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兩週年 相似悲劇重複上演

2020年的1月23日,新冠疫情的爆發地武漢封城,兩年過去,中國兩個破千萬人口的城市——西安與天津,仍上演與武漢相似的許多防疫災難,包括看病難與斷糧等。中國爲了追求清零、動輒封城的手段,真的是更好、更科學的防疫做法嗎?爲什麼相似悲劇會在不同城市持續上演?

76,這是武漢兩年前封城防疫的天數;28,西安則是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部分地區從1月20日起解除去年底宣佈的封城防控措施,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煙火氣回來了嗎?對住在西安航空學院附近小區的陳小姐來說,她只有滿肚子的火氣要向記者抱怨。

沒有煙火氣但很火大的西安人

“說是解封了,但我不高興,沒啥好高興的。只能說,現在可以兩天出去一回,可以自己採購物資,東西能稍微便宜一點,如果一直不讓我們出去,只能買小區門口的‘高價菜’,那我們是受不了的。”

陳小姐出於人身安全考慮不願具名受訪,她說,自己的小區仍是管控區,從20日開始每戶、每兩天可以有一個人出去一次、採購物資,但每次限時兩小時,也禁止跨區域。

當記者詢問,如果不小心超時,小區能把你怎麼辦?不讓你回家?

陳小姐表示,“這很難講,不知道,但誰想冒險變紅碼?不是北京有一個次密接觸者變紅碼後、連家都回不去了,二十公里的路都沒人幫她。”陳小姐主動談起在北京因綠碼變紅的外地人回不了家的例子,她就說,“中國的這些官員根本不是爲老百姓服務,他們是爲他們自己和上級服務,他哪管老百姓底層生活?”

陳小姐還清楚記得,西安封城之初,外地務工人員只因爲餓許多天想買個饅頭、卻遭爆打;還有孕婦、心臟病人因爲沒有綠碼,得不到及時救治,失去孩子或親人。

爲 “清零”作準備的西安防疫人員在全市開展消毒工作(法新社)

 

 

抄不好的武漢血淚作業

這些次生災害,武漢兩年前都上演過。

兩年前,“敲鑼救母”的武漢女子李麗娜,也是因爲把視頻發到網上才救了母親。

兩年後,網名“太陽花花花00000”的西安女士,在封城期間打遍電話求醫院,卻沒能及時挽救心絞痛的父親。

對同樣也因爲疫情痛失父親的張海來說,兩年過去了,他受到來自武漢市政府的打壓監控,卻更加嚴厲,他沒有退縮,仍堅持要爲父親尋真相,討公道。

張海認爲,從西安、河南到天津,要避免防疫衍生的災難,就必須要讓真相攤在陽光下,武漢不走這一步,中國還會有更多的武漢封城悲劇。

“真相到目前爲止他們都還在掩蓋,究竟這個病毒到底是怎麼來的?武漢的死亡人數到底有多少?中國這些當官的只從武漢學到‘一刀切’,‘封鎖消息’,這就是爲什麼我父親當時會在醫院染上病毒、最後喪命,這些都是人爲災難。”張海告訴記者。

沒有真相,照抄的封城作業,只會是重複書寫的悲傷,尤其底層人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武漢封城一景(張展提供/記者喬龍)

防疫一刀切:外地人喫什麼?

正經歷“微封城”的天津,重複西安的相似情節。

“天津市農村戶口難領(供給)飯菜,那麼,外地人喫什麼?外地人沒戶口、喫什麼?”網上瘋傳的一段視頻中、一名可能是農村戶口的男子,在天津市區的寒冷黑夜中吶喊著。

作爲北京的門戶城市天津,儘管官方沒把“封城”兩個字說出口,但這個人口1500萬人的直轄市,已經做到第四輪全員核酸檢測。對天津市政府來說,在疫情期間,沒有城市戶口的居民溫飽問題,和密集做核酸、要在最短時間內達成“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兩個任務的優先順序,官方自有一把尺。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就告訴本臺,中國的城市治理除了有千年以來的文化特色,在中共治理下、更加劇了問題,而癥結點還是在沒有制衡又無法問責的制度。

“中國曆代各朝都有個特色就是中央集權與控制,到了中共主政,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控制,官本位的手段,也就是‘官有、官治、官享’爲先,一個無法問責的政府,就會出現權力的任意妄爲與傲慢,只要政權穩定,他哪裏在乎死一個人?”夏明告訴記者。

大數據查出最苦中國人 卻不助他尋子

對照“流調中最辛苦的中國人” 、那位多在半夜勞動、18天打了20多份工的嶽榮貴染疫,人們不禁想問,中國官方掌控的大數據可以如此高效地列出他的行蹤,爲何沒能幫他找找失蹤的兒子?逼得嶽榮貴得上訪北京邊打工,直他到確診,而山東威海警方更是等到《中國新聞週刊》的報導出現,才把尋常百姓的懇求當回事。

“這是制度的草菅人命,過去大饑荒就是如此。”夏明感慨地說。

武漢封城一景(張展提供/記者喬龍)

堅持清零: 中國人回不去的正常生活

人類不是第一次面對大流行疾病,而大疫之後,生活要怎麼繼續?這是不同體制下人們的共同課題。

在英國媒體《經濟學人》18日公佈的“全球常態指數”中,中國是少數呈現倒退趨勢的國家。

《經濟學人》以包括交通、娛樂與商業活動等共八項指標調查,比較各國疫情前、後的生活情況發現,2021年,中國人民的生活正常化指數甚至從2020年的近八成、退步爲近七成。

同爲人口大國的印度是中國近鄰,儘管在這波奧密克戎疫情下、印度也和世界多國一樣病例驟增,但《經濟學人》調查發現,印度的生活正常化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八成,比美國的近七成還要高。

最早爆發疫情的武漢,長江水上、貨船忙碌依舊,但因爲疫情,人們的生活早已不同。

張海即將一個人度過沒有父親的第三個農曆新年,他仍堅持着要真相。他近來在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公開信中仍呼籲,要對當初隱瞞疫情的官員追究法律責任,他並不怕可能隨之而來的堵門、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迫害。

從“熱乾麪加油”、“肉夾饃加油”、到“煎餅果子加油”,除了打氣鼓勵,中國人民什麼時候能回到疫情前的生活日常?“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的這句老話, 不正是說明最好的實踐就是探索真相、避免重複錯誤?

(本文來源自由電台,不代表中華時報觀點與立場)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