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臺共慶三月三 兩岸融合心連心

▲臺胞參訪團走訪畬族博物館。

【記者王輝丹/綜合報導】畬鄉「三月三」盛宴開啟。廿二日臺灣、景寧兩地系列交流活動在景寧熱鬧進行,臺胞參訪團走訪畬族博物館、東弄田園綜合體,參加畬族傳統體育運動「搖鍋」、「龍接鳳」、「採柿子」等項目。參與的成員認為此次活動非常有意義,也很興奮能夠參與少數民族的大融合。

畬族博物館位於景寧畬族文化中心,占地面積五五四四平方米,建築面積六二六五平方米,館藏藏品六千餘件/套,設有主展廳、五個畬族傳統技藝小木屋和畬族服飾館,是一座以畬族文化歷史為切入點,全面展示該族文化和民俗風情的綜合型民族博物館。該館不僅能讓遊客從展覽中追溯畬族的發展歷程,感受畬族精妙而迷人的服飾文化,還可以體驗原滋原味的畬族傳統技藝,是人們瞭解畬族人文歷史、解讀畬族民俗的重要窗口。

景寧縣畬家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總投資三點五億元人民幣,規畫總面積約兩萬畝,其中建安投資額一點八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內容:茶產業和食用菌產業等提昇項目,農產品交易、展示、加工相關基礎設施配套,農事體驗集聚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畬寨文化拓展、傳統建築保護、農產品研究基地、農民教學培訓等。

畬族傳統體育運動「搖鍋」,是畬民經過多年在端午節燒粽子時操作的搖鍋方法。搖鍋需注重人與人、人與鍋的密切配合,或站、或蹲、或坐在鍋裡用不同的方法搖鍋,後經過挖掘整理和改進創新,使該活動的形式和規則等更加完善合理,形成具有娛樂性、健身性的畬族傳統體育項目。

「龍接鳳」項目來源於畬族婚嫁。在傳統的畬族婚嫁中,新娘出嫁足不沾地,坐于花轎中,前方喜牛踏新路,頭系大紅綢,畬民認為新娘要過的是一條新路,而牛走過的路就是一條全新的路,然後一路行嫁一路歌,到達男方家中。項目採取兩個圓筒橫放,兩側軸承相連固定,可滾動,代表了花轎,男女立於兩個圓筒上方,代表足不沾地,雙手相互搭肩扶持,代表夫妻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踩圓筒前進或後退,可多組競技,講究配合,形成的體育項目。

「採柿子」。畬族人民以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為主食,同時也種一些大山裡的野果為副食,柿子樹就是其中一種被畬民移種的野果樹。柿子樹高大、很脆,難以採摘,畬民用《柿子叉》代替人工上樹採柿子,這樣既安全又省工。所以每年農忙之餘,畬民集聚在一起練習採柿子,到柿子成熟時還舉行《採柿子》比賽。經過長期的演變,成為至今被畬民們以鍛鍊身體、生活娛樂、人際交往為一體的項目。

景寧縣畬族文物和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項莉芳表示,畬鄉「三月三」項目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月三是少數民族的節日,並非畬族獨有,比如壯族、苗族、瑤族都有三月三,這是一個很多少數民族歡慶的日子。自從被公佈為國家級的項目,畬族的慶典活動一直都是景臺同胞共慶節日的平臺。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