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8日正值中國第23個記者節,在這一天,官媒新華社要求從業人員謹記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囑託,”始終做黨的主張的傳播者”。
中華時報傳媒集團主席、《中華時報》創辦人曾曉輝表示,我們在中國大陸做記者很難,但記者的職業是崇高的事業。他還表示,作為媒體人必須堅持致力於全面而獨立的報道,並把真相告訴給受眾,新聞採集和報道職能必須保持獨立與客觀,致力於提高新聞質量及可信度。
新華社在節日當天發文,稱中國記者要“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新華社細數了習近平重視新聞從業人員的事蹟,包括“汽車一定要優先給記者用”、“在雪域高原把氧氣袋讓給記者”、“給採編人員拜年”等。習近平指出,記者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枷鎖
曾因拍攝徐州鐵鏈女視頻而遭到打壓的前媒體人趙蘭健眼中,就像給記者上枷鎖般。他表示,中國實施記者證統一化管理,所有持證合法採編的記者都隸屬於體制內,工作的靈活自由度完全受限。自2014年起,中國新聞行業就已經進入了寒冬。
趙蘭健表示:“人自己內心判斷真相的標準、跟報紙所列出來的假象是差距甚遠的。這樣的現象持續一段時間,會讓這個社會變得黑白顛倒、謊話連篇,這是不可逆轉的一個行爲。如果你要打壓一個真相,那一定會有更多的假象出現。這個假象更會反噬這個社會。”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的初期,至少有四名中國公民記者因爲在武漢封城期間報道當地實情,而被捕鋃鐺入獄。陳秋實、李澤華和方斌於2020年2月被武漢警方帶走,外界甚少獲知他們的近況。2020年12月28日,張展以“尋釁滋事”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至今仍在服刑。
環境
今年5月,總部位於法國的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公佈了最新2022年度全球新聞自由度排名,中國位居第175名,全球倒數第6。香港排名第148,而在2002年,香港的新聞自由度曾排名第18名。
2017年,曾供職於中國官媒、《香港商報》前助理總編輯龍鎮洋因發表異議言論而遭到打壓,他選擇離開體制。他在辭職信中寫道:“近年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正在加速再文革化,中國政治體制和社會改良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基於信仰、信念和政治的原因,本人已經無法繼續認同並服務於中共政權掌握的《香港商報》。”
龍鎮洋說:“有一點職業道德和良知的人,不可能有行業前景。如果你還要堅持新聞理想和職業操守的話,等待你的只能是牢獄或者各種迫害。有一點我很同情他們(中國記者)。因爲我本身也是從這個體制內出來的,我能更強烈地感受到這種對我本身良心的壓迫和情感的壓迫。”
不僅中國本土記者遭遇困境,外國駐華記者也不能獨善其身。今年1月底,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CCC)發佈報告,指出去年駐華外國記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政府以防疫爲理由不批發新記者簽證,使得很多媒體面臨人手短缺問題。”該機構的聲明說:“記者和他們的信息提供人頻繁遭遇來自官方或警方的騷擾、盤問,以及網絡攻擊。尤其讓記者感到不安的是,除了普遍的敵對情緒,他們還面臨可能的法律糾紛。”
黃雪琴
國際女性媒體基金會(The International Women’s Media Foundation)將於本週三頒佈2022年度勇氣新聞獎。今年,中國獨立記者黃雪琴將獲得這項榮譽,但因被逮捕,她無法出席領獎。
去年9月19日,計劃前往英國進修的黃雪琴在前往香港轉機之前,被廣州警方逮捕。隨後她被指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至今仍被羈押。
黃雪琴曾任職於《新快報》和《南都週刊》,長期關注平權、貪污等敏感議題。早在2019年,她就因參與香港“反送中”大遊行並撰文,而遭到警方拘留。
上月中旬,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華裔記者馮哲芸(Emily Feng)榮獲斯坦福大學頒發的肖倫斯特新聞獎(Shorenstein Journalism Award)。她分享了她在中國的採編遭遇,跟蹤、威脅屢見不鮮。
雖然香港此前的新聞自由度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但隨着《香港國安法》的落地,香港媒體也隨之黯淡。香港《壹週刊》和《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因觸犯國安法,於2020年12月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