

(東西問)鄭皆連:中國拱橋為世界貢獻了什麼?

中新社南寧6月12日電 題:中國拱橋為世界貢獻了什麼? ——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教授鄭皆連 作者 黃艶梅 陳秋霞 今年2月,世界最大跨徑拱...

(東西問)旅比台灣畫家阮麗明:幾多傳奇 “融繪”東西

中新社布魯塞爾6月12日電 題:幾多傳奇 “融繪”東西 ——專訪旅比台灣畫家阮麗明 中新社記者 德永健 在外人眼中,旅比台灣畫家阮麗明的人生承載頗多傳奇。作為抗戰...

(東西問)徐冰:深厚的傳統文化構成我的文化基因

中新社香港6月11日電 題:深厚的傳統文化構成我的文化基因——專訪中國當代藝術家徐冰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當代藝術家徐冰早前獲委任為香港“文化推廣大使”,在港短暫停留後...

綜述:漢學如何更好架起文明互鑒橋樑?

中新社布達佩斯6月10日電 (記者 馬秀秀)當地時間9日,“漢學:文明互鑒的橋樑”座談會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30余位專家學者、漢學家等齊聚一堂,交流探討漢學發展與文明互鑒路徑。 ...

端午節

作者:曾曉輝 望斷天涯路漫漫,淚濕故鄉衣衫單。 老去韶華如流水,空留滿目青山寒。 艾葉青青粽香濃,故鄉情結繞心頭。 年年端午思親切,只盼團圓共此時。 作者是中華時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